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略略略,才没有呢,您那言而有信可弹性了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诸皇子:!!!
    刚刚还好感动,转眼就发现自己感动早了。
    原来弟弟是为了哥哥们好,但也不全是为了哥哥们好,更主要是要走可持续薅羊毛路线啊!
    看到儿子们不开心,康熙就开心多了:“算你们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跟小十八还差得远,还需要再接再厉。”
    “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魏珠,传旨,十八阿哥胤祄救驾有功,封多罗贝勒。”
    “嗻。”
    面白无须的青年小太监恭谨行礼,亲自往礼部传旨。
    胤祄这才后知后觉发现:“汗阿玛,儿子好像有几日没见那个墙头草的梁公公了?”
    这几天似乎都是这个魏珠在御前伺候。
    康熙道:“梁九功御前失仪,已经被罚去别处听差了。”
    其实查证背主后,他那条小命就无了。
    曾御前伺候多年,深知帝王一切喜好偏爱的人又怎么能放心派去别处?
    但孩子还小,其中阴私就不必说与他听了。
    [啊?这……不应该呀!历史上的梁九功不是一直活到雍正登基,这才自裁于牢狱的么?怎么才康熙四十七年就……]
    [而且御前失议这个罪名就很灵性,也不知道是康熙爸爸严苛,还是那老小子犯了什么不该犯的错。总之……
    [最是无情帝王家。参与夺嫡就是胜则黄袍加身,败者粉身碎骨,连苟不住都容易凉凉……]
    新一轮的吐槽来袭,康熙整个人都麻了。
    抬手就往臭小子屁股蛋上拍了两下,打断那没有什么大用,但随时可能让他这个皇父丢大脸的唠唠叨叨。
    胤祄大眼睛瞪成铜铃:“汗阿玛您您您……您怎么可以?哇哇哇……”
    哭声震天。
    怎么都哄不好那种。
    八岁的大阿哥了,绝不允许自己再被当着所有哥哥的面儿打屁股!
    [只要号不死,就往死里号,非得一把治住康熙爸爸这坏毛病。免得他变本加厉,不知道尊重人权,更不知道尊重自家儿子……]
    康熙挑眉:他是那惯孩子人吗?
    臭小子越作,他还就越不妥协。结果从老大到十七,所有阿哥都不赞同地看着他。
    你一言我一语。
    跟早朝上豁出命参奏的御史言官们还言辞激烈,态度坚决。
    不打算夺嫡的诸兄弟特别放飞自我。
    在他们组团围攻之下,连康熙都不得不竖白旗:“好好好,是朕鲁莽了,朕跟小十八道歉。好儿子,快把眼泪收一收吧。”
    胤祄眼里含泪地看着他:“说话算数?”
    康熙一脸笃定:“那当然!朕贵为天子,自是一言九鼎。”
    [略略略,才没有呢!您的言而有信可弹性了,只在自己觉得需要的地方。康熙三十八年,您南巡祭拜明孝陵时曾亲口许诺要对明朝皇室后裔备古三恪之数。四十八年抓到朱慈焕后,还不是食言而肥,把人家以冒充明朝后裔罪名凌迟处死了?]
    [老头那时都已经七十五,不杀也活不几天的玩意儿。非得冒天下之大不韪,生给反对党们送旗帜。以至于以朱三太子为名的叛乱,一直持续到雍正年。民间反清复明的旗号,一直贯穿大清始终。]
    [若说鸦片是清亡导火索,那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便是催化剂。内忧外患,大清彻底玩完,还完得那么凄凉那么惨。]
    康熙:!!!
    话音未落,就惨被打脸。
    偏这内容还至关重要,让他连猛咳两声打断臭小子心声的念头都不敢起。
    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把不能食言而肥,再以假冒之名凌迟朱三太子的事儿记在小本本上。
    哪怕明末一直至今,前前后后多次搜捕。
    为了这个所谓的朱三太子,浪费了朝廷许许多多的人力物力。
    但一击之后还有一击。
    臭小子像是被突然打开了话匣子般,吐槽不停:[不止朱三太子,因为大清太子事,康熙爸爸也没少出尔反尔。]
    [他自己怒气上头,作天作地废太子。谁敢说句好话,轻者下狱,重者打死。结果他光速废太子又光速后悔,又不想破坏自己名声,所以就迂回婉转地搞了个公推太子。]
    [不想台子搭好了,群臣没按套路出牌。只把他那句谁众望所归就选谁的客气话当了真,连他舅舅兼岳父的佟国维跟武英殿大学士马齐都亲自下场给八哥拉票。结果……]
    [八哥被骂辛者库贱妇所出,素受制于妻。心高阴险,妄蓄大志。佟国维被隔三差五降旨斥责,马齐跟他三个弟弟都被罢了官,偌大富察家差点风流云散,可半点都没有说话算数哟~]
    [还有还有……]
    咳咳。
    终于听不下去的康熙猛咳了两声,打断了糟心儿子更多爆料。
    只道自己贵为天子,一言九鼎。
    如果胤祄不相信的话,他还可以直接将保证写在圣旨上,盖上玉玺。倘若他再犯,胤祄就可以拿出来传遍天下。
    本以为这样,小家伙就能欢喜雀跃,怂恿着他立即去提笔盖章。
    结果人家大眼睛眨啊眨,特别认真地问了句:“你以为我傻?”
    [这么大个阿哥被打屁股就已经够丢人了,还要昭告天下?康熙爸爸脸厚,会不会难受咱不知道,但我肯定哭死!]
    康熙咬牙:“那你说怎么办?”
    诸皇子拼命忍笑。生怕被抓现行,沦为出气筒。
    “要我说……”
    生怕臭小子狮子大开口,康熙赶紧添加前缀条件。
    包括但不限于不违背大清律、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故意提些根本无法完成事来故意为难人。
    也不能太损他这个一国之君颜面。
    见小人儿皱眉,康熙还特意解释:“非朕心不诚,只是帝王颜面关乎国体。太过,对你对朕对大清都不好,不信你问你那些哥哥们。”
    胤礽等人齐齐点头,近来已经有不少朝臣反应十八弟恩宠逾越常格,确实不宜再多张扬。
    胤祄懂事点头。
    其实心里叨叨:[啧啧,想啥呢?本阿哥又不是两三岁小孩儿,还会冲不痛不痒的面子下手。当然黑虎掏心,冲着您最最舍不得的地方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