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陈雷借钱
作者:晋秦客   我从异乡归来最新章节     
    这天陈雷来找金凯枝,平时他和这个妹妹多是在父亲的面前团聚,基本不去对方的公司,倒不是说两人关系生疏,其实对于这个失而复得的妹妹,陈雷这个当哥哥的稀罕得不得了,不过自尊心让他不愿意把困难说给妹妹听,而金凯枝多次表示要过去看看,被哥哥拒绝,陈雷认为男人为主的地方妹妹来不合适,而且很多时候施工环境是闲人免进的。不过现在他的建筑公司局面不是很好,与之前业绩辉煌相比,如今说步履维艰也不为过。宏观上,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影响着房地产开发速度,进而影响到建筑装修的业绩,微观上,陈雷的建筑公司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建筑技术,因而逐步显出颓势,又因为多头债务影响,造成资金投入紧张的局面。
    金凯枝对于哥哥的到来很意外,她让哥哥坐下来,秘书处工作人员热情的端来一盘水果,金凯枝便让她们出去了。
    陈雷打量着妹妹的新办公室,最后把目光落到桌上的绿植上,说:“从这办公格局就能看出妹妹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啊!”金凯枝说:“哥哥也可以的啊!”“行了,我可没那份闲心,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坐办公室,要养也养干了……楚冲呢?咋没见他人?”金凯枝就说自己这个董事长在哪都有办公室,比如红芝麻公司,晚晴公司,还有矿泉水厂……而楚冲要守着红芝麻公司,所以工作日经常见不到他。金凯枝话锋一转,忽然说:“哥哥有事就说吧!是不是资金周转困难?”“还好吧!”陈雷说,语气却并不果断。金凯枝说:“这样吧,我个人能给你一点,如果愿意让我们红晴集团帮忙,就得派个审查组和你接洽一下……”陈雷连连摇头:“我真的用不着……当然如果建筑行业不能回暖,我想以后可能会找你借钱的,不过眼下真的用不着,我来只是让你有个思想准备……”
    金凯枝从随身小包里取出一张银行卡,不由分说塞给哥哥:“这是50万,密码是咱爹的生日!”陈雷推让,金凯枝说:“哥哥要没事,就走吧!我也要去矿泉水厂看看,就不陪你了!”陈雷只好收下,然后站起身说:“还得感谢你照顾爹……”金凯枝说:“见外了不是!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场所,日常照顾还是嫂子负责的多。”
    陈雷离开金凯枝回公司如何筹划下一步运作咱们不说,再来说说帅师师和钱嘉。她俩从厂外散步回来,钱嘉还在继续自己的讲述,只弄得帅师师差点就崩溃了……
    钱嘉说:“我表哥那可是人才啊!回头有时间介绍你认识认识?”帅师师说:“滚!”钱嘉毫不在意,只管自己滔滔不绝讲下去……
    鲁西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这都是拜黄河所赐,夺淮入海,一次次反悔,淤平了许多的原生态河流。千里沃野怎能少了浇灌?于是一代代人不停的开挖灌溉渠,引黄滋润土地。那时候的村庄贫穷而干净,那时候的河水既浅又清。河道人工的痕迹很明显,不像山里的小河那么自然蜿蜒,从地图上看去,就那么直挺挺流过田野,滋润着广袤的平原大地。说起人工河的走向,有的是从两个村镇的分界线处各让几米开挖的,而有的则顺着老河道流淌过去,小河的形成没有多少精彩可言,可是从她第一天贯通起,波浪间会时不时泛起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来……
    流经家乡的那条小河叫“东鱼河”,顾名思义,是从黄河脚下东明开挖到鱼台的灌溉渠,流程不算短,两岸却是鲁西南千里沃野,可见其重要性。河是人工开挖的,水却是野性十足的,从春到秋很少有消停的时候。我的初中是在东明集联中(镇中学的前身)度过的,是走读生,每天都要几次往返于家校之间,那小河便成了“拦路虎”。其实也可以走远一点的路从镇里到县里的路桥那里过去,只是用时太多,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许多走读生便抄近道,通过这条河就成了最大的心远,几乎每一次都有人一不小心跌倒在水里,湿淋淋的爬出来,既怕上学迟到又不敢回家,就脱下湿衣裤草草拧去水分,再穿上让它自然风干,真是吃尽了苦头。冬天里气候寒冷,前些年还能见到冰封的情景,虽说是薄薄一层,也让附近的孩子兴奋好几天,有胆大的小心翼翼踩上冰面往前走,没事,还没事,索性大胆往前走,希望顺利蹭到对岸,却不料咔嚓一声,来不及反应已经泥足深陷了。好在河水不是很深,其他孩子便想办法打捞倒霉的伙伴,之后再没人敢逞英雄踩冰了。东鱼河河道并不是笔直的,在我们村子那里看来,它是从西北流来,拐了一个弯折向东方,最近之处离校园也不很远,晴朗的早晨就会有几个学生来到河边晨读,潺潺河水流泻晨光,琅琅书声惊飞鸟影,这一派美景皆因有了小河,难以想象如果河水枯竭了会是怎样的一种荒凉?有一段时间流行漂流瓶,大约是看了《鲁滨逊漂流记》吧,同学们都把想说的话写好放到瓶子里,然后让瓶子顺流而下,幻想着未来某一天收到天边的陌生人的回信……如今,放漂流瓶的少年已经满脸沧桑了,瓶子依然杳无音信,大概早就搁浅到某个浅滩了吧,谁知道呢?正因为河水的清浅,顽童便肆无忌惮的往河里扎,各种疯玩,什么水里捉迷藏啦,什么憋气比赛啦,更有胆大的直接从桥面往下跳,玩的不亦乐乎,累了就去捉鱼虾,反正什么好玩玩什么,哪怕回家挨一顿揍,只要有机会还是往河里扎。记得有一回贪玩迟到了,一拉溜三个人被老师罚站,老师问为什么迟到,有说家里有事的,有说自己生病吃药的,老师气急了抓过我们的手臂,轻轻一划,一道白印……那时候老师家长就用这种办法检验,有白印的说明刚刚游水了,百试百灵。如果碰到洪水期,东鱼河很快会河水汹汹,这时候蹚水过河不小心就会“落汤鸡”一样的狼狈,即便这样也有人“出没风波里”,完全不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其时,水面是热闹的,鸟欢鱼跃,粼粼波光上下一片繁忙。记得有一年水大了,不知怎的河岸旁边的洼地里也都鲫鱼成片,一路趟过去总会踩到某条鱼的身上,孩子们干脆筑起一片片孤立的水面,再往外舀水,不多久就会露出白白的鱼背,用手一条条捉住,心里那个美啊……
