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是神堂湾的自然现象,还是传说中的阴兵操练
作者:乌云随风   戎马生涯致富路最新章节     
    是神堂湾的自然现象还是传说中的阴兵操练
    这是一个传说,也是一个科考的结论,在此借用, 目的是向人们宣传科学,相信科学,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把那些神乎其神的鬼话,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聊罢了。下面咱们随着科考队,慢慢揭开神堂湾的神秘面纱。
    据传,南宋时期,朝廷对外软弱可欺,对内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所谓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不,湘西有一对姓向的土家族兄弟,号召受压迫受欺负的人们奋起反抗,那是一呼百应。两兄弟就开始带领乡亲们攻州掠县,刚开始进展非常顺利,攻占了很多的城池,每到一处就开仓放粮,解救苍生。两兄弟的这一举动,让腐朽的南宋朝廷惊恐不安。宋理宗闻讯后,立即调派军队镇压,由于向氏两个兄弟,没有大战经验,又全是平民百姓,在数量上也不占优势,在与官兵的激烈的战斗后,起义军最终因寡不敌众,败走神堂湾。
    神堂湾地形复杂,三面环山,陡峭万丈,是一个易守难攻地方。南宋朝廷官兵的将领并不急于进攻,他们认为,只要把这个神堂弯的入口处守住,里面的人是插翅难飞,被围困的人只能在里面活活饿死。事实也的确如此,向氏兄弟带领的农民起义军,在久困之后,弹尽粮绝,集体跳崖英勇就义。向氏兄弟的老父亲四处寻找,最后得知两个儿子一不在人世,后悲痛欲绝,在神堂湾前忧伤过度而离世。他们父子的忠贞与深厚的父爱感动了天神,于是向氏父亲身体,化成一座山峰守护在神堂湾前,被后人称为“老人峰”。然而,向氏兄弟和农民起义军的灵魂并未离开神堂湾,那是因为他们对推翻朝廷的信念仍然不忘,理想没有实现,魂魄久久不愿离去。依然带领一众阴魂在山谷中操练,风雨无阻。所以在风雨声中时常传来战马嘶鸣,刀剑相交的声音。这个传说在当地引起了人们的恐惧,所以神堂湾附近的人,把神堂湾视为禁地,从来没有人敢踏入此地。其实也根本进不了此地,人们传说中的入口根本就不存在。
    8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传说,纷纷前往探寻,结果竟然真的听到了类似“兵马操练”的声音。有人尝试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声称神堂湾的崖底有一个强大的天然磁场,将古代大军操练的声音记录了下来。每当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的时候,这个磁场就会被激活,声音也会被再次“播放”出来。虽然这个解释听上去似乎很有科学道理,但是论据不足。要想真正弄清楚神堂湾的这一现象,就必须要进行实地勘测来解释这一说法。
    于是就有科考人员前来,这就是张家界当地的考察队。这支勘探队,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对神堂湾的探察。他们带着充足的补给品和枪支弹药进入了神堂湾。到达神堂湾后,因为没有带绳子下不去陡峭的山崖,正准备返回大家时,突然发现身后的树丛中有人影晃动,考察队员还以为是传说中的“野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采药老人,他叫邓九伯。他对考察队员们说,他确实听到了兵马操练的声音,但他从来没有搞清楚这些声音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接下来邓九伯讲了一个他年轻时的一件事,说他当年到神堂湾采草药,看到了一条腰身有“水桶粗细”的巨蟒。他吓得慌忙而逃,后来他再没有看见这条巨蟒。这个关于神堂湾有“巨型蟒蛇”的事情,当时在各种杂志和报刊上广泛传播,成为了神堂湾的第二个神秘传说。
    直到2012年4月,由湖南省地质学专家翟辅东教授领导的神堂湾科考队组建,目的是要搞清楚谷内兵马操练声音是什么原因,还有邓九伯提到的“巨型蟒蛇”的两个任务。
    在进山的途中,有一个健谈的当地村民说他熟悉一条路能进神堂湾。他还说当地人看见有一种巨大的石蛙,体型可以媲美牛马。
    就这样,科考队带着这些疑问,向神堂湾出发。当来到现地时,看见四面都是悬崖峭壁。如何下到崖底?靠腿不行,靠飞机也不行。科考队的翟辅东教授灵机一动,决定用绳索下到崖底,但这无疑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方法。曾经有一支国外科考队深入到200米的地方,他们在峭壁上发现了两个小平台,供暂时休息和落脚。第一个平台位于150米深的地方,第二个平台位于350米深的地方。当他们到达350米深处时,下方仍是深不可测,令人望而生畏,因此他们只能到此为止,没有继续深入。尽管这些信息对此次科考有所帮助,但仍有许多未知需要科考队成员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我们的科考队员没有因为困难而终止了对神堂湾的探索。拿着绳索就开始对神堂湾底部进行勘探,当他们吓到2\/3处时,竟然发现,空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生物。这种生物可以在空中飞翔,但并不是在飞翔,而是在滑翔。它的外表和猫相似,身形却像蝙蝠,是一种令人困惑的“四不像”。一位生物专业的科考队员发现了它,并且认出了它的名字——飞狐。飞狐和蝙蝠虽然长得相似,但完全不同。飞狐是一种生活在悬崖峭壁上的小型动物,虽然对人类无害,但在这里发现它却不是什么好兆头。
