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姨的军旅恋歌:铁血柔情录(十五)
作者:百捷   亲缘时光:母亲与姨舅的岁月之歌最新章节     
    孟团长也没闲着,他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召开各营、排级干部开会,全力做好开拔的准备工作。
    通知下达:各营的战士们,要将在老乡家里的物件整理妥当,把居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归位,把善后的事宜处理得妥妥当当。
    下周二,部队会准时跟老乡告别,前往大连沙河口营与其他营部在未来的营地汇合。
    孟团长在公社组织召开座谈会:“咱们在这儿叨扰乡亲们两年了,自觉做得尚有不足,请大家多批评指正,欢迎提意见,听听大家的好建议,同时也感谢公社大队和老乡们的全力支持与帮助。”
    姥爷、三姨、母亲还有一些乡亲参与了座谈会。
    乡亲们纷纷发言:大家听闻部队要开拔,想给战士们送些吃的,煮点花生、地瓜,包点饺子,可都被拒绝了。这样不接受咱们的心意,咱们可不答应,这会影响军民鱼水情的。
    做医生表姐也站起身来发言:“好几次都是这样,咱们心里可都不乐意了,军民鱼水情,本就该相互帮助,相互关心,这些吃的又不是啥稀罕物件,让战士们尝尝,也不违反纪律。咱们军民本就是一家人,这是咱们的一片真心实意。”
    母亲也站起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部队在村里做了好多好事。春天的时候,晚上帮咱们挑花生种子、苞米种子,连着挑了好几天,还帮忙翻地、种地。
    部队几位领导商量了一番,最后还是做出了让步,走的时候给大队留下钱,感谢百姓的爱戴!
    时间在忙碌中匆匆流逝,三姨在不安中盼来了大舅。
    话说周日大舅到家后,姥姥在午饭上加了个鸡蛋炒韭菜,大舅从县城带来一包油炸花生米、一包猪头肉。
    大舅在桌上说是大舅母给带的,姥姥赶忙夸赞儿媳妇孝顺,三姨母亲也跟着点头,说嫂子好,东西也美味,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午饭。
    收拾完桌子,姥姥沏了壶茶摆在桌上,大舅和姥爷坐在炕里,三姨和母亲刚要进里屋,大舅出声了,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三妹,坐这儿,咱们聊聊。”
    三姨有点畏畏缩缩的,回身拉住母亲的手,“四妹,你也留下来一起聊。”大舅抬头看了看,没出声,三姨母亲两人相依偎在一起,半靠在炕沿边,那架势,仿佛一有不对就立马开溜。
    大舅面带笑容,琢磨了片刻,慢悠悠地说道:“你也不小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想着你娇弱,不想让你在农村吃苦,我托人给介绍了个稳妥的工人家庭。”
    大舅把详细情况跟家里人讲述了一番,还递过来一张照片,三姨没动弹,母亲接过去一瞧,倒是长得颇为周正,大哥说的情况也不错。
    三姨把头低了下去:“我不想嫁到那个县城,孟团长也挺好的,我们相识,谈得来,再说现在不是流行找军人嘛?我知道大哥对我好,那个听起来也不错,可是我……”
    姥爷瞧着三姑娘一脸不情愿的模样,也犹豫了,这个大儿子说的确实不错,部队的也行,可是要是复员了,还不知要天南地北地去到何处,这个县城好歹离家近,半小时的路程,哪怕姑娘有事,也能即刻知晓,伸手帮衬。
    大舅看着三姨,“你能保证你日后不会后悔?要是离开家乡,一切皆是未知数,有你受苦的时候!”随后,爹娘、大舅提出了一大堆理由和担忧。
    三姨抬起头,目光坚定:“我就是喜欢,他性格好,对我也好。还能随军,我就想到外头去瞧瞧,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我就这么点念想,父母也得考虑考虑我的感受。”
    大家都沉默不语了。母亲看了看众人,说道:“我看孟团长能力出众,瞧部队在咱村做的那些好事,深受百姓欢迎,也没出啥岔子,这说明他有本事有魄力,日后必定还能有所进步。听三姐说孟团长是 48 年参军的,还参加过抗美援朝,短短几年就当上团长了。
    不过孟团长从未跟三姐提及自己的功劳,但是结果咱们都有目共睹,我也看过他喜爱的书籍,这样的人稳重有内涵。
    三姐喜欢这样的人,就随她的心意吧,她和孟团长也相处许久了,大家别拂了她的心意,这可是关系到终身大事,更得考虑她的想法。以后我也要自己寻觅对象。”
    姥姥听了母亲的话,瞪了她一眼:“你还小,懂个啥,姑娘家离开家,没个依靠,有事谁给你做主?”
