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搬新家
作者:莫白白   结算系统:每天增加一倍收入最新章节     
    (本章房租参考明星租房标准,很多人说贵,那是因为你们没接触过真正高级的房子出租,在超一线城市大平层这种房子出租都是大几万块一个月的,只租给老外或者明星之类的有钱人,实在不明白可以搜一搜douyin。)
    这是一套专做高档出租屋的房子,租给那些不缺钱但不买房的人,只做有钱人的生意。
    整套房不含公摊面积,一共是268平方米,块一个月,押二付三,半年起租。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小改,如需大改则要与房主沟通。
    陈向北很喜欢这个房子的风格,看起来很温馨。
    客厅约86平,厨房20平,阳台10平,两个卫生间各6平。
    三个房间,自己住主卧60平方,次卧40平方备用,书房也是40平方,可以改成电竞室。
    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储藏室,但阳台是封起来的,东西可以放在阳台上。
    再说了,一个人生活也没有多少东西,出租屋里的东西已经扔了一遍。
    搬家的时候估计还得筛选一遍,最后剩的东西应该就是一些衣服之类的日常用品。
    参观完房子,陈向北爽快的签了租房合同,并且付了房租。
    “【银行卡号4539】于10:14分支出元,余额.6元。”
    “陈先生爽快!喏,这把钥匙给你,你要换新锁吗?如果换的话,我就不把剩下的钥匙拿给你看,如果不换,那我就回去给你拿钥匙。”中介问道。
    “当然要换,给我一把钥匙就好,一会儿我就去买新锁换上。”
    “那行,那我就先走了,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联系我,或者找房东也行,我一会把房东的联系方式推给你。”
    说罢,中介转身打开房门走了。
    “这钱是真不经用啊,租个房就十九万。”
    陈向北先是打开家政服务app,找了一个专业的清洁团队上门打扫卫生。
    刚装修完的房子,有很多地方残留着装修留下来的灰尘,要好好打扫一遍才能居住。
    下完单后,陈向北驱车来到家居广场,找到一家高档的智能门锁店。
    买了一款外形新颖,安全等级高的智能门锁,价格也是相当昂贵的。
    店家提供了包安装、包维修的服务。他让店家现在安排人跟他去把锁安上。
    店家欣然答应了,安排了一个老师傅跟车走了。
    整个购买过程不到15分钟。
    在安装门锁的时候,家政服务的团队也到了。
    陈向北告诉了他们打扫要求,然后在客厅里网购生活用品。
    先是床上四件套,每个房间各两套,以备换洗,蚕丝被夏季的、冬季的各买两套。
    然后是做饭的家伙。
    厨房里只有燃气灶、冰箱这些大件的东西,碗筷等小件的餐具还没有。
    所以他又买了两套碗筷盘子和一些其他的厨具,另外买了一个咖啡机。
    书房里除了几张桌子在,空空如也。
    陈向北要把这里打造成电竞房,所以电脑必不可少。
    于是,他在网上找了一家电脑专卖店,选购了三台小万元级的组装台式电脑,以及两台高级笔记本电脑。
    组装的电脑要比成品样式的电脑性能强得多,所有的主板、显卡、存储等零件都是捡好的买。
    房子里的家具很齐全,而且都是高档的,除了个人所需的东西没什么要买的了。
    再选购了一番后,陈向北把当下所需的东西都买完了,还需要什么以后再说吧。
    期间,房子大门的智能锁已经安装好了,陈向北试了下效果还不错。
    可指纹、可刷脸、可用钥匙打开,非常安全。
    中午12点半,由于新家没什么脏的地方,就是把灰尘清理一下。
    所以,家政的来回打扫了三遍就完成了。
    陈向北验收时非常满意,每个人多给了100块奖励。
    家政走后,陈向北走在新家附近的街道上觅食,顺便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小区东南方向不到200米的位置,就是一家大型商超,里面有很多吃的。
    陈向北找了一家粤菜馆,简简单单吃了一顿,然后就回去了。
    本来想着回到城中村去把行李搬过来的,但他又不想浪费这一天的收益。
    于是,便回到了小区停车场里取车,去城中村的出租屋里拿钓鱼装备,准备去钓鱼。
    现在是下午两点,时间已经很晚了,他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就在市区附近的主河道上钓鱼。
    这是一个市区的江滨公园,这里常年有人在钓鱼。
    导致这一段的鱼很难钓,小鱼比较多,大鱼都很精明。
    陈向北只能祈祷秘制饵料大发神威,不然今天就浪费了。
    此时,江边钓鱼的人非常多。
    百来米的栈道上,竖立着几百杆鱼竿,平均一个人3条杆子,主打一个大海捞针。
    陈向北找了一个间隔较大的位置,调整好装备,取出提前调制出的秘制饵料,加入了钓鱼行列。
    一旁钓鱼的大叔看到陈向北挂大号鱼钩,提醒道。
    “小兄弟,这里大鱼很狡猾的,钓点白条、虾虎之类的还可以,大的很难钓的。”
    “大叔,我祖传的秘制饵料,什么鱼都能钓的上来。”陈向北打趣道。
    “哪有这么简单,曾经有个钓友不信邪,花了几百块钱打窝,结果最后只钓了几条白条和一条鲫鱼。”
    “没事儿,我就试试,钓不到就当为竹江渔业做点贡献嘛。”
    “也是,现在竹江的鱼情越来越差了,非法捕捞的人很多,加上境外入侵物种的肆虐,导致本土鱼越来越少。”大叔感叹道。
    “会慢慢好起来的,现在城市发展日趋兴盛,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相信要不了多久,竹江的水域环境就会恢…”
    话还没说完,陈向北就中雨了,感受着鱼竿的反馈,还挺激烈的,应该是个不小的家伙。
    耐心的溜着鱼,他发现这条鱼要比以往钓的鱼,爆发时间要长的多,一直挣扎个不停。
    但陈向北可不让着它,慢慢经营着手里的鱼竿,不一会就把它拉出来。
    周围的钓友一直关注着水面上的动静。
    直到陈向北把鱼拉出水面,才发现居然是这玩意儿。
    一旁的好心大叔帮忙抄鱼,陈向北却说道。
    “那我的抄网,你那抄白条的抗不住这大家伙。”
    大叔见状也反应了过来,这是条大鱼,他这小不点抄网还没鱼大,于是便拿起陈向北的抄网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