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试试
作者:鱼鱼鱼111   高武大秦:秦始皇!天命之子最新章节     
    吕布道:“是吗?让我试一试这鞭子。”
    温度之类的细节,他只是隐约觉得这鞭子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不知不觉中,他对鞭子的评价已经变得正面。
    然而,这却引发了耐人寻味的话题。
    王翦不满地看着王大汉:“明明知道这鞭子带有诅咒,你还让咸阳君使用?不管诅咒是真是假,单凭这点,你就做得过分了。这是明知故犯,想绊倒咸阳君吗?”
    做人做到这种程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王大汉解释道:“问题在于,那个异域王子明确告诉我,只有与鞭子无缘的人,才会忽视它身上的气息。鞭子的阴冷与宝石的温热,唯有有缘人才能深刻感知。无缘之人持有它,顶多只会让鞭子自行毁灭。”
    因此,他放下心来,认为只是一条鞭子,不必小题大做。
    嬴政说:“但当你听到我和吕布描述鞭子的特性后,你突然变得慌乱,对吧?明明不该有的气息,我们都察觉到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与鞭子有缘的人出现了,诅咒可能真的会显现出来。
    诸葛亮道:“诅咒本就不可信,我觉得王大汉,你今天有些愚钝。”怎么会因一个缥缈的东西而引起混乱?
    第124章 昏睡诅咒
    正因为咸阳君并未在意王大汉的举止,否则此刻早就把他赶走了,毕竟他已算背叛。王大汉欲哭无泪:“我只是……当初见你如此重视鞭子,便给了。”他忍不住,面对一直仰慕的人索要武器,几乎是本能地答应,后来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如今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只能自食其果,收回鞭子,绝不能再给咸阳君带来危险。
    赢政问道:“什么样的诅咒会让你在这种困惑中感到恐惧?”王大汉真正害怕的是诅咒成真。
    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能让一个人瞬间失去理智,甚至舍弃所有的善意和良好性格?
    王大汉:“这个……”
    王翦催促:“别吞吞吐吐了,快说吧。”在这种关键时刻,怎能犹豫不决?他担心会被揍得半死,不仅是自己,吕布也会出手。
    吕布道:“诅咒不值得相信,或许并不存在。你说出来,我们来判断如何帮你解决。”重点不在于诅咒本身,而在于隐藏的原因。
    是为了帮助异域人隐瞒,还是有其他目的,想利用这个东西陷害嬴政?这就需要深入探究了。
    王大汉:“这个诅咒很简单,就是使人陷入长期的昏睡。”
    的确很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不会带来复杂的问题。
    诸葛亮质疑:“就这样?”
    如果仅仅是使人昏睡,那就不算诅咒,只是轻微的干扰。
    王翦讽刺:“讲了半天,我还以为你会说出什么疯狂的事,结果就是让人昏迷?”
    这次,他实在忍不住爆发,一掌打飞了王大汉。嬴政笑道:“这种昏睡应该持续很长时间,比如几十年?”如此长时间的昏迷,几乎等同于死亡。
    既然称之为诅咒,必然会有相应的代价,否则如诸葛亮和王翦所说,根本不配被称为诅咒。王翦闻言一愣:“哈?几十年的昏迷?”这还能叫昏迷吗?
    王大汉尴尬地说:“其实不是几十年,是几百年的昏睡。”
    之前之所以保持沉默,只是认为事情尚未发展到针锋相对的地步,也不会对赢政构成威胁。但现在他醒悟过来,这条路根本是错误的。把鞭子交给咸阳君等于是亲手扼杀了他。赢政道:“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只是纳闷那王子给了你什么药,竟让你对此毫无察觉。”
    [.]
    真实的梦境
    大汉王道:“因为那个梦境太真实了,而且我亲眼目睹他在别人面前施下咒语。”
    咸阳君对自己的性格了如指掌。
    他深知若非亲眼所见,绝不会轻易相信。
    他甚至愿意暴露自己的问题,也不愿让咸阳君继续执掌那鞭子,背后隐藏着诸多疑虑。
    赢政问道:“哦?是谁在你面前被施了咒?”
    吕布反驳道:“别瞎编,你自己信吗?”
    有人被施咒,还是发生在眼前的诡异事件。
    这明显是他智力上的失常,出现了幻觉般的错觉。
    王翦问:“这事什么时候发生的?你怎么一句都不提?”
