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轻轻挣开赵允川的手,大踏步走向前。
赵允川看着自己的手微微出神,随后紧跟墨兰的步伐。
墨兰的出现,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让朝堂上的大臣们皱紧了眉头。
在他们看来,朝堂岂是一妇人能涉足之地?
墨兰却毫不畏惧,一开口便直言要废除重文轻武之策。
此言一出,武将们自是喜不自胜,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光明前景。
然而,身为太子妃的墨兰,在众武将眼中依旧分量不足。
文臣们则一个个站出来,语气激昂,言辞犀利。
他们话里话外都在批判墨兰不该插手朝政,认为女子就该安守内宅,朝堂之事岂容妇人置喙。
“太子妃,你不过一女子之身,怎敢妄言朝政大事?”
一位老臣怒目而视,言辞间满是对墨兰的轻视。
可他们的激动在看见墨兰身后赵允川阴恻恻的脸色时,寂静了一瞬。
但这也仅仅是一瞬而已。
这关乎他们文臣的地位,坚决不能让步!
而且,在他们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墨兰即便曾是科举第一人,也不能改变他们对女子的偏见。
墨兰冷笑一声,眼神坚定而锐利。
“各位大人,莫要小瞧了女子。我虽为女子,却也有报国之志。”
“重文轻武之策,早已不合时宜。如今国家外有强敌,内有忧患,若不改变,何以保家卫国?”
她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让文臣们一时语塞。
但他们又岂会轻易妥协,一场激烈的语言交锋在朝堂上展开。
“我朝如今经济繁荣昌盛,太子妃所言,未免夸大其词了吧?”
一位大臣率先发难。
墨兰神色从容,不卑不亢地回应。
“如今我朝的确经济繁荣,然而,长期以来,我朝一直受到辽、金、西夏等政权的威胁。”
“军事上的弱势,使得国家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唯有提高武将地位,大力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方能保障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又有大臣站出来质疑。
“即便如此,太子妃也不必如此鞭笞文官吧?有多少战事都是文官亲自上阵指挥,难道这不是对国家的贡献吗?”
墨兰目光坚定,言辞犀利。
“缺乏实战经验和军事战略眼光的文官担任军队统帅,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让真正懂军事的武将掌握军权,才能切实提高军队的作战效能。”
……
每一位大臣跳出来质疑,墨兰皆能有理有据地予以反驳。
一番激烈的驳斥之下,朝堂上的大臣们皆闭紧了嘴,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赵允川望着墨兰以一人之力,将朝堂上那些酸腐儒臣辩驳得纷纷低下头颅,只觉此时的墨兰仿佛浑身都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正在众人皆被墨兰的气势所震慑之时,又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太子妃所言极是,那么微臣斗胆一问,太子妃此次提出废除重文轻武,怕并不止是为了这一政策吧?太子妃究竟有何打算?”
墨兰看着那人,心中不禁赞叹,到底还是有聪明人的。
她此次的真正目的,是想亲自上战场,主动收复燕云十六州。
与大臣们展开这场激烈的辩论,不过是为了给之后的行动做一个顺理成章的铺垫。
“我欲收复燕云十六州,请父皇准许儿臣挂帅!”
墨兰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朝堂之上。
赵桢也不由得感叹,若墨兰是男儿身,绝对会是当朝最为璀璨的明珠。
不,即使身为女子,她有着这般卓越的战略思想和无畏的勇气,已然压过了不少男儿。
赵允川此刻心中满是慌乱,他虽知晓墨兰的打算,可打死他也想不到墨兰竟要亲自奔赴战场。
他本能地站了出来,想要反对,可当他对上墨兰那亮晶晶的眼神时,心中一软,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他缓缓转身面向大臣,强压下心中的担忧与不舍。
“孤愿在后方支持太子妃,诸位大臣可有任何异议?”
他的内心无比挣扎,他多想跟着墨兰一同前去,不想让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可他也明白,自己若跟着去了,那么无论墨兰取得多大的成功,那荣耀的名头最终都会安在他的身上。
这是他最不想看见的结果,墨兰的光芒不容许任何人分走,哪怕那个人是他自己。
他宁愿在后方默默守护,看着墨兰在战场上绽放属于她的光彩。
一位大臣眉眼间满是轻蔑,冷冷开口道,“太子妃可知自己发动战争乃是造了杀孽?”
墨兰嘴角微微上扬,声音却如洪钟般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朵里。
她轻蔑地轻笑一声,字字掷地有声。
“利刃在手,易起杀心!如今我朝兵多将广,武器精良,若不发动战争,养着这些武将做何用?难道是养着好看吗?”
她眼神凌厉,继续开口。
“说我造杀孽?难道别人打上了门,我们也得白白挨打不成?有人揍你老婆孩子,你愿意屈辱忍受?”
“我身为太子妃,为的是国家的安稳,百姓的太平。而你,身为大臣,难道还没我一个女子看的清楚!”
“哪家的宫廷斗争没有刀光剑影?哪个皇帝的手上没人一星半点的血迹?”
“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我不杀他,他必杀我!这样的故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绝不会绝迹!”
说到这,墨兰猛地一甩衣袖,气势逼人。
“难道我不发动战争,我们就和平了吗?这分明就是引颈就戮,等着别人的铁蹄踏破我大宋的版图!”
她对着质疑她的大臣步步紧逼。
“你们想要的和平就是这样的吗?若真是如此,那你们这些大臣便是国家的罪人!”
那位大臣被墨兰怼得张口结舌,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他慌乱之下直接跪地,对着赵桢颤声道:“微臣,不敢。”
其他文臣们也被墨兰的这番话讲得心有戚戚焉,陷入了沉思之中。
而武将们则被墨兰的豪言壮语深深鼓舞了心神。
一位身形魁梧、满脸刚毅的武将当即大步站出,双手郑重地拱手,声音洪亮如钟。
“微臣愿意随太子妃一同出战,收复燕云十六州,护我大宋版图,虽死无悔!”
紧接着,另一位武将也挺身而出,坚定地说道,“臣也愿意!为了国家的荣耀,为了百姓长久的安宁,愿随太子妃征战沙场!”
随后,武将们纷纷跪下,他们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充满了对墨兰的敬仰与拥护。
那整齐的跪地之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将与墨兰并肩作战,为了大宋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