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 友文来投
作者:七分蜀酒   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最新章节     
    隔天。
    拓跋焘留下七万大军驻守骊山大营,留下慕容白曜驻守,并下令让他加紧修建要塞,提防大明出兵,拓跋焘带领其余大军走了。
    姜维也留下七万大军,城内黄忠带领李继辉和两万大军驻守,城外张合带领李继筠和五万大军驻守,姜维带着李茂贞,牛存节,曹休等将领和其余兵马还有伤兵回长安去了。
    如今后梁战事已经基本上结束,现在就剩缪关对峙的曹真和陈庆之了。
    兵力上,这次战争明军往后梁出兵三十多万,战后还能剩这么多,基本上可以算是无损,当然,降兵只是现在战事急用,等战事完了还会再重新选拔的。
    地盘上,明军得到了包括长安在内的关中六郡,还有缪关之内的凤翔,魏博等四郡之地,李茂贞的七郡地盘有三军在孟津之战中,张全义投降南陈以后就归附南陈了。明军得到近两个行省的地盘,可以说是大赚了,现在只要守住胜利果实就行。
    最重要的消耗就是粮草了,三十多万大军一天的粮草消耗是惊人的,战时起码比平时多消耗三成,这也是姜维同意罢兵的原因,明军的粮草并不足以支持他旷日持久的战斗,再说打魏军实在是没有收益,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姜维回到长安以后,先把战报送到朝廷,并请求朝廷支援文臣和城防军,各郡都是新定,需要军队守护,现在出征的都是战兵,用来守城太奢侈了。城防军现在训练根本来不及,只有从国内调集了。
    虎牢关来报,躲在毫州城的朱友文送来书信,希望投奔大明,郝昭请姜维定夺。
    姜维一下就来了兴致,他本来决定等长安安定以后就和李茂贞一起回京的,对于虎牢关外的毫州城,要不要打的问题,姜维还在犹豫中,因为他现在手里兵力并不多,还得四处防守,如果不能快速攻下毫州,再被魏军偷袭下,那长安都危险了,他不能冒这个险。虽然李旭有给他临机决断的权利,但是他也不会乱用。
    当下安排好防务,让史弘肇带领一万大军继续驻守长安,姜维带领其余人和剩余的近四万大军往虎牢关而去。
    两天后来到虎牢关,城外朱友文已经带着两万多人在那安营扎寨了,姜维没敢休息,出城面见朱友文。
    两军阵前姜维打量着朱友文,二十多岁,倒是长的很文雅,可惜了,为了个女人落得这般下场,朱友文家眷都在长安,只有妻子王氏在大梁,可惜领兵十万出征,妻子没救回来不说,自己差点没回来,如今连安家之地都没,王氏在魏军手里,家眷在明军手里,不知道朱友文为什么没投降魏军,是因为魏军偷袭了他?还是不在意王氏了?
    双方见过礼后,姜维说道
    “听郝昭传信,王爷有意投奔大明,不知王爷有什么要求?”
    姜维没称呼他为皇帝,后梁这三个皇帝和笑话一样,别说他们互相不承认,各国也没人承认。
    朱友文苦笑道
    “如今我已经成丧家之犬,只有毫州一地,三万残兵,还有什么想法,只求能与妻儿团聚就好,另外希望大明不要为难我麾下将士,善待毫州百姓。”
    姜维真是对他嗤之以鼻,毫州你占领还没一个月,善待个屁,他不信朱友文有这个善心,至于麾下将士的安全,估计也是在作秀,不过这不是他该考虑的,当下说道
    “请王爷放心,王爷家眷一切安好,都在长安城,等交接完毕,王爷就可以回长安和家人团聚,不过兵权得交出来,王爷得有心理准备。”
    朱友文听到妻儿安好,大喜道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那咱们开始交接吧,毫州城还有五千守军,这里是两万多兵士。”
    朱友文是真的心灰意冷了,他以为自己能比朱温做的更好,没想到这才多久?不到三个月,大梁已经烟消云散了。
    姜维点头,双方开始交接,交接完毕,姜维让人护送朱友文和敬翔去长安,然后接上朱友文家眷直接去京城,只要做过皇帝的,在大明都是这待遇,李旭不可能让他们在掌权的。
    姜维休息了一天,整理部队,把王重师的部队打散分散到各军,给郝昭留了五千守军,自己带着来时的四万大军,投降的两万五梁军,还有郝昭的五千人,共计七万大军往毫州城而去。
    急行军一天到了毫州城,辛好毫州城还在手里,姜维派王重师前去接收城池,接收完毕,姜维带领大军城下扎营,派出士兵在城里宣传魏军的残暴,什么吃人肉啦,见人就抢,军纪败坏,反正怎么坏怎么说就是了。
    又宣传明军的好,军纪严明,善待百姓,会给百姓分地,帮助百姓耕种,还会借给百姓粮食让他们能熬到明年秋收,反正在士兵的宣传里,魏军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明军就是救世主,呼吁百姓跟随大军转移到长安城。
    毫州城是郡城级别的,人口二十多万,加上周边县城村落,估计能过三十万,毫州地处平原地带,根本无险可守,姜维没计划把毫州百姓留给魏军,地可以给你,人和财物一个不留。
    浩浩荡荡的迁移开始了,姜维带领五万大军扎营防守,防止还没出现的魏军冲击百姓。把其余兵马都散了出去,征集所有马车,把虎牢关附近的都征集了,以加快迁移速度。
    浩浩荡荡的迁移大军排着长队向虎牢关而去,沿途还有士兵守护,百姓们拖儿带女,家里一切不属于贵重物品和救命物品的明军都不让带,财物和老人小孩都放在车上,成年人步行赶路,昼夜不停的往长安城而去。
    从虎牢关到长安城,姜维发动兵士,各郡官府纷纷参与进来,先安顿好迁移来的百姓,保证百姓们不能饿着冻着,分地的事得等到迁移完成再说。
    迁移持续了十天之久有些太远的地方姜维都放弃了,对于好言相劝还不走的,直接让军队绑走,你留着干什么?想资敌啊?对老百姓是好言相劝,对世家大族地主豪绅们那就是刀剑相向了,不听话的信不信给你按个暗通敌国的罪名把你抄家了?
    对于能面不改色水淹十几万大军的姜维来说,杀几个人对他来说如同杀鸡一样简单,只要对大明有益就行,背负些许恶名,姜维不在乎,他是大军统帅,又不是包青天,要贤名做什么?没看到原来的后燕两个行省现在提起姜维都还是瑟瑟发抖吗?
    姜维会在乎不?不会,对于一个大军统帅,恶名比善名更有用,
    殊不知古人有云: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