    姥姥上前拉住三姨的手:“我说三姑娘,咱们都把你视作珍宝,你从小就不爱干活不爱学习,你去了以后没个手艺傍身,你咋过日子呀?
    再说你离父母哥姐那么远,有个啥事大家也帮不上,只能自己扛。我心疼你,大家都是为你着想。”
    三姨听了四妹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得坚持自己的想法,父母已经有些动摇了。
    她看着姥姥,眼神没有一丝犹豫:“妈,我就想走这条道路,不管多么艰难我都要走下去,以后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我有手有脚,虽然现在没啥本事,但是我觉得我还算聪慧,能够学会。
    我不想走大哥的老路,您看大哥哪还有以前的快乐和笑容,他用自己不满意的婚姻成全了你们的面子。
    大舅一听,眼神黯淡下来,姥姥看了,心里不由得一揪。
    姥爷瞳孔一缩,也尴尬起来。
    三姨没留意到这些,接着说道:“随军的家属会安排工作的,我可以从头学起,我年纪尚小,有孟团长帮忙,我想我能很快站稳脚跟的。
    母亲听了三姨这番话语,也被感动了:“三姐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也清楚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
    三姨摇着姥姥的手臂:“孟团长家庭简单,我跟他成亲以后婆婆也不在身边,也不会受婆婆的刁难和指责,这样的家庭生活,我觉得会很幸福。
    毕竟咱们是自由恋爱,您瞧瞧村里那些媳妇,都受气。现在流行自由恋爱,就算是您也不能阻拦,婚姻自由!”
    姥姥摇摇头,不再言语,姥爷说:“孟团长这个人是不错,给村里做了不少好事,咱们都记在心里呢。只是他不会一直在这儿,你以后会离父母远远的,这件事先搁置一下,以后再说吧。”
    三姨和母亲对视一眼,也只能如此了!
    一大清早,姥姥喊三姨起床跟大舅去县城,晚上回来。三姨一听,把被子拉到头顶,不予理睬。姥姥气得捶了她几下,三姨纹丝不动。
    母亲瞧这情形,捅了捅三姨,依旧没有反应。母亲起身开始叠被子,“妈,我看三姐是铁了心不去县城,让大哥找个借口往后推推,大家再商量商量,我也觉得三姐不能走大哥的老路!”
    姥姥低头叹了口气,起身撩开门帘出去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三姨在焦急地等待着,姥爷还是没点头应允,三姨躺在床上,不起来吃饭,等姥爷出门了,才爬起来去偷偷去锅里抓点东西吃。
    姥爷虽然嘴上厉害,心里还是牵挂着。晚上回家询问三姨起来吃饭没有。
    姥姥和母亲都没讲真话,小姨和老舅也不了解状况。
    周末大舅回家,一家人吃完晚饭都去休息了。大舅坐在炕桌前,想起自己的婚姻,叹了口气,跟父母商量:“三妹这么消极应付,也经常不吃饭,我看就随三妹的心意吧,别做让妹妹伤心、让你们后悔的事!
    那个孟团长我打听过了,脾气好,有文化,有能力。只要对三妹好,大概也吃不了啥苦。再者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以后也没什么可埋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