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抢人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其实只想问问黄履庄更倾向于工部、内务府还是乾清宫照办处的康熙:……
    这要是换成其余任何一个皇子,今儿都得抄孝经、打板子。
    务必让他把规矩二字牢牢刻在骨子里。
    但胤祄……
    小家伙才刚一站出来,太子就嘴角微抽,然后认命地拱手:“对对对,儿子作证,确实有这么回事。四弟写信回来,提及黄先生极通物理之术,有许多奇巧发明后,十八弟就心向往之。”
    “当场跟汗阿玛请求,您是答应了的。”
    嗯嗯嗯。
    弘晳表示自己当时虽然没有在场,但依然可以证明。
    毕竟他暂住阿哥所,日日与十八叔相伴。清楚记得当日十八叔特别高兴,说四叔远在千里迢迢之外还惦记他。知道给他送大助力,让他如虎添翼。
    拥有两个证人的胤祄可傲娇了,小胖下巴差点仰到天上去。
    让康熙手刺挠,都想拍他那小胖屁股了。
    哪还愿意让他这么简单就如愿?
    当着两位‘证人’的面儿,他倒也不说啥反悔不反悔的,只笑着接受了黄履庄的献礼。
    能验冷暖干湿的验冷暖器、验干湿器。装了机括的自行祛暑扇,能发出叫声的木制小狗,能顺着斜坡往下走的小木人,还有被胤祄唠叨了好久的自行车等。
    连胤祄都大眼圆睁,小巴掌拍通红:“牛啊,牛啊,黄先生真是太牛了!”
    [西方百多年后的自行车还只是俩轮子,得用脚撑着地短暂滑行呢。大清康熙年间,黄先生就用上曲拐了跟轴子了。只要挽动那曲拐,就能给自行车提供动力。几乎纯木质的小车呀,竟能达到日行八十里……]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在大清没网,黄履庄那些发明的实物和图纸在后世也都佚失了。不然让网友们瞧见这些出类拔萃却被明珠暗投的发明,还不康熙爸爸骂成筛子了呀?]
    康熙:……
    就算大清没网,他也被骂得不轻。
    不用细看,就知道保成、弘晳两父子忍笑忍得有多辛苦了。
    可实际太子爷俩哪敢笑?
    他们只忧心忡忡地看着康熙,盼着他能搂着点怒火。
    毕竟童言无忌。
    小十八\/十八叔也是怒其不争。
    只这眼神一出,康熙就更气了有没有?
    所以胤祄再让他兑现前言的时候,他就笑了:“是是是,君无戏言。但也分什么情况对不?以往你四哥只道黄先生颇精物理一道,现在瞧着简直制器大师啊!尤其那自行汲水器,若推广开来可是颇有益于民生的。”
    “如此大才,跟在你个小毛孩儿身边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而且君择良臣,同样的,臣也能择良主不是?事关仕途,多少也得问问黄先生本人的意见吧!”
    既然原本历史线上,黄履庄都能借着圣驾南巡的时候献宝,那应该是有心仕途的。
    想当官,还会拒绝皇上伸过来的橄榄枝么?
    [吔,居然不是考校加劝退,而是抢人?啧啧啧。果然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历史上对人家爱搭不理,现在又高官厚禄模式。主打一个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么?]
    [本来黄先生只要被明珠暗投,去哪本阿哥都没意见的。但你要搞恶意竞争,就别怪我飞龙骑脸了!]
    胤祄坏笑,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哎呀~汗阿玛说得这是什么话?有其父必有其子,儿子尊重人才的心啊,跟您是一样一样的。所以求才若渴,衣衫不整,连头发都开了来寻黄先生。”
    哈?
    康熙挑眉,好小子!
    刚给你打好的补丁,你反手就当正当理由了是吧?
    但真诚再是必杀技,也比不上高官厚禄诱惑。
    你啊,还是太年轻。
    康熙勾唇,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胜利。
    结果胤祄憨憨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对黄先生的加入抱有最大程度上的期许与欢迎,但必须承认,我能给出的条件跟汗阿玛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至少升官这方面,我就只能尽力争取,而不似汗阿玛可以直接决定。”
    天子跟天子之子的差距还是很十万八千里的。
    但他相信,对于一个发明家来说,什么高官厚禄也抵不过一个独属于他的实验室与源源不断的研究材料。
    果然,等胤祄简单说完对他的安排后,黄履庄连着确认了三遍。
    得了皇上、太子与皇长孙的证明后,直接撩起袍子就跪了:“草民不才,愿追随十八阿哥左右。”
    “好耶!”
    胤祄乐到跳起来,特别骄傲地跟康熙扬了扬下巴:“汗阿玛您看见了吧?儿子跟黄先生是双向奔赴。”
    这才后知后觉自己干了啥的黄履庄:……
    双膝一弯,郑重跪下。
    没有半点反悔,试图重新选择之意。
    只对康熙说了声抱歉:“草民自幼不爱八股文章,也不觉得自己能做个好官。只对制器、物理等方面笃爱至深。做梦都想能随意研究、不计成本,不考虑材料。如今梦想成真,难免失态,还请万岁恕罪。”
    臭小子还在虎视眈眈,随时哭给他看、心里吐槽给他听,康熙敢说什么?
    只能走下丹墀,亲手把人扶起:“先生言重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士农工商,都是大清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凡对大清有益的,就都是值当推广的。”
    “不管先生是去工部、内务府、乾清宫造办处还是皇家暖壶厂,只要与国有利,都一样可敬可佩,何罪之有?”
    对对对。
    太子跟弘晳齐点头:“汗阿玛\/汗玛法最是礼贤下士,向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当年姚启圣还是先帝朱笔说再不启用之人呢,皇上都惜其才,烧了先帝朱笔也要用。”
    “先生大才,皇上也万般欣赏。只盼着先生不管在何时何处,都努力进取,早日研究出更多利国利民之物。”
    黄履庄区区布衣,见着县令都得磕头下拜,哪受得住朝廷现任、下任、下下任的连手迷魂汤啊?
    当即感动得眼泪汪汪,也让胤祄纳闷坏了:[咦,一个个的,这都吃错什么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