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明的忧虑
作者:小可可a   大唐:神级聊天群最新章节     
    遭到拒绝后,穆桂英感到既羞愧又愤怒,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是个神仙,她真的想痛骂对方一顿。
    事实上,抛开那些心虚的情绪,毕竟那个红肚兜是因为她自己的操作失误而误发过去的。幸运的是,对方并不在这个世界上,否则的话,真的是难以解释清楚了。
    寡妇门前的是非特别多。自从丈夫战死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这段时间里,穆桂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军队中,除了军队里的那些人,她几乎没和其他人有什么接触,尤其是同龄的异性。
    你要怎么样才会把那东西还给我?穆桂英心中的羞怒仍未消散,继续追问。
    东西既然已经在我手上,那就是属于我的了。反正,对你来说,也不缺这么一件肚兜吧。唐峰语气平淡地回应道。
    你真是个流氓!穆桂英愤慨地骂了一句后,便选择了保持沉默。
    话说回来,桂英,你的男人还在吗?看到穆桂英不再说话,唐峰开口问道。
    他在年前就已经战死了。穆桂英默默地回答了一声。
    在《杨家将演义》的故事中,杨宗保少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出征,屡建战功。在夺取穆柯寨的降龙木时,被穆桂英俘虏,后来与穆桂英成婚,夫妻二人共同打破了天门阵。
    杨延昭去世后,年轻的杨宗保肩负重任,镇守边疆,后来在征讨西夏时中计被困金山,最终因乱箭身亡,年仅24岁,引发了十二寡妇西征的事迹。
    随着杨宗保的牺牲,杨家只剩下一堆孤儿寡母。无可奈何之下,佘太君和穆桂英只能以女子之身,先后挂帅,保卫家园。
    对于大宋那腐败不堪的军备,唐峰实在是无言以对。
    作为当时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大宋的经济基本上占据了全球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海上贸易方面,更是全球领先,拥有巨大的财富。
    然而,在对外战争中,大宋却连连失利,丢城失地。
    只能说,宋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劲了。
    杨宗保战死后,穆桂英挂帅,接下来这位年轻的寡妇,就要独自扛起抵抗辽国的大旗了。
    “你在前线作战,要注意身后的人,别傻乎乎的被人卖了还不知道。”撇开有关大宋的话题,唐峰开口说道。
    听到这个亲昵的称呼,穆桂英感觉浑身不舒服,这些年来,只有已故的丈夫才会这样叫她。
    现在却被一个陌生的同龄男子如此称呼,她自然会感到有些不适。
    宋代可不同于唐代,宋代的社会风气十分保守,对女性的约束极大,像三从四德这样的规定,彻底将女性束缚在家庭之内。
    至于与其他男人发生暧昧关系,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更别提只是简单地在一起闲聊两句了,那都是被视为禁忌。
    就算她出身于穆柯寨,从小就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但现在已经是别人的妻子,即便丈夫去世了,但她从未与其他男人私下里有过这种交谈。
    亏得是在这个武神聊天群内,如果是在现实世界里,一旦被人知道,恐怕会被指指点点,骂她不守妇道。
    时间不早了,我需要去准备安排新一轮对抗辽军的战斗了。心中焦虑不安,穆桂英不敢再继续聊天,几乎是狼狈地逃离了对话。
    看到穆桂英狼狈逃窜的模样,唐峰微微一笑,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戚继光:“戚继光,你能帮我一个忙吗?在你所在的世界里帮我找几种农作物。”唐峰直接给戚继光发去了私信。
    “群主请指示,在下必当全力以赴去尽力完成。”此刻的戚继光,收到群主的私信后,内心多少有些受宠若惊,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棉花、土豆和玉米这三种农作物,你帮我找一找。”唐峰开口说道。在他的记忆中,棉花大概是在宋元时期传入中国的,而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元末,至于土豆,则应该是在明代初期传入中国的。
    这三种农作物对于农耕文明,特别是在较为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其意义重大非凡。
