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把蛋糕做大,团结所有人
作者:我是柠檬精啊   民国:赤色革命从阿Q正传开始最新章节     
    徐真与夏瑜、王达安,还有跟上来的何怀德,以及王贵五人一起爬上了未庄修好路的小山上。
    向下眺望着炊烟袅袅的未庄,几人均感心旷神怡。
    徐真忽然说道:“我们让未庄的绝大部分贫民都参加了赤卫队,但是还有几户没有适龄青年的贫农家庭没有人参加赤卫队,我们必须要给他们一个饭碗,让他们在种地之余,能赚一些额外的银子。”
    “此外,那些赤卫队的家属也需要一些副业,让他们的生活更有盼头。”
    夏瑜接话道:“他们有田耕,虽然都可以吃饱饭,但是还谈不上富裕。”
    徐真摇了摇头:“种田只能让他们填饱肚子,不要挨饿,怎么可能富裕起来?”
    “除了那些大地主,就普通农民而言,拥有的那一亩三分地,一年忙到底,又能产出多少粮食?”
    他以极为肯定的语气断定道:“不要说现在,就算是百年后的将来,农民也无法依靠田地变得富裕起来。”
    王贵忍不住说道:“能吃饱饭已经很不错了……整个县城地界,恐怕没有哪个乡镇像未庄一样,人人都能吃饱饭。”
    说到这儿,他开了个玩笑:“要是其他地方的情况得不到改善,肯定人人都会羡慕未庄,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争着嫁进未庄。”
    徐真笑道:“吃饱只是最初的追求,接下来我们不只要让他们吃饱,还要使他们变得富裕起来,让他们人人都能过上以前的地主所过的生活。”
    一直沉默着跟在后面的何怀德真诚道:“徐先生的追求不可谓不大。”
    “只要想做,这不是什么难事。”徐真看向夏瑜,“根据夏瑜调查,县内曾有养蚕的习惯,那就说明有人有养蚕的技术。”
    “就算没有,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请人来教他们养蚕。”
    “就拿未庄举例,假如我们让未庄每一户都养一些蚕,等蚕吐丝的时候,我们直接统一购买他们的蚕丝,一起纺成丝绸,统一拿去外面卖,自然就能让他们家家户户都富起来。”
    顿了顿,他接着说:“只要我们先拿出银子收了他们的丝,且不要压价,让他们赚到银子,那他们也不会排斥养蚕。”
    “赚到了银子,县里的养蚕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整个县的蚕丝都能被我们统一收购到手里,那我们也不愁销路。”
    “而且,纺丝也能为平民提供大量的岗位,使他们过得更为富裕。”
    有生意经验的何怀德迟疑道:“现在生产丝绸都用洋人的机器生产,价格大不如前,要是生产太多的丝绸出来,恐怕还要面临和国内商人以及洋人的竞争。”
    徐真自信道:“与洋人相比,我们在国内做生意有先天的优势。”
    “如同达安所说的杭州修铁路需要募集资金的事,在国货上,只要打出爱国的口号,民众自然踊跃支持。”
    “更何况,我们有枪,只要维持越来越强的武力,那么我们的生意怎么可能做不下去?”
    “普通的商人为什么时常感觉生意难做?除了市场的变化之外,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武力保证他们的生意么?”
    “在满清朝廷的统治下,那些商人对普通人来说是高不可及的大人物,但是在官员看来,却是可以任人拿捏的钱袋子,这还怎么做生意?”
    “可是我们不同?谁要是想拿捏我们,那我们就让他好看。”
    说到最后,他话音一转:“当然,我只是以养蚕为例,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养蚕。”
    “每个地方适合发展什么产业,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
    何怀德失笑道:“先生说得有道理,要是在武力上能让洋人忌惮,那就没有难做的生意。”
    王达安插嘴道:“有了那么强的势力,别人不是明抢,就是明贪,只有先生会想着用势力去做生意。”
    “贪和抢都只能使少数人富起来,总不可能全县的人都去抢。”徐真好笑道,“那等我们扩张到临安了,难不成还要带着临安人民去贪,去抢?”
    开了个玩笑,活跃了一下气氛,徐真接着说道:“我们还可以用赚钱的生意把贫农和富农,以及县城里的乡绅都连结成一体。”
    夏瑜双眼一亮:“请先生赐教!”
    徐真向未庄示意:“在未庄,逐渐过上好日子的贫农与富农之间的沟壑越来越大,原因在哪里?”
    这是个摆在明面上的简单的问题,夏瑜立即道:“因为富农认为贫农夺走了他的利益。”
    “没错。”徐真点了点头,“田地一共就那么多,贫农占多了地,富民的地自然就会少,而贫农能吃饱饭了,那富农就会少吃一点。”
    “田地产出的利益就那么一些,只要对之进行分配,定然会产生争端。”
    “但是我们如果把利益变大呢?”
    徐真伸手比划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圆:“我们向外做生意,把富农也带上,允许他们入股,参与分红。”
    “以未庄的这些富户为例,假如我们的丝绸生意做大了,每月能给他们一户几两银子,甚至十几两银子的分红,那他们还会在意眼下的那点田地么?”
    夏瑜若有所思地答道:“赚的银子足够他们买更多的田地,他们自然不会在意眼下的这点东西。”
    “我们应该把贫民,不是恶贯满盈的富农以及乡绅都拉到我们的阵线内。 ”徐真意味深长道,“假如我们能使所有遵纪守法的好人都过得更好,都能享受到革命带来的好处,到时候有人想要颠覆我们,他们会同意么?”
    “自然不会同意!”夏瑜忍不住附和道,“要是我们能让革命后的所有人都过得比在清廷的统治下更好,那我们的革命定然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何怀德也说道:“能获得更多的人的支持,那革命自然能进行得更为顺利。”
    徐真爽朗地笑了起来:“我们当然要让所有人都过得更好……哦,这所有人不包括那些该死之人。”
    “因为我们的革命不是要建立只有贫农能活下去的世界,而是要给更多的人公平地活下去的机会。”
    他越说越豪迈:“我们要依靠所有能够依靠的力量才能尽快完成革命,让所有人都尽快地过上好日子。”
    “就说未庄,我们依靠贫民颠覆了未庄惯行的秩序,但是要让所有人都富起来,我们还需要做生意,需要懂行的人去替我们操持生意。”
    “最近两天,我思索了很久,最后把我们在县里应该进行的革命划成三步。”
    夏瑜等人都认真听着徐真的话,就连不大听得懂的王贵也听得非常认真。
    徐真指向未庄:“我们在未庄完成的仅仅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则是把全县的乡镇都变成未庄这样,处置该死之人,使所有穷人吃饱,并建立赤卫队。”
    “第三步,实现对县里的完全掌控之后,我们应以共同的利益把有裂隙的各阶层都联系起来,让所有人支持革命,共同为了更好的富裕生活而奋斗。”
    他所处的时代与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那个赤色的革命时代不同,故而对一些措施与策略都只能借鉴,而不能完全复制,否则定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这些东西便是他在县衙思索了几天后总结出来的东西。
    至于能不能达到他的预期效果,或者说施行了之后,最终会导致什么局面,徐真只能根据自己的见识进行推测。
    而事实会如何,徐真也不知道。
    所以他只能提出一个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去实施具体的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调自己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