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吃亏跟吃饭一样,吃多了就会成长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本着这样牺牲他一个,幸福无数人的精神,戴梓就被推荐了出来。
    “戴梓?”太子皱眉:“倒是个这方面的好手,但他不是私通东瀛,被汗阿玛流放到辽东了么?”
    举荐的人傻眼,显然没想到太子爷居然这般好记性。
    但八十八拜都拜了,也不差,更不允许他不哆嗦。
    否则……
    戏耍太子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连简亲王雅尔江阿屁股都被打烂了!到了他这儿,没准都得用命填。
    迅速想明白这其中干系后,举荐将领眼中含泪,纳头便拜:“太子爷,您有所不知啊……”
    然后,这戴梓其实才华横竖都溢,让当时的御前洋宠南怀仁都颇为嫉妒。
    遂勾结小人,给戴梓罗织了这么个罪名。
    偏生戴先生制武器牛,与人交往却……
    偌大朝堂,竟无一个站出来为他说话的,这才含冤被流放。事发之时,举荐之人还未入朝堂,但一直引以为憾。现在旧事重提,免不得为被埋没的天才说两句云云。
    看着还挺为国为民的,太子成功被‘感动’,加上求才若渴。
    还真重翻旧案,查明了戴梓冤屈。
    已经快马赶去辽东,接戴梓回京委以重任咯。
    这行为,让一些正直官员额手称庆的同时,也隐隐替太子捏了把冷汗。
    事儿不大,出发点也好。
    但未经皇上允许,就擅自翻皇上裁定的旧案。这认真追究起来,就是僭越啊!就是分权啊!
    轻则下旨申斥,重则太子之位危矣。
    连正跟康熙下五子棋,顺耳听到奏报的胤祄都有点忧心忡忡,忍不住替太子二哥说情。
    “虽然太子二哥的做法看起来好像有那么一丝丝不妥当。”
    小家伙伸出小胖手,大拇指跟食指捏在一起,捏出个比头发丝儿还细的缝儿:“但他的行为取得了巨大的、良好的效果,这叫什么什么?”
    “这叫歪打正着啊!”
    “虽不提倡,但偶尔为之也不伤大雅对叭!”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加持,让康熙爸爸道心清明!不受表象迷惑,不被权利裹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自家亲亲太子有多本事……]
    康熙:……
    念佛咒让朕道心清明?
    你小子是个会玩的。
    看来回京日程就算不提前,也得给小家伙再安排个夫子了。
    毕竟全大清皇室的团宠呢,总不能是个文盲。
    否则后世那些个很喜欢吃鱼,特别擅长挑刺的网友不又有话了?
    你们爱新觉罗家就是祖传偏心眼,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欢的,就什么都是好的,文盲也能被如珠如宝地宠着!
    除了偏心眼外,康熙还护短。
    且不愿意自家辅星儿子入土几百年,还被人指指点点呢。
    胤祄只有个当事人都毫无所觉的被读心,又不会读别人的心,上哪儿知道康熙这澎湃到无处安放的父爱去?
    他只忐忐忑忑地眨巴着大眼睛:“汗阿玛不说话,是儿子哪里说得不对么?”
    不不不。
    康熙摆手:“咱们小十八说得很好,汗阿玛只是意外,意外你太子二哥还有这般杀伐果断的时候。”
    唔。
    胤祄小脑袋一歪:“因为得到锻炼了吧?老话不是说嘛!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好了。吃亏跟吃饭一样,吃多了就会成长。”
    康熙诧异:“你哪儿听得这些老话,竟这般富含哲理?”
    胤祄眨巴着大眼睛装失忆,心声却开始叭叭起来:[鲁迅原名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人,但网友更喜欢叫他迅哥儿。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叭叭叭好一顿叭叭。
    生把康熙的遗憾都给叭叭出来了:如此人才,竟未生在大清,否则若能招揽进报局……
    幸好胤祄不知道他的想法,否则必然敬他是条汉子。
    能唾面自干就已经够难得了,这还要高薪诚聘大拿来骂自己跟自己的制度?
    不怕他把天下人都骂觉醒了,提前竖起反帝反封的大旗么?
    唔。
    所以说无知才是最幸福的。
    幸福的胤祄顺利岔开话题后,就再也在畅春园待不下去一点儿。
    抱着康熙大腿就一阵卖萌:“汗阿玛,好阿玛,咱们都出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整整十二天了!您就算再累也该歇过来了叭?回宫吧!”
    “娘娘们想您,哥哥们想您,满朝文武也都想您……”
    满朝文武:……
    嘤嘤嘤,十八爷这话是真的。
    万岁爷您快回来,带着您的仁和宽容一起回来,臣等承受不来。
    康熙很是享受了一阵爱子撒娇,然后才挑眉问:“你刚不还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太子二哥样样都好,就是被锻炼的经验少?”
    “咱们回去,他可就锻炼不着了!”
    胤祄:!!!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什么叫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
    他已经被自己蠢死了,死的很安详。
    除非黄履庄跟戴梓来京,否则谁也别想让他诈尸。
    但事实证明,远游在外那几龙的信件也能。
    尤其四阿哥跟九阿哥的。
    哥俩名为协同,实则各有侧重。四阿哥自打被叱责为人轻率、喜怒不定后,就生生把自己憋成了个冰块脸。行事间也特别的杀伐果断,绝不容情。
    整个人气质就跟刑狱方面特别搭。
    缉毒、追查与焚毁福寿膏,向周边各国递交国书,作为兵之前的礼,决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理由往大清销售罂粟及其制品等事,就多是他经手的。
    把为数不多的瘾君子们集中起来,强制戒断也是他干的。
    九阿哥被誉为八爷党钱袋子,搂钱、挣钱都是一把好手。康熙派人过来的时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打着禁毒的幌子,实则考量规范、正式海贸的可行性。
    他到达目的地后,自然第一时间‘不务正业’起来。迅速摸清沿海一带状况,要如何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等,也多半是他在默默考察、判断与执行着。
    胤祄可太关心这两件事了,自然时时关注,常常写信。
    也最盼着他们哥俩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