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内耗哪有外卷香?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说来也是让人唏嘘。
    皇长子胤禔啊!
    诸皇子中,头一个听到胤祄心声的,也是被他扒得最彻底的。
    别的不说,只揽脏活仨字,就死死把他钉在逆子毒兄的位置上,丁点翻身的余地都没给留。
    亏得历史上的他们为了夺嫡,污糟事儿都没少干。
    细数起来哪个也不干净,法不责众下,汗阿玛只能把这篇翻过去。否则,不用经历废太子,他也得走上被圈起来生崽儿的路。
    要说不恨,那绝对是骗人的。
    但有萨满巫师的谶语在,胤禔也不敢对胤祄这颗大清辅星做什么。
    但也少不了敬而远之。
    主打一个惹不起躲得起。
    直到那日饕餮楼,老九一顿饕餮盛宴征服了这位小祖宗的味蕾。竟让他面上跟九弟亲近了还不算,心声也开始夸夸模式。
    从擅经商、喜发明到精通洋文。
    能力人品一样不落。
    生夸得汗阿玛都开始重新审视起被忽略许久的九儿子,琢磨着是不是如小十八心声所言。回头海贸提上日程了,就让他负责这一块。
    胤禟当场就跪了。
    各种赌咒发誓,若汗阿玛肯信重,他必然万死不辞。
    豁出一身剐,也把海贸这块给大清开海路、挣银子。攫四海之财入大清,为汗阿玛的宏图伟业提供财力基础。
    爷俩执手相看泪眼,这事儿自然也一锤定音。
    同样参与夺嫡的‘逆子’,胤禟就这样洗了白。日后还将成为三宝太监郑和一样的人物,纵横四海,彪炳史册……
    只想一想,胤禔就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啊!
    立即改了原本远离十八弟保平安的想法,有意无意往他身边凑,积极跟他打好关系,就想当胤禟第二。
    胤祄哪知道这其中究竟啊?
    他只把头摇成拨浪鼓:“打架不好,尤其自家兄弟窝里斗,先生说那叫同室操戈!汗阿玛一直教导咱们兄弟要效法他老人家与裕亲王伯、恭亲王叔。咱们……”
    “咱们就做不到兄友弟恭,也别学曹丕、曹植啊。煮豆燃豆箕,汗阿玛多伤心呢?”
    猝不及防就被上了一课的胤禔:!!!
    全程目睹的诸皇子:!!!
    你确定是在劝架,不是在搂火么?
    啧,汗阿玛气音都重了,明显在暴走边缘了。也就是当着小十八还肯父慈子孝,回头还不得亲手执鞭把大哥这个曹丕抽到半死?
    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胤祄哀伤:[果然涉及到皇权争夺,哥哥们就像飞蛾扑火,不死都不会休的。劝不了,根本劝不了一点儿。]
    [可惜我是小十八,不是康熙爸爸!]
    [否则把太子二哥以外的所有皇子阿哥都派出去,让他们瞧瞧外边的广博天地。他们就知道茫茫世界,大清不过沧海一粟,以及内耗不如外卷香了。]
    [背靠大清,加上自身能力。假以时日,就算全世界都说大清话,我都不惊讶好么?]
    康熙与诸皇子:!!!
    咱们惊讶,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再没想到,你小小的人儿,竟有这样大大的理想。
    不过联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若九龙夺嫡能变父子同心、九龙合力,一切也并非全无可能啊!
    越想越激情澎湃间,康熙还不忘帮糟心儿子圆场。
    一巴掌拍在胤禔的大脑门上:“亏你也吃了三十多年粮米,竟还没个八岁孩子通透!”
    “汗阿玛,儿子……”
    “你什么你?还不谢过你十八弟点拨,日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是。”
    胤禔乖巧应诺,还真对胤祄行了一礼:“愚兄惯会好勇斗狠,倒不如十八弟你想得周全了。如今听十八弟一席话,倒胜读愚兄十年书。”
    胤祄慌忙躲过,喃喃了句朝闻道,夕可死矣?
    呃……
    倒也达不到那个高度,但谁让胤禔急切地想抱小老弟的大腿呢?连忙点头说对对对,十八弟短短几句,确实让为兄悟了很多。
    又获赠个大大笑容的胤祄心都凉了:[早上知道了来我家的路,晚上就准备送我上西南大路。这把是真把大哥给得罪狠了!怎么办?要不要去乾清宫找康熙爸爸对付一宿?]
    胤禔愣在原地,怎么也没想到圣人言还能被如此歪解。只觉得这亲近十八弟跟夺嫡一样,简直越努力越不幸。
    诸皇子也懵,旋即笑疯。
    学渣老十都直拍大腿:长生天啊,学了这么多年论语,只有十八弟这解释最合他心意。
    好想与他探讨探讨别的论语内容!
    但很显然,胤祄并没有这个兴致,他只好奇好端端的,哥哥们怎么这么……不羁了?
    [不是说皇家最重规矩么?这还当着康熙爸爸的面儿呢!]
    咳咳。
    胤礽轻咳:“好了好了,别笑了。就算大哥在诸兄弟中武德最为充沛,最讨厌文绉绉,也绝少文绉绉。咱们当弟弟的也不好玩笑太过,时候不早,该上课的上课,该上值的上值去吧。”
    释疑撵人两不误,其余人等就算明知道他这小九九也不敢戳破。
    只憋憋屈屈告退。
    一小步一小步慢慢挪,极力支棱着耳朵。
    谁让太子那缺德鬼,当场以教导之名就给十八弟讲起了论语呢?
    简单粗暴,直接考译文的那种。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朋友,你敢大老远来踢我场子,我很高兴。]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跟我打,也别拉别人来送死嘛!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说要把你打趴下就要把你打趴下,不然我怎么在道上混?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在一起走,只要其中有我,那战斗力就至少有一个师……]
    [喋喋喋,没想到吧?论语我一般,但抡语我可不一般了。能讲到你怀疑人生,夜半无人挠墙问:有没有一种可能,论语是当时孔子给道上定下的规矩?毕竟孔武有力,圣人以理服人,那必然是道理、物理双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