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他们在亭子里聊天
作者:文如风   盛唐风云记最新章节     
    李亨听了皇甫惟明的话后说:“本王听出来了,你是一心想为大唐效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功名利禄。本王会找机会向我父皇推荐你,你先在忠王府住下吧。”
    皇甫惟明站起来向李亨躬身行礼道:“在下皇甫惟明,谢谢忠王殿下。”
    李亨说:“你坐下吧,你我之间不必讲究什么繁文缛节。”
    皇甫惟明重新坐到了石凳上。王忠嗣说:“皇甫惟明,你要面见皇上,讲述你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只要是对大唐有利的,都是可以说的。你刚才说关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事,你想跟陛下陈述你的观点,我在此提醒你,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吐蕃变化无常,你日后若是见到陛下,陈述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
    皇甫惟明说:“这一点我自然明白。我认为河西陇右因为地处大唐与吐蕃边境,那里的居民时常经受战争的摧残,经济与中原比比较萧条。现在吐蕃经历了几次战败,大唐若与吐蕃谈判,很容易达成和平相处的共识,若能获得多年和平,对河西陇右的居民来说,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增进福祉。”
    王忠嗣说:“你的观点没有问题。你还是先在我府上住吧,你若是长久地打扰忠王,太子和武惠妃的耳目们看到了,又有议论忠王的话题了。”
    皇甫惟明说:“忠王殿下,我认为王忠嗣说得有道理,我还是在王忠嗣府上住吧。”
    李亨说:“好吧。不过王忠嗣不是快到河西去协助萧嵩的工作了吗?他若是要离开宫中,你可以来本王这里住。本王觉得我在自己府上留宿一位朋友,并不是什么大事。”
    皇甫惟明说:“那就照忠王您说的做,等王忠嗣赴河西时,我就到忠王府上暂住。”
    王忠嗣说:“我到九月初就要去河西了。中书令兼兵部尚书萧嵩现在很忙,他在朝中日理万机,虽然遥领河西节度使,也有副节度使坐镇河西,但是河西毕竟地处唐蕃边境,多一位将领就多一份安全啊。”
    皇甫惟明羡慕地说:“你到九月初去河西,要做大将军了吗?”
    王忠嗣说:“也算是一位河西将领吧,说大将军有点夸大其词了。萧大人向皇上推荐我的时候,皇上说我还是太年轻,没有经过历练,不要让我任重要的职务。我去了以后,做检校兵马使。”
    皇甫惟明说:“什么叫检校兵马使啊?”
    王忠嗣说:“检校的意思就是代理的意思,某一个职务前加'检校'二字,就是不知道能否胜任,先实习一下这个职务,如果胜任了就转正。”
    他们三人从河西陇右等唐蕃边境的话题,聊到了朝廷官员的话题。王忠嗣说:“近期朝廷中的宰相大换血了,三位罢相,三位入相。宇文融也成了宰相,他不过是在赋税管理,财政增收,户籍与土地管理方面有特长而已。”
    皇甫惟明说:“我听你的口气,你对宇文融担任宰相了,感觉到有些意外啊。民间早就传闻宇文融是朝廷的'财神爷'了,他任宰相对朝廷和各级官府的财政收入是有益处的。”
    王忠嗣说:“不瞒你们说,我认为为政治清明,苍生福祉而努力,一心为公的大臣更适合做宰相。”
    李亨说:“你们讨论的这个话题,也就是在本府可以讨论,到别处千万不要乱说,传到别有用心的人耳朵里就不好了。”
    王忠嗣说:“忠王,你提醒得好,我们不会在别处讨论这些话题的。”
    李亨说:“你认为现在的朝廷大臣中,有谁具有当宰相的资格,却还没有当过宰相呢?”
    王忠嗣说:“还真有这么一位大臣。他就是张九龄。”
    李亨说:“本王好久没在宫中,皇城中看到张九龄了。本王每过几天就会在宫中,皇城中散步,也有时候去宣政殿门口,或者朱雀门,看朝廷张贴宣布的信息,只是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张九龄了。他现在还是任中书舍人吗?”
    王忠嗣说:“我听说张九龄早已被调出京城,到冀州任刺史了。”
    李亨有些诧异地说:“照你这么说,张九龄被贬官了?他为什么被贬官了呢?”
    王忠嗣说:“我听说早在三年前张说被宇文融、崔隐甫、李林甫弹劾的时候,就连累到了张九龄,因为张九龄与张说关系很铁。只是宇文融等人确实没有发现张九龄有什么把柄,张九龄暂且在朝廷任职。后来随着宇文融的权力增大,张九龄就被降职为冀州刺史了。”
    皇甫惟明说:“希望张九龄还能东山再起,他在民间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这时候李辅国走过来了,他站在亭子东面的栏板缺口处,躬身行礼道:“奴才禀告殿下,您吩咐三位宫女做的三道菜已经做好了。吃午饭的时间快到了,御膳房来送饭菜的宫女和太监,应该快来送饭菜了。殿下您和王忠嗣殿下,和这位客人,可以回堂屋准备用午餐了。”
    李亨说:“王忠嗣,皇甫惟明,我们到堂屋里吃饭吧,你们应该也饿了吧。”
    皇甫惟明起身向李亨躬身行礼:“谢谢忠王殿下盛情款待。”
    他们三人起身走出亭子,我和王忠嗣的两名护卫跟在后面,一起朝堂屋门口走去。此时皇城中的钟鼓楼上传来了报时的钟鼓声,这钟鼓声提醒人们正午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