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班老师的第一课
作者:言之不用   半岛远行最新章节     
    班行远也不再推辞。虽然没正式做过老师,但在讲课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毕竟是给他亲爱的李惠安姐姐——嗯,现在是李惠安夫人了——做了好些年的专属老师,讲究的就是因材施教。站上讲台后并没有直接开讲,而是随机点了几个学生,问在这门课上有什么问题和疑问,学生回答后又针对性的问了几个问题,摸清了这些学生的底子,怎么讲,讲些什么,讲到多深也就有了谱。
    韩国的历史文化受中国的影响太大了,哪怕极力的修改、撇清也是否认不了的。很多都直接起源于中国,儒家文化圈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想学习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是离不开汉字的。汉字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除了表音、表意外,每个汉字本身及其演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一段历史。撇开中国,没有汉字,只用谚文讲他们的历史文化确实不能很通透,且不提他们的历史本来就是汉字书写的。班行远开讲了,用特别通俗易通的句子讲解着每一个知识点,必要的时候从文字入手,从甲骨文开始,直到隶定,在黑板上把几个重要文字及其含义的产生、演变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把一些字对应的器物画了出来。不久前参加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属于有实无名专家的班行远自然是信手拈来。与一般专业老师精而不博不同,班行远兼顾精深与广博,细致处讲得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扩展的时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尽管节奏很快,并且相对于对着课本照本宣科内容翻倍,但因为他不像本土的老师,没有架子,也不端着,用语直白,每个学生都听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
    曹熏贤听到精彩处,找旁边的金泰熙要了纸笔,也不时的做着笔记。整节课异常流畅,如同水银泻地,一气呵成。别的不说,单是满黑板漂亮的书法就让人看得心旷神怡。没办法,打小在老爷子的木棍下练出来的。作为老派文人,老爷子在书法这方面是极重视的。最开始是应付老爷子,慢慢的班行远也喜欢上了书法,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隐约间有了大家之气。见识过班行远的书法,曹熏贤几次提出要他的字,都被班行远以没有合适的纸笔推脱了。
    班行远讲得舒畅,课堂里的同学听的认真,哗哗的不停做着笔记。金泰熙第一次觉得原本稍微有些枯燥的历史文化课还能这么精彩,每一个知识点都想记下来,就是手有些跟不上。
    下课后,曹熏贤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憋着坏水。满教室的学生也没人敢动,大教授还在呢。班行远是不知道这方面的礼仪,不然老早就把曹熏贤扯出去了。
    “真想把这黑板搬回家啊。”曹熏贤若有所指的说。
    “这有什么啊,抽时间我给你写两幅。”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曹熏贤原形毕露。随手从包里拿出文房四宝放在课桌上。金泰熙看见,赶紧把自己的东西收拾起来,腾出了地方。
    把纸铺好,润了笔。班行远静心沉思了一会儿,抬手用流畅的行书写了起来。先是题记:“末学游汉江畔,得曹十三邀,忝为诸君讲,惶惶然。谈古论今,赖诸君宽宥,不以为忤。幸甚至哉,文以记之。”
    然后是正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金秋召我以丰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论佳咏,共申雅怀。”1最后署名:“班行远庚辰年丙戌月癸卯日”。因为是即兴而为,随心所写,反倒是少了匠气。整幅字意蕴连绵不绝,隐隐有一股气息欲破纸而出。
    曹熏贤走过来,认真的读了几遍,先不说字的好坏,单说短文正文开篇的天地者、光阴者两句就让他激动万分。忽然间,他控制不住的整理了一下衣服,非常正式的对班行远鞠了一躬。惊得班行远赶紧扶住,教室里也是一片哗然。
    “你这是做什么?我可当不起啊。”
    “当得起当得起。我想着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身后也顶多在后世的书上留下一个名字。有你这文就不一样了,这文章和今晚的这节课后世少不了要大书特书。这可是一提起来就有我曹十三啊,是我沾你的光。我就说今天教室的学生们有福气吧。佳话啊佳话!”曹熏贤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旁边的金泰熙哪怕是不通中文,看着曹熏贤教授激动的样子也知道是写出了了不起的东西。虽然文章看不懂,受父亲的影响她也很喜欢看书法,多少懂一些书法赏析,而且学的是设计专业,也多少能看出些什么。她觉得整篇字无比流畅,字与字之间似乎有月色的韵律在流淌跳动。忽然间想起了父亲珍藏的,很少示人的最爱的那幅字,两幅字的字体很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父亲珍藏的那幅字凌厉非常,有杀气欲破纸而出;而这幅字却是婉转灵动,让人旷达。
    曹熏贤也是心情激越,趁着墨干的时间到讲台上把刚才的事和那篇短文向学生讲了一遍,语重心长说:“这篇文章的意思大家都懂了,但是翻译成韩语,韵味就全都丢了。都好好的学汉语吧,别的人就算了,在座的见证了文章的诞生,如果没能体会它的妙处实在是太遗憾了。”
    等墨干的时候,征得班行远的同意,金泰熙把那幅字转过来认真的看着,越看越觉得其中趣味无穷。曹熏贤走过来,看她看的认真,也不讲礼仪了,问道:“你也喜欢书法?”金泰熙拘谨的点了点头。“行远啊,也给这姑娘写一幅吧。”班行远自是无可无不可,随手拿过一张纸铺好。先是问了名字,看到笔记本上写得还算规整的“金泰熙”三个字,见惯了贤啊、希啊、珠啊、秀啊、英啊、顺啊、圭啊什么的,看到这么个颇具古风古韵的名字不禁挑了挑眉:“平安安宁,光明和乐。好名字啊!”金泰熙第一次见到有人一口说出她名字的意义也很高兴:“您也这么觉得吗?原本是希望的希字,父亲的一位朋友说不好,给改的这个名字。”
    “倒是位雅人,有机会的话拜会一下。”
    一边说着,一边用古拙而充满力量的字体在纸上写下了韩昌黎的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落款没有署全名,只是用了从行远两个字演化出来的简单的花押。
    曹熏贤得了心爱之物,现在看来是真的高兴,也不顾旁边的金泰熙会有多惶恐,说起话来都有失身份了:“呀!你也太会糊弄了吧。赠美人字怎么不写美人诗呢?”班行远可不惯着他:“好啊。你给我姐姐打电话说一下,她同意了也不是不可以。”班行远还真给他的美人儿姐姐写过不少诗词,当然也只给那位姐姐写。惠安对那些诗词喜欢的紧,每一首都细心的收藏起来:“你可不许给别人看。什么时候我看腻了就出一本诗集,名字叫《惠安诗》”。
    曹熏贤也意识到有些过了,赶紧找补:“金泰熙同学,我俩开玩笑呢,你不要在意。字干了,赶紧收好。这可是能传家的。”
    1致敬李谪仙。考虑季节和场景,非常惶恐的做了小修改,告罪告罪。
    2致敬“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的韩愈,韩文公,昌黎先生。昌黎先生是历史上少有的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这一人生三不朽的,完全当得起苏轼对他的评价:“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