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说好的天下第一能吏呢?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咳咳咳咳咳。
    康熙生被口水呛了嗓子眼,咳到死去活来。
    心里不停骂逆子:你宠爱弟弟就宠爱弟弟,往老子帝陵里塞女人是几个意思?
    偏就算肺都快咳出来了,他也不能骂老四,谨防暴露自己能听到小十八心声的事实。还得强打笑容安抚他:“别怕,汗阿玛无碍,只是被你十三哥感动了。”
    “难为他愿意暂离京城繁华,不远万里地帮朕分忧解劳。”
    知道真相的十三眼泪掉下来:“汗阿玛过誉,这都是儿子应该做的。”
    只是经过刚刚十八弟心声那一顿叭叭叭,想必您是再怎么,也不愿儿子与四哥凑在一处了吧?
    毕竟天高皇帝远。
    就算明牌了,原皇帝和常务副皇帝也不宜往来过密。
    万一……
    他们会不会是他们的操守,汗阿玛和太子阿哥防不防就涉及他们的专业素养了。
    唉!
    十三心中暗叹。
    果然,接着康熙就轻笑:“你能有这份心当然是好的,可你四哥一走,户部重担可就压在你小子身上了。若你再走,朕岂不是要抓瞎?”
    理由牵强到让胤祄都错愕:[真的吗?我不信!就算四哥在,也只是在户部当差,而不是直接管理整个户部啊!怎么就不可或缺到如此程度了?户部尚书张鹏翮呢,他不是汗阿玛的心腹爱臣么?不是御口亲封的天下第一能吏么?]
    康熙老心一跳,生怕他接下来再爆点张鹏翮的黑料。
    先有他老舅佟国维是个八爷党,后有马齐叛国、托合齐替太子摇人、隆科多跟老四眉来眼去……
    天可怜见的,最初康熙打破常规,让八岁小豆丁跟着上朝,是为了把人家当试金石。
    看看这满朝文武里,谁忠谁奸谁可用。
    现在?
    康熙有点怕了怕了,怕他这心声一叭叭,就爆出经年老臣的隐藏面目。
    被他多叭叭几回,自己整个朝堂都要空荡荡。
    但事关社稷,他又不敢打断,怕漏下大蛀虫,让整个大清都跟着蒙难。
    诸阿哥跟他的想法也差不多。
    欢喜中带着浓浓的恐惧。
    但这都挡不住胤祄的暗乐:[那张鹏翮也是个好玩儿的,相传他回乡祭祖,途经云阳张飞庙。随从问他要不要拜拜君侯,他出了名的清廉嘛,觉得没什么好求的。于是就打了个哈哈,说是相不拜将。]
    [啧啧,这下就有意思咯!连着三天啊三天,他的船都往后退三十里,回到张飞庙前。好家伙,再怎么子不与怪力乱神。真遇见了,他也只能乖乖烧香,这才得以继续前行。]
    康熙跟诸皇子:……
    这故事若在以前他们听了,必定也嗤之以鼻。
    但现在,有小十八心声在,有泄露天机而死的萨满巫师,他们可就再没什么坚定坚决了。
    康熙甚至觉得张鹏翮通过了张飞跟自家小十八的双重考验,可以大大重用。
    遂令十三阿哥留在京中,让户部尚书张鹏翮去协助四九两位阿哥。
    不等十三行礼,就听胤祄心声爆鸣:[啊啊啊啊!让张鹏翮去查噶礼,跟给他开后门有什么区别?]
    康熙:!!!
    说好的天下第一能吏呢?
    竟然转身就塌房?
    诸皇子也被这超快的打脸情况给震惊了。
    只有胤祄还在啧啧啧:[这张鹏翮原也是个好官,可是人就有缺点,他家儿子犯了大案,小命都抓在噶礼手里。正好赶着康熙四十八年,江南科场舞弊。康熙爸爸派张鹏翮跟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同两江总督噶礼、江南巡抚张伯行在扬州会审。]
    [结果案情倒是简单,三下五除二就审理清楚啦,只是也把噶礼给暴露了。张鹏翮受制于人,倒向噶礼,所以打算大事化小,把噶礼摘出来。没想到张伯行不干,直接上书康熙爸爸。结果消息走露被倒打一耙,两个封疆大吏相互攻讦。康熙爸爸难分真假,又派张鹏翮去调查。]
    好家伙,诸皇子齐齐一个好家伙。
    这能查出来什么?
    怕只能得到张伯行凭空捏造的结论。
    胤祄的心声也证实了这一点,还说张伯行虽然能力不足,但清廉是真清廉,甚至有点过廉。
    从福建搬家到江南,浩浩荡荡一路,只用一两银子?
    也不知道是省钱小能手,还是炒作小能手。
    乱糟糟一大堆。
    想起哪吐槽到哪儿的样子,可把康熙父子给急的。偏偏又没法催促,只能耐着性子把康熙如何发现张伯行,重用张伯行。
    把他当成天下清官一面旗,后又亲手把棋子撤掉,承认他操行过人但能力不足的事实听一遍后。
    才终于说起一审过后,康熙对呈上来的结果极为不满。
    二度派人去查。
    结果,好巧不巧的,再次派去的穆和伦还是噶礼的死党。
    康熙:……
    很好,一个案件扯出来好几个徇私舞弊的。
    感情他堂堂帝王,就找不出个忠心为朝廷办事的臣子了。最后还得宁寿宫偶遇来给太后请安的噶礼老娘,听老太太说自己儿子贪,张伯行清廉。
    被冤枉的张伯行才能官复原职,噶礼才被免了官。
    然后噶礼怀恨在心,跟妻子、养子等谋害亲娘。被老太太叩阍告状,才结束了贪婪而又罪恶的一生。
    [就挺儿戏的,但清史稿、清实录、康熙起居注中皆有载,应该不假吧?]
    还待甩锅的康熙:……
    正累积实习经验,准备十几年后转正的胤礽:!!!
    案情很简单,派系挺复杂。
    派个别的官员去,也少不得被腐化拉拢甚至威胁。所以胤礽想着,还是派个自己人去才妥当。
    民间不是也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说法?
    想到这儿,他就轻咳了两声:“张鹏翮虽能,但噶礼可是开国五大功臣何和礼的四世孙,董鄂氏这一代的杰出人物。姻亲故旧遍天下,愿意为他徇点私的人多着呢,张大人怕是不够分量。”
    “哦?那依你的意思……”
    康熙丝滑接话,完美扮演一个善于纳谏的帝王。
    实际上,已知张鹏翮会徇私,他当然不可能再派其前往做那个无用功啊!
    诸皇子心知肚明,但看破不说破。
    都只静静旁观,直到太子爷陡然间扔出个重磅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