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潜入下水府
作者:方封壬居士   上清宗往事最新章节     
    诗云:
    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
    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
    当年裴文德也就是法海来到金山上修行,彼时还叫氏俘山。
    在密林的荒烟蔓草间,寻获毁坏的残佛,原来这里有晋时的古泽心寺。后来毁于战火。
    法海当时便燃烧一节指,发愿重修道场,为众生树立伽蓝。
    修寺期间法海占了西侧崖边的山洞居住修行。
    洞里原本有条白色巨蟒,打不过法海,只得跑到山脚下更小的一个山洞。
    这两座山洞便是现在的法海禅修洞与白龙洞。
    随着金山寺建成,香火日益鼎盛,白蛇恼法海占它洞府,便总出来捣乱,百姓来上香总是担惊受怕。
    最后白蛇连这小洞也住不得,被赶法海下江去。
    张小峰到西北山脚下,找到白龙洞,洞口不高,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往里走了十几步,高度骤然缩小。
    人已经不能正常站立,恐怕也只有蛇蟒这一类能通过。
    张小峰只好爬着继续向内探索。里面黑暗曲折,倒也影响不了张小峰。
    手触碰到的石壁也相当光滑,应是当年白蛇摩擦出来的。
    此刻已经能嗅到浓郁的水气,前面应该就是水面了。
    又前进了几尺,洞穴下半部分已经渐渐没入水中。
    这让张小峰想起来在灵巫洞的水下甬道。但是那里比这里要宽阔不少。
    身体慢慢浸水中,张小峰没有不适的感觉。便继续向下探索。
    等脑袋完全没入水面。
    没有一丝窒息的感觉。
    还好,水元丹改变了血肉,让他拥有了在水里以肌肤呼吸的能力,只是没有气海的辅助,不能转化供给别人。
    继续前行三五丈,有荧荧之光。洞穴就到了另一头出口。
    相传此洞能通杭州西湖的断桥,实际上也就是通到江底。
    非要说能到断桥,应该是从江中入海,再从钱塘江溯游而上,钱塘江与西湖水下有通道相连,如此算来也是通的。
    先秦时这里便是长江的入海口,不论从南岸的润州,还是北岸的瓜州看过来,这一段江面看起来都是茫茫水面。
    与沧海连成一片。
    金山,焦山,北固山都在茫茫江面之中,古人至江边,便以为到了海边,遂有海州蓬莱方丈之三仙山。
    不过数千年前的事,张小峰也是猜测。
    但是金山水底有巨大的山洞确实实实在在。上面只是露出水面的一小节,水下的部分更为雄厚。
    从白龙洞下方。就是一个宽阔的水下洞室,宛如厅堂。
    厅堂周围有数个小些的洞穴,洞口有绿色荧光闪烁。
    正中的洞穴略大,又一人多高。上有小篆刻金山下水府。
    这便是昨日那年轻人所说的昭信泰江王府。
    门口的荧光是洞府禁制,张小峰此时可不敢再去这些洞里探探。
    厅堂的正中还有一座石碑,金山下水府昭信泰江王神位。这石碑立在一只巨大乌龟背上。
    这不是石刻的赑屃,而是真正的龟。
    这石碑原来是立在上面白龙洞,供官府祭祀之用。
    后来就拆毁直接就扔到了江里,被这位泰江王又弄了回来,立在了水府门口。
    从五代加封三水府,到宋代加封王爵。封在金山,其为山之灵,神格也就是落在这白蟒身上。
    按照古书记载,白蟒在唐代化龙,到如今已六百多年,按照五百年一变,应该已经化为角龙。
    张小峰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很清楚的。
    外面水波荡漾,一对虾兵蟹将押着一道阴魂从外面游荡进来。进入了石壁上其中一个洞穴中。
    后面不时还有其他洞口有水生物种进进出出。鱼虾龟蟹,也有人形魂魄,甚至有尸身。
    经过张小峰的观察,不同的洞口后面都对应着不同的地方。
    一刻钟,张小峰已经发现有七八具魂魄被押送了进去。谏壁的三人应该也是被押送到此。
    从太平州的中水府到东海,这千里的江面都是这位泰江王的地盘。
    这每日溺死的都有不少了。这累计的阴魂也是庞大的数字。
    而且大多数人不知的是,水府也是有判官与地狱的。
    统领天下水府的便是扶桑大帝,也就是东王公。
    确定了这里有水府存在,张小峰便准备回去了。至于水府如何运转,暂时自己还没法探知。
    厅室上方也有一圆形洞口,有光线从中投下来。
    如日月高悬。照亮下面的厅堂。
    张小峰打算直接从这个孔洞潜上去。
    趁着厅堂当中没有水兵的空隙,奋力朝上面游去。
    刚才洞中曲折,这里垂直上升,很快就穿过上面的孔洞,浮出水面。
    四周石壁栏杆,像是一个水池。一面石壁上写着“天下第一泉”。
    原来下水府厅堂的上面就是中泠泉的泉底。
    “那里有人落水了。”
    刚浮出水面,就被寺里的和尚看到,赶紧围上来搭救。
    张小峰扑腾到岸边,几个和尚一起把他拉了上去。
    “你可是随家人来上香的?怎么跌落到水里了?”
    张小峰不好意思的笑道:“刚才见这泉水清冽,便想捧一口尝尝,没想到失足掉了下去。”
    “小施主随我来拿件干爽的僧袍换上,不然怕染上风寒。”
    “无妨无妨,我是与陈大人一同来的,他现在何处?”
    “陈大人刚登完塔,等会便要来这中泠泉品茗。”
    “那就不麻烦各位,我就在此处等它。”
    张小峰靠在栏杆上,心里不免感喟,“用不得真气,还要受着干衣之罪。”
    等了片刻,陈四时便到了。
    见着张小峰一身湿漉漉,笑道:“看来今天是尝不到大师的好茶了。”
    旁边的知客僧笑问为何。
    陈四时指着张小峰笑着说道:“今日喝茶,便是喝了他的洗澡水,要是美人汤,乃是风流韵事,但是这少年的滋味却不够醇厚啊。”
    知客僧笑道:“陈大人到这里只有几步,随时来喝便可以。”
    陈四时知道张小峰在此等他,便是已经探查结束,可以告辞了。
    便与知客僧告别,两人登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