    早些说出来,或许能分担一二,但他却选择沉默。
    大汉王道:“告诉你有什么用?你相信这种事情吗?别说你了,我自己都不信。就像吕布刚才质疑我一样,这种迷雾般的东西,除非亲身经历,否则怎能轻易相信。”
    既然明知道普通人不会接受这种说法,他又何必自取其辱,向他们提及呢?
    赢政请求:“给我们讲讲你所经历的诅咒是如何发展的吧。”
    他信任大汉所说的这些,毕竟,这种情况显然非常异常,才会让他产生如此强烈的反抗情绪。
    他看人的眼光虽然不精准,但也算准确。当大汉注意到他眼神中的每一个细节时,他断定此人淳朴,不会玩弄过多心机。
    此刻的事实也进一步证实了他的想法,因为对方显然极度坦诚,不然不会在众人面前如此冲动地说出这个问题。
    因为在场的人,即使拿着鞭子,诅咒并未实施,他完全可以在私下里,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解释这一切。否则,光是王翦等人的反对就能让他彻底崩溃,面临毁灭的边缘,就像现在这样。
    大汉王道:“这里过往行人众多,曾有一个俘虏,是上王子悄悄带下来的。”
    在那时,俘虏容易走失,通常会被发现并被捕。然而,王子就在眼前,用钩子把那人拉了过来。
    吕布质疑:“那是士兵的失职,他们难道没有清点俘虏人数吗?俘虏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
    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是俘虏,就是他们的一员,需要精确掌握,人数不能出差错。一旦丢失一个俘虏,可能会引发未来的混乱,谁也不知道那个俘虏是否会成为复兴国家的力量。
    赢政说:“现在哪还管那么多?都认为和我们一样吗?他们只要用心,就会认真对待,不会出错。”
    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大多数人巴不得偷懒,即使发现俘虏失踪,也可能因怕麻烦或责备而选择忽视。对他们来说,俘虏不过是死去的存在,迟早会消失。
    吕布冷笑道:“如果是我的兵,我会让他们后悔莫及。”在他的部队中,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懒散之人。可以偷懒,但做事要干净利落。连基本职责都做不好,留在身边又有何用?
    赢政感慨:“因此你的军队才能达到今天的成就。”每个人的成功各有不同。吕布对人对事一丝不苟,不允许手下有任何松懈,使每个人都保持高昂的斗志。
    他们不敢偷懒,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
    大汉王道:“士兵们刚从战场上回来,自然松懈些。”不管胜败,疲惫是肯定的,他们只想尽可能充实生活,不再那么严谨。
    王翦赞同:“我的士兵也如此,我不介意他们偶尔放松。毕竟,人总有累垮的时候,给他们休息的时间也未尝不可。”
    这不算大问题。
    吕布反对:“怎么行?你们怎么管理自己的士兵?我的士兵必须全程参与,你可以偷懒,但必须在完成任务后再休息。”
    不能回家休息吗?
    必须在事情解决前保持如此状态?
    赢政解释:“他们管理的士兵太多,难以逐一监管。而且,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军心可能会动摇。到最后,他们可能只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妥协。”
    吕布之所以能成功培养部下的忠诚,是因为他作为将领本身就很杰出,他的影响力吸引着他们。然而,像王翦他们那样,要做到时刻警觉和不松懈,却难以做到。王翦说:“哎,不过是个小囚犯罢了,丢了就丢了,况且你没听说吗?那个俘虏已经被诅咒了,可能在我们的牢狱里还更安全些。”对于那个囚犯来说,这次脱离队伍并不是好事。
    如果他真的有了叛国的念头,那将是他们犯下的重大错误。但现在还不算。吕布道:“事情还没发生,你可以暂时忽略这个错误,但总有一天,这个错误会把你折磨得身心疲惫。”他们都是吃过亏的人,明白这个道理。
    这段话是基于对安全的考虑,以防将来后悔莫及。
    ---
    第不过是
    王大汉说:“没错,那个俘虏就在我眼前骤然死去。”嬴政问:“这么惨?”死亡也就罢了,竟然直接死亡。
    王大汉解释:“那个王子对俘虏施了个小小的诅咒,说他会在三秒后彻底死亡。”随后,三秒后,他亲眼看到那个人抽搐、出血,当场死亡。嬴政笑道:“这就不能叫诅咒了。”
    王大汉疑惑:“那叫什么?”这不是诅咒吗?这个诅咒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显得严肃,当初甚至让他震惊到说不出话来,感到世界处处充满危险。
    若那王子也想对他施咒,他会怎么做?难道就这样窝囊地死去?
