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痴情老人
作者:瞄准南墙   文贼最新章节     
    李云为《匆匆那年》写下了一篇不算影评的影评,用自己有限的号召力,尽量宣传一下《匆匆那年》电影。
    随着电影的爆火,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出现,当然有竞争对手散布谣言的原因。
    例如,《匆匆那年》就是一部下流电影,教唆未成年人私生活糜烂,不负责任,还把这种行为定义为青春该有的模样。这种隐含着色情、暴力的电影就应该全网封杀等等言论。
    这些言论经过有心人带节奏后,一时间甚嚣尘上,更催发了自古烂片出神曲的典故,而《匆匆那年》成为烂片出神曲的开山之作。
    幕后之人通过这种鸡蛋里挑骨头加转移话题偷换概念的办法,成功让《匆匆那年》的影评分数掉了三分,原来影评分数八点一分,直接掉到了七点八分。
    不过让李云意外的是,电影同名歌曲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而做为词曲作者,他的微博粉丝大大的增加,一举突破了三万人。
    江玉儿的粉丝更多,直接突破百万。
    与幕后相比,歌手获得粉丝的能力更强,因为除了圈内人士外,大多数人不会关注一首好听的歌是谁写的,就如上饭店一样,面对一盘美味,大部分人不会关心谁是厨子,谁是改刀。
    电影最终的结果会怎样李云并不关心,实际上也与他没有太大关系,他更关心他短视频的另一个叫做“青衣”的账号。
    因为就在刚刚,他的账号后台收到了一条消息,他写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成功进入决赛,作品已经发往寒蝉国进行最终评选。
    如果获得名次,将会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不同奖项,国内的组织方也会给予现金及名誉上的奖励。
    李云登陆到国内公示的几组参赛作品,供广爱好者品鉴,一来可以有效提升国内的文学氛围,二来也可以让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做个见证,避免出现走关系,有后门的声音。
    此次展示的文学作品足有一百余部,有的是短小的诗歌,有的是一篇文章,更有的是离题万里的现代诗,国内的组委会并没有将这些作品退回,而是认真地在每一部作品的下方写了点评,以及上榜未上榜原因。
    而李云的作品放在网页的最顶端,所有进入网站的人都会第一眼就能看到,点赞量已经过八千,浏览量已经数万条。
    国内组委会杨怀古老先生点评:
    “该诗描写祖国江南,寥寥数言,将钱塘的繁华呈现在每个读者眼前,尤其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是引人入胜。全文107字,描写了风景、人文、商业、地理等多方面知识。极具传颂价值及学习价值,这部作品也称得上是近十几年来,我见过的最好作品,只是可惜,作者并只留下了笔名,并没有留下真实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还请作者看到组委会的留言时,请及时联系我们。”
    诗下,有的文学人士留言评论。
    “此文雄奇,立意大气,吾不及也!”
    这是无名之辈模仿古人点评后起之秀。
    “胡说八道而已,江南我待过很长时间,并不见佳,只有酸儒久不出门,偶见与菜园子不一样的景色,便会生出天下灵秀多汇于此的感叹。不信来我们桂省,让作者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是对作者他乡景色描写的过于精彩,而引起其它省份不服的网友评论。
    “作者果然很深厚的文学功底,比网上所谓的大师,专家强出不是一星半点,你们组委会的一群青铜是怎么么做到点评一个王者而脸不红心不跳的呢?”
    很明显,这就是喷子,对体制内的人各种看不惯,各种不服气,各种阴阳怪气。
    “呵呵,小丑坐高堂,大师在流浪。”
    这是跟上面一伙的人。
    “作者一定是一个游戏人间的大师,心有万千繁花,描述世间繁华!”
    这是一个文艺青年,也是最单纯的一种人,单纯地喜欢好文章,单纯地喜欢每一部让他能身临其境的好作品。
    “颂读了几遍,作品不错,但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又仔细琢磨了半夜,才发现一点点不足和不解,希望作者能为我答疑解惑。其一,文分上下,应当对仗工整,上文53字,下文54字,不符合诗词的特点,其二,天堑一般指的是长江,我国最长的河流,这里作者将天堑一词用在了钱塘江上,是否有用词不当之嫌?盼回复。”
    这类网友,应该是有一定文学知识,但不多,属于那种没有系统学习过,关注过一些大v,学了一似是而非的知识,迫切地装成行内人,一本正经地想与人交流。
    对于以上网友的评论,李云实际上也懒得搭理,只要一露头,马上就会被一群门外汉围住,拼命地给你介绍一些无用的知识。
    记忆里就有这样的例子,一群“见多识广的网友,在国内疯狂点评国产火箭与卫星、航母等高精尖技术产品,知道点名词必须用上,绝对不能浪费。
    退出网站,将手机扔在一旁,来到卫生间,草原虽好,但风也是真硬,时间久了就感觉脸上长了一层皮壳,李云很在乎自己的帅脸,在这个看脸的年代,一张帅脸能占到不少便宜。
    这连住个店,就有高大的蒙省妹子主动送来果盘,这全都是帅的功劳,可以没文化,但不可以没颜值,颜值即正义的年代,长的帅是有多么的重要。
    “像我这样,又帅又有文化,还有外挂的青年,如果不能活得精彩,对得起谁呢?”
    鬼鬼祟祟地将包里带来的护肤品给自己招呼一遍,然后将一张黑绿色的面膜拍在脸上,感觉来自脸上的水润和清凉,心满意足地打开了电视。
    现在还属于毕业季,各种毕业季的节目、电影、综艺、纪录片层出不穷。翻了半天节目单,终于找到一个跟毕业季没关系的纪录片看了起来。
    说实话,网上各种关于毕业季的话题数不胜数,甚至他还看见了自己主导向老师拜别的视频出现在电视节目上,还有那两首似乎无处不在的《匆匆那年》《再见》两首歌曲。
    此时的电视上,播放的记录片是感动华夏十大人物之一的毕生老先生的事迹。老先生年轻时为国征战,解放后扔下妻子和一儿一女,又参与研究国家重大项目被派往秘密基地三年。
    这三年,毕生音信全无,妻子思念成疾,一病不起,几个月后便撒手人寰,毕生完成任务回到家中时才得知这个消息,当场便晕倒在地。
    多亏了周围邻居把他送到医院,这才没有让毕生落下病根,出院后的毕生,短短几天时间,满头的青丝变成白发,感谢邻居们照顾自己和自家的小屋后,连夜进山,就在妻子的坟旁盖了一间小木屋,日夜看着妻子的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