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朱寿鋐已至涿州,福王朱常洵闻讯,心绪难宁,犹如惊弓之鸟。
鲁王虽兵力不济,却巧借曲阜孔家之威,孔胤植一族,千年衍圣,其声望如日中天,士子官员无不仰望。
天时有崇祯之失人心,地利则福王坐拥近藩之便,而人和,则为鲁王借孔家之力,尽收人心。
朱常洵揣度,鲁王之急行军,必有朝中内应,京城之门或已半开。
心中五味杂陈,烦躁难安,遂对左良玉疾呼:‘爱卿,速进之策何在?’
‘然,殿下,兵马未动……’话未毕,朱常洵已断其言,掷地有声:
‘本王以重金为饵,十五日抵京者,人赏十两,粮草无虞,士气高昂,卿可办否?’
左良玉见状,不敢再言难处,唯诺领命。心中却暗忖:
此等杂牌之师,非金银所能长久激励,饱暖之后,恐生他念。
然,君命难违,只得遵行。
继而,朱常洵又对陈德荣发令,追加巨资于尤世威、曹文昭,限其二十日内抵京,否则后果自负。
此等手笔,令人咋舌,福王府似不惜倾其所有,以求速胜。
陈德荣深知,此不仅考验银两,更试人心。
尤、曹二人若再迟疑,必遭反噬,自己亦难逃干系。
福王之意,明矣,书信若出,二人危矣。
令下如山倒,大军次日即展新貌,疾行如风。
三日之后,保定、顺天交界,沈、郑及诸郡王部会师,三万五千铁骑,气势恢宏,朱常洵志在必得,胜券已握于手。\"
……
彼时,鲁宪王朱寿鋐麾下铁骑已至房山,距皇城不过咫尺之遥,两日可至。
车内,朱寿鋐与衍圣公孔胤植对坐,年届不惑的朱寿鋐,近日来却仿佛春风得意,容光焕发,与前判若两人。
其军虽不过两万,沿途广纳郡王、将军之众,然朱寿鋐深信“得道多助”,朱家宗室数十万众,齐心协力,足以撼动朝纲,更兼私兵遍布,不可小觑。
衍圣公之威望,更是让大军所过之处,官府望风而降,二人恍若置身于众星拱月之境。
然,随着京城渐近,朱寿鋐心中却生出一丝不安,与福王朱常洵之虑相仿,他亦觉此行过于顺畅,暗自忖度:
莫非民间威望竟至如斯?京畿之地,竟无一丝抵抗,实乃奇事。
“懋甲,本王近日心绪不宁,朝中暗线可有消息传来?”
朱寿鋐低语,目光深邃,望向闭目养神的孔胤植。
孔胤植缓缓睁眼,嘴角挂着一丝不屑:
“殿下,京城乃朝野核心,厂卫密布,岂能轻举妄动?静候佳音为上,以免打草惊蛇。
至于那二人,孔府昔日之恩,他们自当铭记,反悔之事,不足为虑。
再者,老夫威望所在,朝中百官,谁敢不敬?”
世间无密不透风之墙,二人早有定计,非以力取。
“殿下忧虑,老夫深知。那暴君废卫所,致兵备松弛,边军何以不入京勤王?”
孔胤植眼神一闪,似有深意。
他本欲倚重蜀王,奈何蜀远曲阜近,恐被鲁王强携。
然此亦转机,精明帝王非其所愿,鲁王登基,孔家自可水涨船高。
“或许,朝廷虑及建虏侵扰?”
朱寿鋐沉吟,提及福王朱常洵之言。
“非也,殿下忘乎前岁流寇之乱?建虏屡犯,朝廷未尝不召边军?此中蹊跷,耐人寻味。”
孔胤植笑而摇头,一语道破玄机。
“确也,大明乱象已生,边军未至,朝廷意图何在?本王心忧如焚,未见一兵一卒,实乃怪象。”
朱寿鋐眉头紧锁,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孔胤植闻言,放声大笑,其中意味,耐人寻味。
殿下勿忧,京中百官岂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咦?莫非朝臣暗藏玄机,意在阻挠?”
朱寿鋐眸光一闪,兴味盎然。
孔胤植轻笑,语带玄机:“无论何种风云,于我辈而言,皆是契机。”
“妙哉!本王入京,誓以仁德服众,秋毫无犯。”朱寿鋐言辞铿锵,壮志凌云。
“然则,福王紧追不舍,犹如附骨之蛆,殿下需未雨绸缪。”
孔胤植话锋一转,提醒道。
原本福王之师,遥隔七日之程,然近日哨报频传,距离日缩,大有并驱争先之势。
京城之下,两军若同时至,局势微妙,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更虑及福王或有内应,则变数更增。
“殿下宽心,吾有妙计。吾侄匿于福王军中,略施计策,缓其两日,非难事也。”
正议间,车外传来一中年男子沉稳之声。
鲁王非孤军奋战,山东境内郡王、将军如云,皆系心于殿下。
此时发声者,乃朱汶冼,兖州镇国将军,昔日携千骑来投,忠心可鉴。
“汶冼此侄,可堪大用否?既情深意重,何以投身敌营?”
朱寿鋐掀帘探问。
汶冼笑答:“殿下明鉴,侄儿实乃权宜之计。
福王昏庸,难成大器。侄儿府邸临近,不得已而为之。”
大明宗室,枝繁叶茂,亲王、郡王、将军,层级分明,数量庞大。汶冼有亲族于河南,亦属寻常。
“善!若侄儿能阻福王两日,待本王入京,必晋尔等爵位,共享荣华。”
朱寿鋐决断果敢。
汶冼大喜,誓必书信催侄,竭尽所能,以延福王之行。
“华将军,速遣使衡王、德王,告之本王允诺,令其速领兵赴宛城会合。”朱寿鋐复对侍卫统领下令。
“末将领命!”
华将军应声而去,马蹄声急,尘土飞扬。
朱寿鋐非无援军,只因利益未洽,故迟迟未决。衡王、德王,亦欲乱中取利,衡王更欲青州、莱州入囊。
然此二王兵力薄弱,八千之众,难成大器。若能与鲁王合兵,方为上策。朱寿鋐此番应允,意在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岁月如梭,时不我待!闻福王叔边陲亦布棋局,麾下雄兵已众,若边军再添羽翼,则天下纷争,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本王心忧如焚,已无暇他顾矣!\"朱寿鋐慨叹连连。
夜幕低垂,朱寿鋐屯兵宛平,此地乃后世丰台之所在,距京城仅咫尺之遥。
得朱寿鋐之誓,邻近的德王、衡王闻风而动,率部疾驰而来,汇聚于此。
是夜,朱寿鋐慷慨解囊,犒赏三军,将营中珍馐悉数奉上,以壮士气。
因明日黄昏,大军或将直捣黄龙,兵临京城城下,势在必得。
朱寿鋐心潮澎湃,辗转反侧,直至夜半,方朦胧入梦。
梦中似有呼唤,渐近渐晰,虚实难辨,直至耳畔轰鸣,方觉有人推搡。
\"殿下!殿下速醒!大事不妙,敌军压境——四周皆是敌影,朝廷大军已至,杀声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