    诸葛亮说:“但三秒内死亡确实有些蹊跷。”这不合常理。
    嬴政道:“诅咒三秒死亡是不正确的,通常的诅咒都需要长时间后才生效。”王翦附和:“没错,之前国师对某人施咒,至少要过几年才会显现效果。”诅咒的作用需要时间积累,不可能瞬间实现,他们似乎忽视了诅咒的危害。
    吕布问:“诅咒真的存在?连嬴政你也相信这种东西?”这明显是骗人的吧,为何他们都对此津津乐道?难道自己又落后一步,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学识不足,以前以为不迷信就是学识丰富。但现在看来,无论是否仍在学习,他们都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从不明确否定某些事物。但他不甘心,为什么要这样?
    嬴政笑道:“诅咒是存在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吕布追问:“为什么?”
    当初他曾要求真实,不轻信奇谈怪论引导到神秘领域。可现在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他便立即接受,毫不怀疑真实性?
    嬴政答道:“诅咒之所以存在,因为我们有机会来到这里,所有神秘的事物肯定存在,只是隐藏在未知的黑暗中。”这是事实,他们几个从另一个世界来到这里,所有事似乎都能归因于神秘现象。
    王大汉赞同:“是的,咸阳君,我不是因为无知才听信传言。一切都是亲眼所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即使如咸阳君所述,自己冷静理智,对剑艺也有长期研习,对奇怪事物有自己的理解,这些都是自我灵魂的证明,不存在神鬼之说。
    若非确凿证据摆在眼前,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或否认。嬴政说:“诅咒的确存在,但这个王子骗了你。”
    ---
    不过是
    他确认这个宝石并没有所说的诅咒效力,那些人的突然死亡只是一个诡计,目的是彻底 王大汉。
    吕布说:“果然,没有诅咒这回事。”既然嬴政已经明确表示与诅咒无关,之前的铺垫又有何意义?
    他身为将军,对神秘之事多少有所怀疑。咸阳君心中是否也有无法理解的地方?
    在他看来,诅咒的概念是否真正得到验证?
    即使来到这里,又能怎样?这是命运安排,让他来到这里,而非人为因素。
    只有上天掌控一切,人类没有能力像神明那样诅咒。
    嬴政说:“现在仍有些人相信这些奇异的东西,不在乎它们是否存在。只要不影响你,就可以置之不理。”
    王大汉不解:“那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不是真正的诅咒呢?”
    是的,真正的诅咒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施展,但并非完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
    嬴政解释:“因为,三秒内死亡往往意味着,他可能悄悄在背后做了手脚。”这里的“手脚”是指将针状物品放入俘虏体内,使其毒发身亡。
    王大汉仔细回想当天的情况:“嗯,我记不太清了,如果有小动作,估计我根本察觉不到。”毕竟作为一个粗人,他很少关注那些琐碎细节。在你眼中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
    所以,即便现在回想,也可能只是无意识的感受,无法给出明确的回应。赢政说道:“想不起来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知道,这事并不是诅咒那么简单。”王翦感叹道:“唉,你看你自己闹得沸沸扬扬,把人吓坏了,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大事。”所谓的诅咒,其实是一种心理威慑,让人真正畏惧那个王子、那些宝石。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王大汉抓了抓头:“可是那个人死得实在太快了, 真有这么快的药效吗?”赢政解释:“现在有的 确实能让人瞬间丧命。”
    时代变了,世界上出现了许多无形的 ,连痕迹都难以察觉。因此,他确信那东西是 ,而非诅咒。诸葛亮说:“我只知道几个会施咒的师父。”
    ---
    第归隐山林
    诸葛亮甚至与施咒的师父有所关联,这让王大汉对诸葛亮和生活产生了疑惑。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怪物,怎么会认识那么多人?