    飞狐在峭壁间借助山风滑翔,通常生活在远离崖底的地方,因为如果太靠近底部,它们就没有足够的滑翔空间了,缺少上升气流。科考队员们稳定了心神,继续向着未知的深海进发。他们很快就来到了350米深的第二个小平台,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到达过的最深处。然而,深渊的黑暗和未知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脚步。他们鼓足勇气,继续向下探测。在绳索上,垂直气流逐渐减弱,而水平气流则变得越来越强,队员们开始左右晃动。
    勘察队员们克服了心中的恐惧,最终,他们成功地下降了250米左右,到达了距离崖顶600米深的地方。他们环顾四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异不已。这处峭壁的山泉瀑布倾泻而下,伴随着山泉汇聚的隆隆声,如同万马奔腾,这是人们听到“兵马操练之声”的原因,一个历经千年之谜如今被科考队解开。又有人问,为什么在下雨的时候声音会变大呢?科考队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秘密:由于神堂湾“凹”字形的独特结构,只有一面与外界相通,因此平时气流不畅,只有在起风的时候,才能形成大规模的空气流通。当外界的风猛烈吹入时,内部气流剧烈波动,再加上神堂湾内部崖壁狭窄,风声会多次回音,让人感觉像是金戈铁马的声音。每当雨季来临,河水湖泊的水位上升,地下水也跟着上涨。神堂湾悬崖峭壁上的泉水,它的来源正是地下水。因此,当地下水开始泛滥,瀑布的水流自然会增大。
    这就是为什么在风雨交加的时候,神堂湾崖底会发出更大的声音,现在,科学家们终于给出了解释。但这还不能结束,他们还没真正到达崖底。虽然直觉判断崖底应该是个水潭,但眼见为实,他们还是得亲眼确认一下。这时,科考队的八名队员通过无线电和上面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让他们继续放下绳索。
    考察队员们从瀑布的水流声判断,应该不会超过一百米。果然,他们下降了五六十米后,终于到达了深谷的底部。由于此处没有外部光源,四周漆黑一片,几乎无法看清任何物体。科考队员们纷纷打开手电筒,费尽周折地辨认出周围的环境。
    勘探队员来到底部以后,正如之前的推测,这里是一个水潭。然而在仔细勘探后,队员们发现潭中的水几乎没有任何生物,连一条鱼虾都没有。这里真的是一处生命禁区吗?这个疑惑目前无法得到解答,只能带回去进一步研究。于是,科考队员们收集了一些水体和土壤样本,准备带回实验室进行化验。
    除此之外,崖底不仅仅有水面。在一处陡峭的山壁上,队员们发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这个洞穴中,可能隐藏着一些外界未知的生物。队员们对此都感到好奇,或许这里面真的存在传说中的“巨型蟒蛇”。接着,队员们找到了一块可以落脚的地方,准备探索洞穴深处。
    因为快到傍晚时分了,天也渐渐的黑了下来,为了安全起见,这次考察就到此为止了。队员们带着遗憾结束了考察,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至少发现了崖底发出奇异响声的秘密,这次考察还是收获颇丰的。回去后,他们在崖底采集的水体和土壤样本成为最重要的研究资料。这些样本对于查明崖底是否存在大型生物至关重要。
    在科考队员下到谷底探测的过程中,他们只看到了两种大型生物,其中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飞狐”。飞狐只生活在距离崖顶一百多米的地方。第二种生物就是峭壁上的石蛙,虽然体型正常,却和外面的同类没什么两样,最大也只相当于市场上出售的牛蛙。然而,往下走他们就找不到大型生物了,甚至崖底的水潭连鱼虾都没有。有人推测是因为崖底终年不见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食物链。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因为在深海中也有动植物存在,阳光并不是必要成分。那么,神堂湾空气流通、氧气充足,人类可以活动,为什么没有生物呢?经过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化验,科研专家终于找到了答案。虽然神堂湾水潭下没有复杂的生物链,但并非完全没有生命。科研专家在检测水样的成分后发现,这水里硫元素含量较高,可能是因为地下矿物质富含硫元素的存在,导致水生植物难以生存,而一些喜爱硫的微生物却可以在此环境下生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神堂湾大型生物没有发展到悬崖底部,而只在上半部分繁衍。
    至于当年的采药人邓九伯所说的“巨型蟒蛇”可能只是一时眼花,将树干等东西错看成了蟒蛇。在2012年的这次科考活动中,虽然我们未能深入最后的洞穴,但总体来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队员们不仅揭示了崖底奇异响声的来源,也得出了神堂湾不太可能存在大型生物的结论,从而实现了最初的两个目标。所以,无论传说还是奇异景象,最终都需要通过科学进行解释。然而,这需要无数科考人员的持续努力。关于神堂湾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不知道你们认为神堂湾神不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