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原来是四哥啊,那就没事了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现实跟记忆中的历史太多不同,胤祄有点方。
    而且他才献了显微镜,八哥就跟大哥打了一架。这一转身的功夫,八哥又请旨远走。
    用脚后跟想,也知道这里头肯定有他的原因啊!
    呜呜呜。
    他他他,他只想端水抱大腿跟群龙搞好关系,没想着影响几龙格局啊。
    真的。
    而且……
    真温文也好,伪君子也罢。
    八哥可是能在康熙爸爸那么打压的前提下,还让四哥吃大亏,甚至在他眼皮子底下哄走好大儿的主儿。
    肯定野心极大,还有配套的实力。
    要不是四哥跟十三哥强强联手,最后花落谁家还说不定呢。
    这样九龙之中实力都靠前的主儿真到了南边整合了九、十、十四三个旧部,再趁机嘎了四哥……
    那大清将来如何,胤祄都有些不敢想。
    不想当历史罪人的他只火速在小禄子的协助下收拾好自己,小跑着往乾清宫方向。
    草草行了个礼就拉着康熙问不停:“汗阿玛,儿子怎么恍惚听说八哥要带队往朝鲜啊?唔,那朝鲜不是咱们大清属国么?向来以咱们大清马首是瞻,每年朝贡都可积极啦,怎么还……”
    康熙嘴角微抽:装,再装!
    怎么回事,你小子不是心知肚明?就非得欠欠儿问两嘴,确定朕被蒙在鼔里是吧!
    他任性,太子却是立志要当十八弟最好兄长的。
    不等胤祄再次问,就笑着给解了惑:“说起来啊,还是你四哥细心。缉毒之余,还不忘仔细观察往来船只商贩等。好巧不巧的,就听到了李氏朝鲜还沿用崇祯年号,给其立庙祭祀等事。”
    “如此阳奉阴违的背主事,不知道还则罢了。既然知悉,你四哥身为大清皇子,自然要八百里加急告知汗阿玛了。”
    胤祄来之前还一团慌乱:怎么回事?到底哪里出了错?怎么现在种种跟历史记载完全不同?
    听了太子解释后,心里直接一块大石头落地:[嗐!我还当是自己的锅,显摆太过,让大哥找到了攻击八哥,让他死心,日后只能以自己马首是瞻的机会。逼着八哥不得不以退为进,上赶着挑起了这个重担。]
    [原来是四哥啊!那就没事了,能施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的汉子,自然也能发现朝鲜面服心不服。]
    太子:……
    就知道你小子双标,什么事牵扯到你四哥四姐就都瞬间合理起来。
    横竖他们哥俩地表最强。
    不管做出什么样惊天动地的成绩来,在你眼里都是合情合理的是吧?
    胤祄虽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但不耽搁他日常为自家四哥表功:“哇!四哥也太厉害了吧?奉命去缉毒,结果发现了海贸里头的猫腻与商机、听说了江南官场暗涌、寻访到了黄先生,现在竟还管中窥豹,知道朝鲜不对啦?”
    [果然牛人在哪里都牛逼系列!照这个立功速度,就算没有一废太子又复立,四哥也还是能被封为雍亲王的吧!嘿嘿。]
    胤祄托腮,心里已经默默盘算要送四哥什么晋升礼了。
    太子咬牙,抬手掐在他小胖脸上:“说好的手心手背都是哥,怎么你四哥就格外不同些?”
    提起这个,胤祄可半点不虚:“四哥对弟弟也好哇!虽关山路远,万里迢迢。四哥每次往京城递折子的时候,也不忘给弟弟捎封信,带些礼物……”
    事实证明,四哥虽冷,但从不冷待被自己放在心里疼爱的弟弟。
    “只要弟弟要,只要四哥有。哪怕再微不足道的事情,或者再怎么珍贵难得的东西,他都一定会记在心里,全力以赴办到。”
    这样又暖又给力的下任帝王金大腿亲哥,试问哪个弟弟抗拒得了啊?
    他又不是十四哥那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傻蛋,当然选择跟四哥双向奔赴。
    做他心里跟十三哥不相伯仲的爱弟啊!
    这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的尊敬与崇拜,别说太子,连康熙都忍不住吃味儿:“嘿,还真如俗话说的远香近臭了是吧?”
    “朕与你大哥二哥他们日日相见,处处挂念你这个破小子。以至于你习惯成自然,再想起咱们都觉得乏善可陈,只惦记老四那三瓜两枣了。看来……”
    胤祄很怕康熙爸爸玩不起,直接禁足加抄孝经警告。
    赶紧笑呵呵凑到跟前,踮起脚尖,努力环住他脖子,乖乖凑上小胖脸跟他贴贴:“怎么会?满朝都知儿子是汗阿玛最宠溺的小儿子,您自然也是儿子最最最敬爱的汗阿玛啊!”
    “是您恩泽,儿子才得以来到这世界。也是您死马当成活马医,力排众议给儿子用了仙人掌,才又给了儿子第二次生命。若不是您,儿子如今坟头草……”
    都长儿子这么高了的后话还没说完,他小嘴就被康熙捂了个严严实实。曾言死生常事,朕所不讳的人间帝王皱眉,连说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有怪莫怪。
    生怕哪里犯了犯了忌讳,对自家小儿不利一样。
    胤祄整个小阿哥都愣住了:“汗阿玛,您对儿子可真好。”
    康熙瞪他:“朕对你们哪个不好来着?”
    当年先帝独爱董鄂妃,不顾祖宗成例。在皇后尚在情况下,不用半年就把前弟媳抬成了皇贵妃。
    并称其子为第一子,为之大赦天下,大有准备册立储君之意。
    若不是那孩子福薄,哪还有如今康熙天下?
    就因为吃过被忽略的苦,也受过太多丧子之痛。
    康熙尽可能疼爱每一个孩子。
    从老大一直到老八,每个阿哥出花,他都是亲自陪同照顾的。为每一个延请名师,亲自考校。寒暑不辍,从未懈怠过半分。
    结果……
    时光倥偬,小时候乖乖巧巧,聪明伶俐的孩子们长大竟多半成了逆子。
    为了他屁股下这把椅子明争暗斗,打生打死。
    亏得皇天不负,祖宗有灵。
    关键时候降下了小十八这颗辅星,直接明牌,让还没正式开始的九龙夺嫡直接化为乌有。
    否则的话……
    康熙都有点不太敢想自己驾崩后,那些逆子们会不会停灵不顾,束甲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