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来了来了,赵申乔以退为进名场面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吓,吓哭?
    太子错愕,怎么也没想到亲老子还能给自己扣这么口大黑锅。
    但无良阿玛绝不认错,只微笑:“不是么?朕还当你怕朕治小十八口无遮掩的罪,心急之下才没忍住泪呢。”
    太子:……
    很好,把隐患除了,也把他后路堵了。
    让他只能憋憋屈屈认下这胆小怕弟弟出事的罪名,再说点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类话,最后跪请汗阿玛包容。
    整个流程走一遍,边进行边腹诽:爱新觉罗家果然祖传小心眼。
    汗阿玛更是其中翘楚。
    十八弟诚不欺我!
    这个时候,太子甚至有点遗憾自己没有十八弟那样被读心的能力,不能让汗阿玛知道他这如山如海的怨念。
    结果下一瞬,就被他家十八弟牢牢护在身后:“一人做事一人当!错是十八犯下的,自然也要十八自己负责。汗阿玛要打要罚都冲着十八来,不许欺负太子二哥!”
    康熙:……
    很好,今天又是成功给自己添堵的一天。
    可气虽气,看着最疼爱的两个孩子相依相偎,亲昵非常,他还是忍不住露出几分欣慰来。
    除了小十八是大清辅星,胤礽下一代帝王人选。他俩亲近,大清定然也更加向好外。康熙还心疼心爱的太子幼失慈母,少有交心之人。盼着他跟十八也能像老四、十三一样,同心同德,患难与共。
    太子没注意他这腔慈父心肠,只觉得胖乎乎的弟弟很好抱。
    略微平复心情后,胤祄再度转移话题,强行将焦点拐回到江南科场舞弊案上。
    人都已经拐回宫了,太子当然不再卖关子。
    笑眯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胤祄一整个都呆住了:“所以,不是十哥不作为,是他故意纵容?”
    “对。”
    吃过不长嘴的苦后,太子现在可注重这一点了。
    答话之前都记着先把自己摘出来:“为兄也是没想到,十弟看似鲁莽,实则粗中有细。不但不到一年,就把江南官场访了个底朝天。他还不盲目冲动,肯静下心来仔细揣摩,反复推敲。”
    不说谁能想到呢?
    这先把水搅浑,再浑水摸鱼争取一网打尽的主意竟是人送外号草包十的胤?提出来的。
    胤祄果然大眼睛瞪圆:“这……这外出历练果然锻炼人啊!短短几个月,十哥进步竟如此之大。”
    哼!
    提起这个,康熙心里就有气:“他那哪是进步大?分明是一直都在藏拙!”
    [啊这……也不能怪十哥吧?是康熙爸爸您把平衡术玩儿到了儿子们身上,还把儿子们当工具人啊!五哥被太后养大,有科尔沁支持,就给人家赐婚他他拉氏。所有皇子福晋里出身最低,让五哥成为笑话。]
    [想收拢安亲王岳乐兵权旗权,就让八哥娶了他那父获罪而死,母早早撒手人寰的孤儿外孙女。后头还骂八哥受制于妻,是您先把他送去当‘赘婿’的呀!]
    [十哥这里更绝了,直接给赐婚了个蒙古福晋,从根子上断念想。这种种前提之下,十哥要不装着点,才真是作死吧?六哥……]
    见他又要提及胤祚,再狠狠戳汗阿玛心窝子。
    太子忙笑着圆场兼打断:“哈哈哈,瞧汗阿玛您这别扭的!事实上,十弟有进步,最高兴的就是您吧?这么多年,您辛辛苦苦养育儿子等,不就盼着咱们能成才,早日帮您分忧、替大清效力么?”
    康熙:……
    原本他是高兴的。
    但现在守着某随时随地心声吐槽他的小混账,他根本笑不出来好么?
    有子如此,都不知道是他的缘还是劫。
    他心累,赵申乔更累。
    苦苦栽培多年,辛勤谋划。可算好大儿金榜题名,得中金科状元了。结果喜宴方散,流言蜚语就接踵而来。
    好大儿整日郁郁不乐,借酒消愁。
    他当老子的自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想方设法的,也要帮儿子出了这口闷气。
    恰好他身为左都御史,恰好看到了那本《南山集偶抄》,发现了其中不妥。
    这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立即举报,盼一个自身官途坦荡与儿子绊脚石被踢开的双重喜讯啊!
    原以为有明史案旧例在,这把也定然十拿九稳。
    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皇上跟诸皇子近来都颇喜欢的十八阿哥带头唱起了反调,几度据理力争。
    竟真让皇上态度大变。
    不再恨不得咬文嚼字地追查戴名世的大不敬,而是着重维护起科举公平来。
    以至于他目的未达,儿子科考舞弊的事儿倒被锤死了。
    再不速速决断,连他都得一并被连累上。
    为此,他枯坐书房一夜,才颓然地看着自家长子:“事到如今……”
    结果刚起了个头,就被嘲讽了一脸:“父亲想说什么?来,让儿子猜猜!您这么慈父心肠,为给儿子铺路,屡次御前美言。又在与皇上闲谈时旁敲侧击,早早得知了试题,早早嘱咐下来。”
    “甚至不忿无知百姓非议,悍然参奏戴名世。该不会事到临头,再说些个横竖儿子在劫难逃,不如独自扛起罪责的狠心话吧?”
    赵申乔一肚子话都被堵在喉咙处,上不去下不来的,整张老脸都憋得紫胀:“你,你这个逆子!枉为父为你……”
    “为我?”赵熊诏冷笑:“呵呵,既然爹您这么疼爱儿子,何不再为儿子承担一次?横竖您已老迈,也没多大活头,赵家未来还得看儿子与二弟的不是!”
    赵申乔挂在嘴边儿的常话,现在成了儿子回怼他的工具。
    气得他粗喘,差点儿仰面晕过去。
    原本那点不舍都消失殆尽,只觉得舍车保帅未必不是良策,一人受苦总好过阖府遭难。
    次日早朝,御前大太监魏珠才说完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赵申乔就哭着跪下,自陈教子无方,以至于长子赵熊诏竟然殿试作弊,严重影响科举公平公正。无颜面对圣君,请辞官归隐。
    胤祄瞬间就精神了:[来了来了,赵申乔以退为进名场面,不枉本阿哥辛辛苦苦等了好几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