    土豆和玉米本身具有耐旱性,并且产量很高,尤其是土豆,对土壤的要求极低,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获得丰收。
    而在农业科技极度落后的时代,即便是丰收年,普通百姓也可能无法填饱肚子,遇上灾荒年份,往往会有许多人饿死。
    后来的人们,只把土豆当作蔬菜食用,几乎没有拿它当主食看待。然而,如果把这个年代换成灾荒时期,土豆绝对称得上是救命的食物。
    唐峰记得他在一本小说里读过,主角穿越到了唐朝,靠制盐技术获得了爵位,接着又因为向李世民献上了土豆,更加深得李世民的赏识,最终平步青云。
    棉花、玉米,我都知道,但这土豆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戚继光传来消息。
    对于戚继光不知道土豆这件事,唐峰并没有感到意外。明朝末年,全球进入了小冰河时期,整个北方饱受前所未有的大旱灾,大地一片荒芜,生活不下去的明朝百姓,只能揭竿起义。
    然而,在欧洲大陆,那里的人们正是依靠土豆,艰难度过了这场波及全球的小冰河时代。此刻,虽然土豆已经传入了中国,但并未得到明朝皇帝的重视,也没有大规模种植。
    土豆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作物,它的果实埋藏在地下,成熟时大概有巴掌大小,表皮薄且呈白色,既可煮食也可烤食。唐峰简单地向戚继光介绍了土豆的情况。
    戚继光听后点头,记住了唐峰所说的话,并决定最近派人四处搜寻土豆。
    倭寇之所以迟迟未能彻底消灭,并非因为不断有倭寇从日本源源不断而来,根本原因是沿海地区的某些人与倭寇勾结。
    至于多数所谓的倭寇,其实就是那些大家族成员乔装打扮而成的。唐峰转移了话题解释道。
    关于明代倭寇骚扰沿海的历史,史书上有详尽的记载。
    过去,只有朝廷许可才能出海贸易。然而,到了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已步入大航海时代,欧洲诸国开始全球殖民扩张,他们的船只出现在世界各地。
    作为人口大国、文化大国和经济大国,华夏的丝绸和茶叶备受欧洲人的追捧。然而,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欧洲人无法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丝绸和茶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沿海的那些大家族便开始了走私活动。
    走私当然是非法行为,为了避开朝廷的查处,一些人便动起了歪脑筋,勾结倭寇,四处袭击沿海村庄和州府,以此转移朝廷的注意力。
    到了嘉靖年间,据说沿海的倭寇数量达到数万人,但实际上,真正的倭寇可能连总数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其余的大多是假冒的明朝人。
    因此,倭寇之乱的根本原因不在倭寇自身,而在大明王朝内部。比如掌控南方商贸大权和朝廷话语权的东林党人,他们的家族中有许多人从事走私活动,并且也与倭寇有所勾结。
    当戚继光看到唐峰发来的这条信息时,脸色顿时剧变。
    自嘉靖年初以来,倭寇就开始扰乱沿海地区,特别是山东和浙江沿海,经常遭到倭寇的袭击,甚至有一次钱塘江州府遭到了大量倭寇的围攻,差一点失陷。
    多年抗倭,朝廷在沿海地区投入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军队,但倭寇总是屡剿不尽。
    “这怎么可能?他们都是汉人,怎么会与倭寇勾结残害自己的同胞呢?”戚继光难以置信地质问道。
    唐峰淡然回答:“说到底就是为了利益。大明沿海的走私活动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那些沿海大家族,哪家没有一两条走私线路呢?而地方州府一直在严厉查处走私活动,为了分散州府的注意力,他们就开始与倭寇勾结。”
    听到这里,戚继光的眉头拧成了川字。
    走私的事情并非秘密,很多人都清楚沿海的许多家族有走私行为。但他并不知道,这些大家族不仅走私,而且还为了私利与倭寇勾结。
    他是一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他知道唐峰所说的这些情况很可能属实。
    回想这些年朝廷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来清除倭寇,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倭寇仍然没有被彻底消灭。
    很多时候,朝廷军行动起来,倭寇那边就能提前得知消息逃窜,显然有人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