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红红火火
作者:蓬州吹取三山去   快穿系统:路人甲只想寿终正寝最新章节     
    这婆子好玩的紧,她将陈安的卤肉从颜色到肉质,又从大小到味道,全部贬损一遍之后,觍着脸说自家过得贫苦,让陈安与她便宜些。
    一边掩袖擦拭不存在的眼泪,一边偷偷看陈安的脸色。
    “听婶子的口音是汴京城里人吧?”陈安问她。
    婆子骄傲的点点头,陈安笑了,语气从平淡转换成敬仰,对她说:“婶子的穿衣打扮和气质,一看就知道是城里人,这点子卤肉对您来说,算的什么,想必婶子家吃肉都吃腻了吧,正好换换口味,我这卤肉用的是上好的大料,一般人可不舍得吃,可婶子不同,婶子一看便知不是一般人,还有,这是您孙子吧,长得真聪明,未来必定是个读书人!”
    被陈安稍稍一捧,那婆子面色越发骄矜,也不讲价了,买了两块肉,又买了卤鸡子和卤豆腐。
    在霸道香味的勾引下,第一波卤肉很快就卖完了,陈安打发走了客人,开始第二波卤肉。
    她一边将食物下锅,一边教给柴氏如何卤肉。
    酉时一刻,陈安准备的食材全卖光了,连最后半块白萝卜都卖掉了,太阳还没下山,他们就要收摊了。
    她看了眼外面排队的客人,心想自己还是保守了,不知道是这个卤子霸道,还是稀释后的灵泉了不得,总之是,天还没黑,他们就结束了。
    四四方方的钱箱也满了,陈安向客人一一道歉,承诺明天一定多准备些食材,这才将没买到有些怨言的客人打发走了。
    陈安将铺门关上,点上蜡烛,打开钱箱,轻轻倒在桌子上,她和陈二合还有柴氏,将铜钱一枚一枚的串起来。
    陈二合和柴氏最多只能数到10,串钱的动作慢了些,陈安噼里啪啦一会就串好了一堆。
    陈安拨着算盘计算,漫漫长河中,她竟也学会了拨算盘。
    算珠飞快的拨动着,去掉房租柴火材料食材等,一天净赚13贯!
    这还是米饭和甜汤白送的情况下,一天所得,抵得上她在码头干两个月了!
    虽然,她心黑了些,肉切的薄了些,买的贵了些,大料用的少了些,手艺差了些,全靠稀释的灵泉水添光增彩,但也赚的太多了。
    她有些出乎意料,在汴京做生意这么赚钱的吗?
    现在肉价便宜,又正逢盛世,老百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边关稳定,手里有大把的闲钱消费。
    若是到了宋末,一斤羊肉要900文,普通老百姓根本吃不起,外有强敌内有乱战,有钱有粮的全捂在家里,谁也不敢再肆意消费。
    只能说陈安穿来了一个好时候,再过一百年,吃土都吃不上热乎的。
    桌子摆满了铜钱,有大有小还有银裸子,装满了两个钱箱,陈二合和柴氏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嘴巴从张开就一直没合上。
    数好了钱,陈安关上铺子,将钱箱放到板车的车洞里,墩娃桂妞和柴氏坐在车上。
    先去了钱铺,留了一贯大铜板,剩下的换了银子,铜钱体积大,不如银子方便。
    换好了银子,陈安拉着板车,和陈二合肩并肩,一家人说说笑笑回了出租屋。
    陈安跟肉店和菜贩子打好了招呼,第二日食材翻倍,三个人切菜洗菜,累的腰都有些直不起来,墩娃和桂妞也没闲着,两个小娃帮忙打打下手。
    不知是昨日客人的宣传,还是香味更加浓郁,之后几天的营业,那叫一个客似云来、门庭若市。
    陈氏卤肉卖爆了,短短几日成为康云街最有名气的商铺,住在内城的老饕慕名而来,他们都是手里有钱的主,根本不在乎价格。
    陈安忙的脚不沾地,直呼人太多了,而陈二合、柴氏和墩娃桂妞,干的不亦乐乎。
    他们非常享受赚钱的快乐,陈二合看着一波一波的客人,笑的合不拢嘴。
    陈氏卤肉生意火爆,顺便带火了隔壁的面汤店。
    虽然卤汁配着米饭,又香又糯又好吃,但北方人还是喜欢吃面食,他们在面汤店点一碗素面,再要一碟咸菜,配上鲜香丝滑的卤子,吃的那叫一个过瘾。
    不爱吃米饭和面条的客人,则配着炊饼吃,挑着扁担沿街卖炊饼的小贩,干脆在陈氏卤肉门前叫卖起来。
    除了卤肉卖的红红火火,陈氏甜汤更是点睛之笔,虽然价格不便宜,卖五文钱一碗,配料也简单,但架不住它甜啊!
    嗜甜如命的宋人,可以不吃卤肉,但不能不喝甜汤。
    其实为了节约成本,陈安放的黄糖并不多,还是靠稀释了几滴灵泉水。
    她想为了赚钱嘛,利用一下金手指,不寒碜。
    在客人口口相传中,陈氏卤肉声名远扬,不少酒楼和酒肆派出跑腿小哥,来替客人买肉。
    不仅如此,陈氏卤肉还成了闲汉的聚集地,他们手里拿着钱和提盒,帮雇主买肉买汤,然后送货上门。
    汴京城闲汉不少,他们走门串户,帮老百姓买吃的买用的,相当于后世的外卖小哥。
    外送多了,除了多了打赏,还导致卤肉供不应求。
    陈安只好扩大营业,又把陈大伯家的还未婚配的堂弟,以及小舅子李有福,从乡下喊过来帮忙。
    ...
    才四更天,李有福就起了床,因为伸手不见五指,他娘难得点上了油灯,伺候他洗了脸漱了口。
    给他下了碗面,还窝了两个鸡蛋。
    白面!鸡蛋!家里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的稀罕物,李有福咕噜咕噜吃了一大碗,连面条汤底都喝得干干净净。
    这是李有福过生辰都没有的待遇,他也知道自家爹娘为什么这么激动,毕竟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还没有人能够走出五里村。
    连在通许镇生活,对他们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因为李家所在的五里村实在是太偏了。
    因为不靠近水流,多是旱地,再加上地理位置不好,五里村的人普遍都很穷。
    村民想要买卖东西,一般都是去近一些的大通村,他们这里又偏又穷,连货郎都很少来。
    当年陈二合和柴氏给儿子娶亲时,因为家里太穷,附近几个村子,没有好姑娘愿意嫁过来。
    他们只好找了更远,也更穷的五里村,才顺利给儿子讨了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