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苻坚保留大伯血脉;桓温出师三次北伐
作者:番番外闻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9月份,苻柳坚守的蒲阪城终于被打开了缺口,王猛邓羌带军杀入,邓羌与苻柳激烈交手,苻柳不敌,邓羌也没留情面,此时不要活的,整回去不好办,于是力斩苻柳。王猛更绝,连他的妻儿也没给留,斩草除根了。
    而后王猛与邓羌会同王鉴、张蚝,一起攻打陕城苻瘦。
    苻瘦这个卖国求荣的玩意,勉强坚持到12月份,城破被擒。
    苻瘦被押解回长安,苻坚一看,当时就哭了,哭得这个伤心。他哽咽着问:“兄长,你为什么要造反?”
    苻瘦也泪流满面,对曰:“臣本无心谋反,但诸弟兄屡谋逆乱,即使我不反,能独活吗?”
    苻坚哭得更伤心了:“我说呢,你本来是个仁厚贤德之人,我也知道谋反不是你的本心,可是闹到今天,大伯一脉,全都参与了反叛,你们是想高祖无后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苻瘦等人反叛已经不忠,如果再后代断绝,那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了,苻瘦跪地不起,也哭得肝肠寸断,最后苻坚抹了一把眼泪,道:“兄长,谋逆大罪,十恶不赦,我肯定是保不了你了,但会赦免你的七个儿子。让他们分继苻柳等各脉香火,这也算我能为高祖做的最后的事情了。”
    苻瘦听说苻坚会宽恕了自己的七个儿子,当时哭拜于地,口称谢恩。
    这是黄门太监端上来一碗毒酒,苻瘦二话不说,将毒酒端起,一饮而尽。
    苻瘦死后,苻坚让其长子袭魏公,其余的儿子也全都封了县公,以继承包括历王苻生在内的没有后嗣的诸家香火。
    给苻生也安排了一个,不得不说苻坚是真的仁厚,苻生的情况特殊,他没子嗣可跟苻坚没关系,是他自己根本没生出儿子来。
    如此安排,苻坚母亲苟氏坐不住了,哭着来找自己的好大儿。
    苻坚赶紧起身迎接母亲,苟氏形容憔悴,面色苍白,爱子苻双一门被杀,她简直心痛欲死,无论如何那是她的亲骨肉,连孙子,孙女都没留下一个,怎么能不让她痛心呢。
    她哭着对苻坚说:“苻双与他堂兄全都反叛,为何您如此偏心,唯独苻双没能设立后嗣?苻瘦不是有七个儿子吗?分苻双一个不行吗?”
    苻坚扶住母亲,不无埋怨地说:“天下,原是高祖苻健的天下,高祖的儿子没有后嗣,我无论如何向天下人交代不下去。这是忠孝之事。
    至于苻双,乃是我们的家事,他身为人子,不顾及太后您的感受,我为长兄,他竟然图谋于我,危害国家,藐视法律,毫无孝道亲情,这样的如果还网开一面,天下人会说我枉私!”
    苟氏一听也无可辩驳,只能哭着离开了。
    五公之乱,历时共一年多,终于被平叛下去,王猛道蒲阪与陕城位置重要,东临前燕,为大秦门户,需要妥当之人重兵镇守。
    于是苻坚下令任命范阳公苻抑,为并州刺史,征东大将军、镇守蒲阪。任命猛将邓羌为洛州刺史,建武将军、镇守陕城。
    之前姚眺力劝五公不要谋反,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其心可嘉,升任汲郡太守。
    经过五公之乱一顿闹腾,前秦有很多东西需要捋顺,民心需要安定,攻打前燕之事,也被暂时搁浅。
    前秦不打,不代表别人没有这个谋算,东晋桓温一听慕容恪死了,乐不可支,这个家伙终于被熬死了,是时候出兵,收复中原了。咱得说桓温确实是难得军事家,每次时机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公元369年春三月,大司马桓温上书朝廷,请求徐兖二州刺史郗鉴的孙子郗超、江州刺史自己的弟弟桓冲、还有豫州刺史袁真一起出兵,攻打前燕,收复中原。
    郗超颇有祖父风范,卓越超群,放荡不羁,有旷世之才,是桓温的主要谋士。
    夏四月,桓温率步骑五万,兵发姑孰,讨伐前燕。
    桓温此次出兵就透着稳扎稳打,干了很多富有想象力的事。
    途径金城,他忽见到自己早年所种的柳树,已经亭亭如盖,十围之粗,禁不住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手握柳枝,不禁潸然泪下。情何以堪的这个成语就是从他这里来的,可见桓温是个感情丰富之人,金城泣柳也透露出一代人杰的浓郁的悲情特质与耀眼的人性光辉,让人觉得画面很美。
    第二件富有想象力的事,就是派毛宝的儿子毛穆之,在钜野开凿三百里水路,引来汶水汇合于清水,愣是跟黄河接上了。
    郗超一看,这也不行啊,劝说道:“清水太浅,虽然进入黄河,运输恐怕也难以畅通。如果到了冬天再冻上,就更用不上了。”
    桓温不管那个,带领水军从清水进入黄河,浩浩荡荡,船只绵延数百里,走水路确实快。
    他问郗超:“可有什么好的计策啊?”
    郗超一笑:“我有上中下三策。”
    桓温道:“说来听听。”
    郗超道:“上策为尽率全军,直击前燕国都邺城,他们多半害怕你的威名,会弃城逃回辽东后方、或者出战与咱们决一胜负,那立见分晓,这是最好的局面,如果他们据城固守,那周围的百姓和兵镇就都是我们的了,后援充足,坚持不了多久,前燕自会溃败。”说完他看了看桓温,桓温阴沉着脸没说话。
    郗超接着说:“我也知道明公一向谨慎,怕会认为此计虽锋锐但欠稳妥,胜负难定,如果想要一个万全之策,那不如停兵黄河、控制水路运输和周围区域,加强储备,收割粮食,等到明年夏天再继续进军。虽说拖延了一些时间,然而确实最稳妥。”
    桓温听过仍然不语。
    郗超道:“舍此二策,便只有下策了,就像这样稳步推进,逐一收复,但是不速战速决,当战事拖延至秋冬后,水道水量减少再被冻上,军粮供给会出问题,而北方降温,我们都是南方士兵,并没有御寒的准备,到时候真的会很麻烦。”
    可惜的是桓温还是采用了下策。
    郗超虽然谋略无双,但是看来就不如袁乔,要是袁乔在,他不会让桓温做选择题,他这种性格,怎么可以让他选?直接出答案就完了,然后帮助桓温决定,解除他各项顾虑,所以有一个好的能够信任的谋臣,何其重要。
    桓温也不是没有机会得到天下第一谋臣的,可惜让他自己浪费了,袁乔死后,王猛来了,主动和他见了一面,可惜最后把他否定了,可能就是觉得桓温这个犹豫不决的性格,他不是很喜欢。
    现在站在桓温身边的要是袁乔或者王猛,那场面,嗯,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