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燕家族学,我心向往之
作者:针尖上的雪   女扮男装:看我创飞整个朝堂最新章节     
    众人对此又沉默了,他们国子监不只有高官家的子弟,也有平民家的孩子,学问拔尖的也 会被国子监录取。
    但是因为家境一般,在京都那寸金寸土的地方别说买房子了,就是租住也是他们负担不起的。
    听说他们住的很远,每天寅时末就开始从家出发,天色大亮才能走到国子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刻的他们并没有发现,他们对平时并不怎么关注的平民学子的日常,心中竟开始有些印象了。
    “那这绘画室和书法室是可以随时进来作画的吗?”
    绘画室和书法室中间是相通的,众人参观完书法室直接穿门而过就到了绘画室。
    “燕家族学的每个功能室都是不是免费对学子们开放的,但是我们收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学分。”
    “在燕家族学,积攒学分是件非常有用的事情。”
    “书法和绘画在上流阶层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光是平时读书写字时的笔墨消耗就不是个小数目。”
    “甚至有的学子连笔墨都买不起,只能使用沙盘来练字。”
    “所以,燕家会给学子们提供足量的笔墨纸砚来让他们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从而激发自己的天赋。”
    “但是这些资源都是需要用学分兑换的,每个功能室都是如此。”
    燕南笙所说的一切规定都是如此的新奇,周夫子听后陷入了沉思。
    来到体育类的功能室,学子们更是兴奋不已。
    “这乒乓球室倒是新奇,如何玩法?”
    燕南笙亲自示范,学子们纷纷跃跃欲试。
    “这个活动可以充分的锻炼我们的眼睛,学子们经常看书到忘记时间,这样对眼睛可是有很大的伤害。”
    “这项运动就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顺便还能锻炼一下我们的反应能力。”
    “这练功房可用于强身健体,冥想室能让大家在疲惫时放松心灵,发泄室则是让学子们宣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燕南笙每讲到一个功能室,都会让这些来自京都最高学府的学子赞叹不绝。
    学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燕家族学真是超乎想象,样样俱全。”
    “是啊,若能在此求学,定是一大幸事。”
    周夫子看着学子们的向往之情,心中亦是思绪万千。
    燕家族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注重了学子们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此等理念,当为教育之典范。
    参观结束后,学子们仍沉浸在对燕家族学的赞叹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燕南笙看着他们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未来,她还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教育,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绚烂的文化之花。
    北地,将不会再被称为蛮荒之地,世人提起时会称之为“天下文豪皆向往”的极具底蕴之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到了回京之时。
    来时的心情沉重无比,而归途亦是沉重。
    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燕家族学的种种新奇又实用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他们回到国子监进学时,时常提起燕家族学的先进与独特,引得其他学子们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一些有识之士听闻燕家族学的事迹后,纷纷前往九幽府一探究竟。
    燕南笙热情地接待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在燕南笙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效仿燕家族学,重视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但是他们却没有燕南笙的格局和财力的支持,有些书院疾苦将此事模仿的不伦不类,闹了不少笑话。
    女子学堂,蒋家姐妹将燕南笙提供给她们的绣技毫无保留的教授给了前来求学的女孩子。
    让她们能凭借优秀的绣技挣得更多的荣耀从而为自己的将来能有有更多的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家族学培养出的学子们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有的考取了功名,成为了朝廷的栋梁之才,有的凭借自己的技艺,在民间开创了一番事业。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多年后,当人们回首往事,都会感慨燕南笙和燕家族学所带来的巨大改变。
    这片曾经文化贫瘠的土地,因为燕家族学的存在,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了人才辈出的摇篮。
    而燕南笙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教育的史册上,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季老先生望着即将踏上归程的周秋霆,眼中满是期许与关怀。
    “秋霆啊,此次燕家族学之行,为师望你能有诸多感悟。燕家族学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实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周秋霆微微颔首,神情专注,聆听着老师的教诲。
    季老先生微微思索,又开口:“燕家族学注重因材施教,能敏锐地察觉每个学子的特长与不足,而后施以针对性的教导。”
    “这便要求你在国子监中,不可一概而论,需对每位学子都有深入的了解。”
    “再者,他们的教学并非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注重实践与运用。你想想,若只是死读书,学子们又怎能真正领悟经世致用之理?”
    周秋霆若有所思,“老师,弟子明白了。日后在国子监教学,定当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子们将所学运用到实处。”
    季老先生满意地点点头,“燕家族学的师长与学子之间,关系亲近如父子,教学氛围融洽而和谐。”
    “为师希望你也能在国子监中,拉近与学子们的距离,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如此方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此番长途跋涉,弟子深知老师的苦心,必不让老师失望,让这辛苦有所值,有所获。”
    季老先生微笑着拍了拍周秋霆的肩膀,“好,为师相信你定能有所作为,为我大庆朝的教育带来新的气象。去吧,一路小心。”
    周秋霆深深一揖,转身踏上了归程,心中对燕南笙此人的胸襟与格局深感佩服。
    这一次游历将改变许多学子的一生,为以后的大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群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对“为何读书,为何当官”一事在心中有了萌芽,就等着他们自己亲自去探索,让它在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他们是大庆新鲜的血液,也是大庆未来的风向。
    燕南笙对他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大庆以后的发展中,百姓,住进了这些未来官员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