第380章 兼职和邀请
作者:王大胃   欢乐宋最新章节     
    鲁发捧起信纸,小心地吹干上面的墨汁。待其干透,用蒲扇般的大手轻柔地折叠起来,揣入怀中。起身,一躬倒地,想要告辞。
    “别急着走嘛!再喝一碗。”王大卫挽留。他还想从鲁发嘴里多套出点儿东西。
    “属下遵命。”鲁发抱起酒坛,给三人都满上。然后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放下酒碗,再施一礼,告辞。兴冲冲离开酒馆。
    王大卫都傻了。转头看向王舜臣,用目光询问:我刚才说的啥?有毛病吗?我不是这个意思啊!
    王舜臣哈哈大笑。
    王大卫当即决定,给自己找一份新工作——代人写信。地点就选在王韶大帅府的门房。
    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工作。志愿军的识字率不高,能写的就更少了,但需要写信的人却有很多,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
    而王大卫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想听故事,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即便不如鲁发那般精彩,也可以当作社会调查。
    然而,调查的结果却让王大卫开心不起来。
    找他写信的人大部分都来自关中地区,也有一少部分汉中人。在加入志愿军以前,都没有土地,靠做佃户或者长工过活。
    但在更早的时候,他们的家中是曾经有过地的。
    看来,王大卫判断,这俩地方的土地兼并很严重啊!
    但令王大卫更加意外的是,他们对兼并了自家土地的大地主却并不怎么痛恨,而是固执地认为,这些苦难都是西夏人造成的。
    西夏人?王大卫努力思考,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逻辑链条。结果,没找到,反而有一种南辕北辙的感觉。
    按照正常逻辑,西夏屡屡寇边,那关中地区不正应该抑制兼并、保证生产吗?至于战事,显然应该由大宋官军负责。老百姓只管种好地、交足税,就可以啦!
    但现实情况却明显不是这样。当理论和实际观测结果不相符时,该怎么办?自然只有引入“猜想”来破局。
    于是,王大卫大胆猜测......
    很久以前,那时候自己还没穿过来,有位高瞻远瞩的大佬,面对西夏凶悍的兵锋以及宋军连番的惨败,作出论断:要想搞定西夏,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打仗,二是种地。
    打仗,需要人;种地,同样也要人。有冲突,只能先顾一头儿,那自然得先打仗。
    怎么把人弄进军队?直接去田里抓壮丁?如此简单粗暴,怎么能配得上大佬的格调和风采?做事得讲究个方式方法,要润物细无声。
    还是......土地兼并吧!地都没了,你还种什么种?投军、砍人,才能有饭吃。
    有一个常识:一块地,如果分给两家种,两家人都能勉强生活;但,被兼并后,则只需雇一家佃户就能种完。
    如此,还能大幅降低养兵的成本。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抢着干。乾坤已定,众生皆为牛马。
    当然,这种手段必须辅之以宣传,给他们的仇恨指明一个宣泄口——西夏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猜想结束。
    王大卫顺便又得出另一个结论:我果然不是啥好东西,坏透了。千万不能让我这种人当官。
    好在,代人写信的同时还有另一份令人身心愉悦的兼职——教人唱歌。
    湟州的歌姬们闻风而动,用尽毕生所学,力求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带着乐师,陆续登门求教。
    王大卫自然欢迎。这也是他作为后营总管分内的工作嘛!都总管王韶王子纯亲口认证,不容置疑。
    虽然,他找不到那么多反战歌曲,但,你情我爱的却有不少。这些歌曲其实也能达成同样的效果,只不过要委婉一些,还更受欢迎。
    春寒料峭,玉臂轻纱,宫商转合,摇曳生姿......
    于是,曹七也来了。当然是为了听歌,顺便再帮自家嫡系写写信。她的嫡系人马可是相当多的,除了前营的战兵,还有乌木二军呢!
    总之,她绝对没有监视王大卫的意思。
    忙忙碌碌中,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该王大卫出发了。他被安排与王韶同行。跟着大领导,待遇肯定差不了。就是,总感觉王韶是在担心自己学阿里骨,跑路。
    这怎么可能呢?我多守信用啊!说回汴梁,那就肯定回。就算要跑,也是先回去,等汴梁人再做出什么对不起我的事情,然后再跑。
    走了半天,大约七、八十里,在湟水边扎营。
    其实这才是标准的行军速度,可以保证面对任何突发事件时,全军上下始终留有足够的体力投入战斗。
    一夜无话。第二天,继续行军,扎营的地点却是在乐都城外。
    面对这座昔日的坚城,王大卫的心情极其复杂。可以说,当初投毒的时候有多痛快,现在就有多尴尬。
    可这还不算完,王韶召见,邀请他一起进城。
    邀请是吧?那就不算军令喽!王大卫果断拒绝,坚持要留在城外守营。
    王韶眉宇含笑,饶有兴致地盯着他。王大卫难受得要死,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了。终于,王韶开口,同意了。
    王韶的本意就是想趁机教训教训王大卫。人不能仗着自己有本事,就为所欲为,得考虑后果。看着王大卫那副模样,显然已经学会了,那便无须多言。
    其实,“石羊河改道”他就做得很好,引而不发才是正途。这件事,可以在战略上牵制西夏,战术上也行,唯独不能让石羊河真的改道。
    此刻,王韶已全然不记得他自己当初是如何听信“谗言”,曲解圣旨,强行屯田的了。
    守了一夜营,清晨,王大卫迎回王韶。
    这一夜王韶在城里做了什么,王大卫没问,他也不想知道。只看到有不少人跟着王韶一起出城,其中就包括何塬与童贯。
    再次踏上东归之路,一连走了数日,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河州,城北。与先头出发的几营兵马汇合。
    这一次,王韶没进城。但城里的人却倾巢而出。
    王大卫也收到了两个他关心的消息。
    第一,李实决定留下。先在李成手下谋个差事,等过上几届,说不定也能弄个掌柜当一当。
    他还是很有些群众基础的,除了志愿二军的后营同知,乌木二军也算是他的基本盘。那帮家伙当初都是战俘,在血腥风暴最高涨的时期,他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信李实。
    第二,白玛有回信儿了。
    谈判一共进行了两轮。
    首轮中,嘴笨的一念完败于不要脸的大理高氏家主——高智升。老高咬定了自己不是权臣,所以,自然也就没办法还政段氏。
    一念深感自己的修为浅薄,然后就跑到崇圣寺挂单进修去了。
    次轮,白玛要求大理开放贸易,给予河湟商队相同的待遇。老高尚未给出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