    先是神秘的隐居山林中的老者,接着又是会施咒的师父,诸葛亮的朋友圈似乎有些广泛。
    赢政解释:“诸葛亮人脉广是出了名的,能与各种人交往,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早就知道诸葛亮有这样的能力。
    只要他愿意,普天之下的人皆可成为他的知己。因为他好学,总怀着学习的心态与人交谈。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自然欣赏他的开放态度,因为他们能在交谈中感受到他的包容和智慧。
    他既能谦逊又能亲切,与人交谈后能深入浅出地表达,以便在下次交谈时提供更有深度的话题。因此,他们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真正的知己就是认同你所说的一切,诸葛亮无论谈论什么都能深入探讨。王大汉愣住:“换句话说,在你眼中,和施咒的师父相识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这不太对吧,如果他承认自己和这些奇特人物有关联,怕是会被质疑。
    赢政回应:“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多和他交流,你会明白他的社交能力超乎寻常。”
    诸葛亮笑道:“别捧我了,否则我会骄傲自满,听不进其他意见。”他现在还能保持朋友般的交谈,是因为强烈的求知欲支撑着他。
    但如果戳破这层窗户纸,他可能会因自尊心作祟,认为自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不再轻易赞美他人。赢政说:“如果你稍受夸赞就停止进步,那早在很久以前你就不会学习了。”现在赞扬诸葛亮的人并非只有他们。
    连大王也对他赞不绝口,留下诸葛亮也是想拉拢他为己方力量。大王为何这么做?还不是看中诸葛亮处理事务的方式。
    跟随诸葛亮的人擅长拍马屁,当初他能忍受夸奖,现在自然也能应对。诸葛亮说:“别人的赞美只是奉承,不可全信。”但赢政的话对他影响深远,他相信赢政对自己的评价。
    吕布问道:“那我呢?”他在学习时也曾多次称赞诸葛亮,这并不是讨好,而是他自己确实做不到。
    想象一下,有人能连续几个小时看书不停歇,甚至坐定不动都无法维持太久,这就是诸葛亮令人惊讶的表现。因此,他对诸葛亮的赞美几乎到达了极限。
    王大汉道:“这就明白了,为何诸葛亮能让人甘愿追随左右,成为知己。”这种耐心之人实属难得。
    只要有他在,就不会有烦闷之时,因为他总是极有耐心地陪伴你闲聊,无论你在人生路途中遇到何种疑惑,他都愿意倾听并帮你分析。
    秦始皇嬴政感叹道:“还需向诸葛亮多学习一番。”
    诸葛亮回应道:“秦始皇上切勿羞辱我,我更应向您学习。或许在战争策略上我略胜一筹,但在武术上,实在毫无建树。”
    然而,秦始皇与他截然不同。他完美无缺,无所不能,无论是战场上的指挥还是策略实施,他都执行得淋漓尽致。即使没有军师,他也能独当一面,这还不够吗?
    吕布说:“当初我若想学,就该找秦始皇上教诲。”至少在郁闷时,他们还可以一起切磋武艺。
    秦始皇的武艺与他相仿,遇到难以进展的时候,他们可以互相较量一番,清醒后继续学习。秦始皇笑道:“怕只怕我们越打越上瘾。”吕布是个武痴,一旦沉浸其中,很难收手。
    诸葛亮表示:“这一点,我可以作为旁观者来见证。”吕明显然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不愿在书本上费神,就让自己的暗卫与他较量,结果第二天清晨……
    [:
    简直憋屈得不行
    若非自己稍加阻止,恐怕他会让自己的暗卫陪他苦战数日。秦始皇笑道:“哈哈,你的暗卫怕是要被你折腾得够呛,回家后定会抱怨,说他只是个保镖,招谁惹谁了。”
    要忍受如此煎熬,吕布是谁,竟要与他整夜对峙。王大汉道:“但他这样做,不就是在伤害自己人吗?”他那股力量,敌人定会忌惮三分。
    吕布活动着手腕:“别在那里挑拨离间,你还没解释清楚。”王大汉乘机将矛头指向他,让他变成针对自己人的恶人,转移话题真是高明。
    王大汉道:“哦,这诅咒是那位王子亲自施加的,这宝石也是他带回去后亲手镶嵌的。”话题最终又回到自己身上,他明白回避不了。
    吕布的转变确实让他感到不安,产生疑惑:为何对亲近的人都毫不留情?是本性使然,还是另有隐情?
    吕布道:“你不必用那样的眼神审视我。”像是猜测他的心思,何必呢?
    自己的善恶只需秦始皇一人评判,无需其他人怀疑。秦始皇说:“吕布可是我们的兄弟,你别盯着他。”王翦察觉到一丝不对:“我们?”难道他已经把王大汉视为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