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当即就急了,指着晚宁:“你看看,你看看,怎么姐妹两个一样倔。”
随即阮氏又转头开解晚宁:“宁丫头,你现在还小,见过的人才几个,不要这么着急的下结论。
知不知道,可不能让你们爹娘走了还担心你们俩以后。”
晚宁看到阮氏殷切又担忧的眼神,还是默默点点头:“嗯。”
旁边的徐锦玉听到姨母的话,也沉思了。
徐父临终前一直遗憾,没能看到两个女儿出嫁。如果自己一辈子不嫁人了,不知道爹会不会在底下骂她。
想了一会之后,徐锦玉再次看向阮氏:“姨母,您今个说起这个话头,是不是有人……?”
阮氏笑着点点头:“哎,是呀。昨个我去了同知大人府上,他们家的二公子正好还未婚配。”
“我见到了人,长得一表人才,还谋了个位子,是个正经后生呢?”
阮氏回忆完昨天看见的情形,又转头看大外甥女:“玉儿,要不要见见?”
徐锦玉为难:“姨母,我爹才去了一年。”
“傻了吧”,阮氏拍拍大腿:“咱们只是相看,若真的两家中意,私下里定好了就是。等你们一除服,立马就能办事。”
阮氏越说越来劲,越觉得可行。
徐锦玉再过两年就二十出头的人了,再找好婆家更是难上加难。
其他这样情形的人家,也都是私底下来。规矩是死的的,人是活的。
最后徐锦玉被说通,同意去见上一面。
于是阮氏笑呵呵的点头,说跟同知夫人约好了时间地点,就会通知她。
几天后,徐锦玉特意梳了一个新鲜样式的发型,两家约好去城外的庄子上会面。
因为是阮氏在中间,所以这个庄子也是她名下的。
晚宁也跟着去了,她特意偷偷瞧了瞧那个同知大人家的二公子。
“长得倒是还可以!”
对方是个高高瘦瘦的青年,说话也温声有礼。晚宁远远的瞧着两人,倒是一副相处融洽的样子。
回去的路上,晚宁还问徐锦玉感受如何。
徐锦玉只是抿抿嘴,没摇头也没点头。见她没有说话,晚宁也安静的陪着她一路坐马车回去。
第二天阮氏派她的贴身丫鬟去了徐府传话,徐锦玉思考之后也回了一句:认知尚欠,待定。
阮氏也知道这种事情不能轻易张嘴,也及时回话给同知夫人那边,望他们谅解。
主要是同知夫人对徐锦玉很满意,直说她长得标志大方、一副旺夫模样,喜欢的紧。
而晚宁这边让大姐徐锦玉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而且还建议私下找人去打听一下这个二公子的为人。
这不今个就是,晚宁在街上见到了那个同知家的二公子,而且他旁边还跟着一个黄衣女子。
从胭脂店跟出来,又一路跟到了茶馆。看到两人上了二楼,晚宁也带着水花紧跟在后边。
特意选了一个隔壁的位置坐下,晚宁直接贴在屏风上边,想听清楚两人都说了什么。
一楼是大堂,摆的都是茶桌,中间是一个表演的台子。
二楼是大屏风隔开的一间间的小区域,算是有一些私人空间。
三楼则是密闭的茶室,若是客人想要听曲、看戏,可直接点人进去单独表演。
林墨羽正在其中一间,通过敞开的窗户见到了二楼鬼鬼祟祟的小丫头。
他略一思索,就下楼了。
来到晚宁的茶间他停顿一下,晚宁正在凝神听隔壁的动静呢,就见不远处的人直盯着自己,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晚宁以为他认识隔壁的人,连忙远远的“嘘”了一下。
看到晚宁一指放在唇间,做出噤声的动作,林墨羽稍一思索,慢走几步直接坐在了晚宁隔壁的凳子上。
水花还惊讶呢,这个公子怎么不吭一声坐下了。
晚宁也惊讶的望着他,都忘记了自己正在偷听。
林墨羽掂起茶壶倒了一些水洒在桌面上,随即以指书写:我知其事。
晚宁看清楚用水写的字之后,立马坐直,也不往屏风上贴了,还把凳子搬回了桌子旁边。
她认出来了,这个男人是她之前见过的,路遇劫匪那次。
“大人,你知道他所有事?”
林墨羽皱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为何问他?”
晚宁有些不好张嘴,这要怎么说呀,肯定不能说是自己姐姐在相看他。
“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好友,看中了他,想要知道他为人如何?”
林墨羽以为是晚宁喜欢隔壁那个文弱书生,当即冷眼看了旁边的屏风一眼。
之后他又慢悠悠的喝茶,连饮了一杯才放下杯子。看的晚宁都着急了,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爱说话。
“他有意中人,正是今日一同喝茶的。而且,是表兄妹。”
晚宁一听林墨羽说的,立马就拍了桌子一下。
“哎呦”,晚宁拍完之后又感觉手疼,好像演戏过火了。
一旁的水花见自己姑娘捂着手喊疼,立马凑到跟前。
“姑娘,您手轻点。”
林墨羽也没想到眼前的小丫头这么激动,再看看她展开的手心,一片通红。
他眉宇间眼见着覆了一层寒霜,似是不高兴。而且他放在桌上的右手,还急促的点着桌面。
晚宁任由水花给自己吹手心、揉开红的部分,她只是说着“没事、没事,不疼的。”
等到水花退开,晚宁才再次看向林墨羽:“大人,你讲的全是真的?”
“我从不讲空话。”
“哦,好的,多谢大人提醒。我那朋友险些被他给骗了,没想到他背地里还有这等事呢!”
晚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悠哉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喝了两口之后晚宁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行礼,林墨羽及时制止她,手刚一触碰她的胳膊将人扶起,他的手便立马收了回去。
重新坐下之后,晚宁再次解释:“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刚才我太失礼了。”
林墨羽没想到晚宁的态度是这样,和其他小姑娘见到他完全不同的态度和行事,让他印象深刻。
“无碍,在外不需要那么多规矩。”
“哦,好的,听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