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全新计划
作者:一把氘   重铸汉骨最新章节     
    很快,“大佛闭眼、暴清将亡”的谶语伴随着镇江大佛闭眼的事实传遍了大江南北,就连远在北京的慈禧老太婆都得知了此事,并且下达了尽快剿灭民乱的最高指示。
    顿时,各地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一样。一些迷信的人甚至认为这是天谴降临,是上天对满清暴虐的惩罚。
    在这种氛围下,不少本就有对满清朝廷不满的地方势力开始人心浮动,纷纷策划举义反清。而那些本就同朝廷不是一条心的汉人督抚,也在暗中谋划自保之策,就比如张之洞、曾国荃等人。
    同时,一些江湖骗子和妖言惑众者也趁机散播谣言,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谋取私利。他们编造出各种离奇的预言和符咒,声称能够化解灾难、保佑平安,从而骗取了不少无知民众的钱财和信任。
    然而,得知嘉定府举城归降消息的祝灏却没有感觉一丝高兴,反而罕见的第一次大发雷霆,这让手底下的人对此都感到了疑惑不解。
    谁也不知道为了达成如今这个局面,他耗费了多少良苦用心。他可是有着长远规划的,只要利用好自己的身份,暗中为起义军放水和提供支持,替他们挡住一个方向的进攻,那所谓的围剿就成了可笑的筛子,最次至少也能稳定住起义军不败的趋势。
    可花姑他们自作主张的操作,引起了朝堂震动,将这个可打可谈的局面直接提升到了政治层面,这就逼得满清不得不下重手解决起义军。面对集全国之力的大规模围攻,起义军还有回旋的余地吗?
    “靠!”怪只怪他笃信不能影响前线指挥官,所以并没有说明攻城策略,哪里想过花姑会另辟蹊径,用醋酸去消除大佛眼部涂料这种方法诱降了楚钦匀。事已至此,祝灏只能低声暗骂一句,然后将自己所有的计划都推翻重来。
    原本按祝灏的计划里,花姑他们攻克嘉定城之后,与眉州城形成犄角之势,再趁机消灭建昌镇那一千弱旅,建昌道的大片领土再也没有清军驻防,他们就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纵深。
    现在一旦清廷决定介入,不仅整个四川三万绿营势必会调动起来镇压,连陕、甘的军队都有可能被调入四川平叛。到那时,起义军要面对的敌人至少会超过五万之数,这还不算各地的民团武装。还有一个更糟糕的情况,如果清廷被迫和法国签署停战条约,云贵、广西的大军回师北上,那他们要面对的敌人也会成倍增加。
    祝灏越想心情越是糟糕,他将自己关在房里整整一天,却始终没能想出稳住局面的好方法,直到他翻开了有关李永和、蓝朝鼎起义的卷宗,才给了他一丝灵感。
    根据记载,伪清咸丰九年至伪清同治四年的这六年,李、蓝起义队伍曾发展到三十余万人,活动范围遍及川、滇、鄂、陕、甘五省,一度占领了西南、西北半壁,声势十分浩大。
    李、蓝起义之所以在随后的围剿中覆灭,其实并非单纯是因为战斗失利,而是他们分区作战,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各战区缺乏有力的战略配合。
    与之相比,这一次的起义就要统一得多,由他在其中作为联络的中枢,可以统合各军之间的部署和指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同抗击的目的。
    由此看来,应对清廷的围剿,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战线给拉大。就如同李、蓝起义一般,掀起大面积的起义,让清军手忙脚乱自顾不暇。
    想到这儿,祝灏拿起纸笔重新拟定计划书。首先,舞台剧这种形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值得重点推广,每支起义军可以组建一个宣传小组,在起义军占领的州县进行循环演出。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起义军的正义性,批驳满清的残暴,抢占舆论高地,将民心争取过来。
    其次,在占领一地后尽可能选拔出适合的官吏进行治理,绝不能像李、蓝起义或者太平天国一般,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是要控制住每一寸占领土地。
    再有一个,必须要严明律法,不能让某些人自认一步登天肆意妄为,祸害普通百姓。这一点是重点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大难题。当然,袍哥会在这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好,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只要触犯了,谁来都救不了。
    还有就是,加大武器支援是必不可少的,他已经命兵工厂连轴运转。老式火枪做工简单、造价低廉,一天就能产出几百支。一旦将这些枪支以各种渠道提供给起义军,能极大提高他们的战斗力,有助于将来和大军的对抗。
    想到最后,祝灏在地主豪绅这四个字上打了一个问号,对于是否该打击这个为富不仁的阶级,最终他也没能下定决心,实在是这个时间段还不合适。伟人不是说过那句话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至于以后会不会打击他们,不过是秋后算账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