    童年时光很快过去了,青少年时期也很快过去了,唯有小河依然不紧不慢的流淌着,是在等谁吗?为什么不停下脚步?是在赶路吗?为什么闲庭信步般悠闲?这一切我都猜不出,我只知道自己终于要远离小河了……这一年,因为在外地谋得了一份工作要远行,父母一遍遍的叮嘱,生怕我吃亏生怕我被人瞧不起,我安慰他们说自己长大了用不着担心。可我没有告诉他们离开家乡以后,小河的影子反而在我心底更加清晰了,好多次在梦中与东鱼河相见,戏水逐浪,抚莲弄鱼,好不惬意。直到偶遇同乡,他告诉我:河水已经臭不可闻,因为太多的化工厂让河鱼绝迹了,临河的村子好多人家都成了空壳,人们纷纷到外地买房置业……对于这消息,我表示怀疑,只是离开两年的时间,家乡不会如此不堪吧?于是专门抽了空回了趟老家,家里一切如常,饭后到东鱼河边散步,我想亲自看看小河是否真的变质了,还没走到河边就已经闻到刺鼻的气味了,河水还在流淌,却不再是清凌凌的,犹如打翻了几桶油漆,各种色彩混合一处,别说水面没有了鱼蛙戏水的场景,就是河岸上也变得冷清了,各类野草干枯了,连小鸟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见此情景,我更怀念小时候溪水潺潺的情景了。心怀对东鱼河的感伤再次离开家乡,我认为这条河死了,它是死于无良企业家之手的,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一方面贪婪索取,一方面肆意污染,使得河岸人家的生活慢慢变质了。又一年,家乡人发来了邀请,只一句话:东鱼河重新清澈了……我迷惑了,都说污染难治,怎么只一年功夫就能彻底变样?不会是忽悠我吧?再一次来到东鱼河岸边,我果真看到了更美的景象:岸边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挨着村子的河段边上建有小巧玲珑的观景亭,吸引了人们来到这里驻足。河里碧波荡漾,倒映杨柳,风景之美流光溢彩。一块记事碑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刻着东鱼河由污到清的治理过程,大意是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前不懂做了许多傻事,现在明白了就要加以纠正,没有改不了的错,只有不用心的人……这话说的多好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东鱼河的由乱到治不正说明国家已经走上理智发展经济的正轨了吗?
    帅师师说还是我讲一个吧!
    路,还是那条路,变化的是路边的风景。记得以前路两边都是田野,春华秋实一派生机盎然,如今田野是大踏步的后退乃至不见了踪迹,展现在眼前的是已经矗立的建筑和正在崛起的新楼盘,一律是冷冷的灰色调。不可否认,经济的振兴给这方百姓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同时失去的,恐怕也是无论如何也回不来的吧?
    实际上,路也是发生了变化的,从前上学踩出来的小路早已脱胎换骨成了“康庄大道”。路,是平坦了,随之变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节奏,原来路上相遇,只要不是有紧急事,总要说上半天话,从一日三餐到家长里短,因为谁都是两脚走路快慢不差那一会儿。现在不同了,车与车相遇按一声喇叭算是打了招呼,然后呼啸而过,熟人间的热乎劲还没有营造出来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听说为了缓解交通不畅的难题,村里又要拓宽道路了,真不知数年以后回到家乡又该是什么样的情形?路,变更着生活的节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那种“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正在越来越真切的变成现实。
    “路”字拆解开可以理解为“各行其道”,这是行人的理想,但是我想,没有国家铺就的富裕路哪有畅行四方的脚下路呢?
    也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走南闯北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音开始杂乱起来,特别是过年这些天,打工的回来了话语里带着外地口音,外嫁的闺女回来了跟着外地口音的女婿……各种语音仿佛一个硕大的语言拼盘,直往人耳朵里灌。
    记得听过这样一则笑话,说有一个从外地回来的本地人和乡邻打招呼时,一不小心说了一句“昨晚回来的!”立即受到了乡邻的讥讽:“坐碗回来的啊?过两天是不是坐碟子回去?”……在家乡的方言里是把昨天称为“夜儿个”,昨晚就是“夜儿个赫上”,这些乡音方言作为本地人是不应该忘记的,无论你身在何方相隔多久,如果忘了就多少有些数典忘祖了。当然对于远方初来乍到的客人是不做要求的,“噗通”话尽管说,没人会说三道四,但是本地人绝对不行,因为乡音就是你畅行故乡的名片,丢了它,你的魂将无处安放。
    乡音又是最有技术含量的防伪名片,单靠模仿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一些方言用语的含义。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一听到熟悉的乡音,原本的陌生感马上消除了,可能当地人认为你的乡音特难听,但是老乡从来不这样想,反而会觉得在异乡听到乡音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