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拳拳之心
作者:一把氘   重铸汉骨最新章节     
    经过两天的相处,祝灏对萧广志的好感日益加深。诚然,尽管他有时会显得过于迎合,有拍马屁讨好的嫌疑,但他的真诚、务实、不迂腐却又让祝灏感到很舒适。另外,萧广志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也正是他所欣赏的。
    更加重要的是,萧广志极具个人主见,凡事都能拿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及解决之道。他也会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采纳合理的建议,但不会盲目随波逐流、跟风吃屁。
    跟随萧广志巡视了两天,祝灏仿佛打开了施政新世界的大门。就如秋收一事上,在别的州县,往往县衙很难足额收满税银。因为一些有背景有势力的人都会偷税漏税,而普通百姓只能默默承受。这就造成了被漏掉的那部分赋税,反而要最穷困的普通百姓替他们承担,即淋尖踢斛等恶性征税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但在隆昌县就完全不一样,萧广志的做法更加公平公正。他早早就按鱼鳞册重新清查了全县的民间土地,避免有任何漏网之鱼。并且,他还统一了各种需要缴纳的赋税名目,形成了一体化缴费制度,鼓励合法纳税。这样不仅方便了百姓,还能在税率上做出适当的降低,让百姓获得看得见的好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乖乖赞成他的方案,但对于那些胆敢偷税漏税的地头蛇,他的手段也绝不心慈手软。他惹得起的,家主被关入大牢,家产被罚没充公。惹不起的,萧广志则是暗中挑动这一家的对头来对付他。一来二去,整个隆昌县再也没有几家人敢无视县衙的法令。
    总之,经过萧广志的一番梳理,隆昌县虽说不上海清河晏,但至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比之前好过了不少。百姓有了银子,就舍得拿出一部分来消费,这又促使了商业繁荣,给县衙带来了更多税收,弥补了降低税率的亏空,完美形成了一个良性闭环。
    了解完他的整个施政方针,祝灏心中甚至萌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请辖下二十三个县的知县,都来隆昌县好好学习调研一番,看看人家是怎么治理地方的。只可惜他的职权管不了民事部分,顶多能指挥的动泸州府辖下的几个知县。
    倒是萧广志本人的价值,令祝灏非常看重。他相信,以萧广志的发展潜力,如果给他机会任他成长起来,恐怕也能成为如于谦、张居正这样的杰出干臣。很可惜,现在是晚清,根本容不下他一个有卓越才能的汉臣,顶多只能变成“裱糊匠”第二。那么,他祝灏就毫不客气了,果断采取措施将这样的人才收入囊中。
    “对了,映枝,县里的中学办得怎样了?”刚刚和萧广志一起忙完田间地头的事,祝灏这才猛然想起,自己还拨款在县里办了中学,于是出口问道。
    一提到这事,萧广志肃然起敬,他起身拱手道:“大人拳拳之心,令卑职甚感钦佩!目前,您所设中学已有学生四百余名,其中大半是贫寒子弟,甚至还有一些食不果腹的叫花儿。大人于他们,真可谓有再造之恩!”
    “喔?”听说学校办得还不错,祝灏深感欣慰。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富家子弟来说是最基本的操作,可穷苦百姓很难有读书的机会,这是社会阶级固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穷苦百姓子弟不是说能力就比富人孩子差,他们缺少的便是晋升通道,只要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依然能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祝灏办学的初衷就是针对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当然,那些富家子弟是学习八股文考功名走仕途的,也瞧不上中学里那种奇淫巧技学问的。
    他相信,鄙视链这个问题在学生自己心里也存在着,正所谓士农工商,他们即便学得再好,也无法获得主流的认可。或许不少有识之士会认为他们学习的知识才是未来,但这些学生自己却并不知道。
    为了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祝灏略微思忖了一番,便起身向萧广志拱手道:“映枝,有件事能否拜托你帮忙。”
    “大人请说,只要能办到的我一定尽力去办!”萧广志忙把身子躬得更低一些,他可受不起祝灏的大礼。
    “这事简单!”祝灏微微一笑:“我希望映枝兄每个月至少抽出三天的时间,去为中学的孩子们讲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