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大箱银子
作者:左右颠倒   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     
    上好的水浇地,足有五十亩。
    按照顶格算,若亩产是两石,一年两种,五十亩地也足足产出二百石粮食。
    (石是计量单位,历朝历代由于度量衡中的石和斤的换算不固定,不同地区和时代会有偏差。)
    李家丁口多,每年粮食平均消耗大约在三十石左右,除去吃穿用度,剩下的粮食贩卖出去,每年竟然能积蓄多达近百两白银。
    简单来说,自打李家来陕西定居的数十年间,除开开荒、宅院建造和日常用度,李固和余氏竟然硬生生,积攒了一千四百四十九两银子。
    将装钱箱子从房内床下拉出,展示给李家的老少爷们一看。
    余氏瞧见众人惊讶的目光,得意道:“若不是你们三个成亲置办东西太多,这钱只会更多。”
    李振义打了个激灵,揉了好几下眼睛,直到确认银两是真实存在的以后,竟然泛起了泪花,带着一丝哭腔。
    “娘,你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吗!”
    李承平见二伯脸上就差梨花带雨,有点哭笑不得。
    家里除了爷奶,就没人晓得家底。
    大伯,二伯还有老爹辛勤劳动,就是为了改善生活。
    一朝得知自己的前半生本可以躺平,三人都顿感自己好似是失去了五千两一般。
    不过奶奶也真是,家里这么有钱还藏着掖着。
    要是早知道自己是富三代,李承平哪里还需要每日晨起读书呀!躺平不好吗!
    儿孙丢人的样子,让李固与余氏看的直摇头,哎哎,你小子口水快掉地上了。
    李承平赶紧拍了李轩一下,让这小子收敛点。
    “行了,真是没见过世面。”
    李固轻飘飘的来了一句。
    若是先前,李承平一定会控制好表情,可箱子里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李承平先前觉得一千两并不多,毕竟不论是一千两还是一万两,听到耳中,不过都是一个数字罢了。
    但是真当一千多两直挺挺,白花花的放在自己面前时,这些银两就如同赤条条的,呃,站在自己面前一样,谁能抵住心中的躁动呀!
    谁家钱多的用箱子装呀!不知道爷奶晚上是怎么睡得着的。
    “爹,这钱是要现在就分给我们吗?我是兄长,我也不多要,给我五百两就成。”
    李振礼缓过劲来,咽着唾沫,就伸手欲拿。
    他算是三兄弟经手过银钱最多的了,但一次性敞开的将一千多两银子放在面前,那是绝对未曾有过。
    “啪!”
    余氏快准狠的一拍,不顾大儿红温的手背,一把盖上箱子。
    “只是给你们看看,这是我俩的养老钱,往后地里和酒肆的产出,你们分就是,我和你爹绝对不伸手了。”
    闪眼的银子被收起,李承平他们才渐渐回过神来。
    可是不对呀!谁家老头老太太留一千多两银子养老。
    李固轻笑,说道:“分产是要留契做公证的,老头子我不死,你们谁都甭惦记,若是谁有出息,我俩不介意赞助一点,不然就等着我百年以后再说吧!”
    依依不舍的将视线从箱子上挪开,众人细细品味着李固的话。
    有出息的人,念叨几句,其余六人纷纷看向李承平。
    李固充满诱惑力的声音再次响起,“承平呀!你要是给咱家挣出个进士回来,这些钱全给你拿去置办银子。”
    众人目光全部聚集到自己身上,李承平泛起一丝苦笑,大家真是看得起自己。
    李振礼,李振义和李轩几人没有丝毫异议,李振良更是喜不自胜。
    若李承平真的高中进士,那无疑是李家的领头羊。
    别说这些银钱,就算是砸锅卖铁,全家都要支持他在京中立足。
    大家美美的想着,说不定渭河李家的名头还会在仕林之中响彻。
    期盼的视线分外炙热,但提名金榜本就是李承平的目标,夹杂着家人的期望,金钱的诱惑,仕途的愿景。
    李承平稀里糊涂的笑出声来,有点尴尬,可心中仍旧还痴痴的念叨着,诸君误我呀!
    随后就由李固开始对土地资产进行盘算切分,李振礼作为长子,分取的无疑是最高。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长子继承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是一种大家都认同,同时维系家族繁荣的一种模式。
    李承平原以为二伯和老爹会有意见,他显然没有完全被古人同化,都是儿子,他分得多,我分得少,矛盾意见就产生了,这两位态度就与李承平想的明显不同。
    李振义和李振良从小接受的思想教育,不允许他们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
    近代社会就大有因为分配不均,互打官司的情况,古代却因为礼法规矩的存在,加大了限制,大大减少了问题的发生。
    农家之所以采用长子继承绝大部分家产的制度,是存在其必然原因的。
    面对风险,农家的可抗能力很弱,比如刘二有十个儿子,他将家中仅存的十亩土地全部留给长子,其余儿子分些钱财就打发出去努力。
    即使这十个儿子,除了长子留守村内之外,其余九子全部创业失败饿死了。
    那刘家也会因为这十亩土地都给了长子,传承下去,不至于香火断绝。
    但若刘二将家业平分,十个儿子一人一亩,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没太大出息,一亩土地又不能养活一家人,那么刘家或许不仅不会壮大反而会消失。
    这就是百姓的生存之道,这里说的是有产者,流氓连自己的吃喝都不能保障,是不可能有后代的。
    大家族同样是如此,家里集中资源培养几个,甚至是一个孩子,其余庶子拿着单薄的钱财独自打拼。
    嫡子与庶子本质上是没有矛盾的,因为法理天然就站在嫡长子这一边。
    李承平根据府试时,跟随柳安参加官宦富贵子弟聚会、诗会所知。
    嫡庶之间矛盾并不尖锐,更不会出现什么庶子给嫡子下跪的局面。
    身份不同,他们以后的人生也就不同。
    身为嫡子,或许他们在家中身份尊贵些,但在没有执掌家财的前提下,庶子分得的好处多少全取决于家主对这个儿子的看法。
    所谓嫡庶之争,本质上是看嫡子能否容忍父亲多给几个弟弟分钱的利益之争而已。
    即使父亲钟爱某个庶子,愿意多分些钱财,可在礼法的限制下,能够做到的程度也是有限的。
    农家由长子继承大部分财产是为了传承,大家族则是为了不使家中钱财流散减少,维持家族的显赫。
    围绕的根本就是传承和发展,李承平表示理解,但不是很认同,因为人性不能让他说服他自己。
    毕竟,钱那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眼看着自家分得少,换谁都会心理不平衡。
    二伯和老爹二人,在古代长久的家族繁荣观念灌输下,显然没觉得这个分法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