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纳尼?高薪养廉不是四哥提出的么!
作者:芷汀   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最新章节     
    第一次看到这种操作的时候,胤祄都惊呆了:[不但不撒泼耍赖,还主动给利息?哎哟,这跟历史上的国库清欠不一样啊!跟我想的也不一样。]
    被派来协助的八九十跟保泰:也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胤禛轻笑,他就说杀猴儆鸡很有用。
    这不,大家为了不步老十、老十二的后尘,一个个都很努力。
    盛况自然空前。
    这才几天?
    泛京城上下,只要不是囊中特别羞涩,只能硬撑的。都主动还钱,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给了利息。
    至于那些个实在穷苦拿不出钱的?
    胤禛也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把欠钱人的收入、支出,为何欠银,又借了多少,平时为官如何等,都一一记录清楚。
    赶着早朝时呈了上去,并提议用那些额外的利息给这些有实际困难欠款人减免。
    康熙细瞧了瞧:“内容详实,提议也合理,诸卿以为呢?”
    [我觉得极好!肝帝就是肝帝,不但把账要的利利索索,还等于给这些欠债官员来了个摸底检查。超负荷完成任务,就怕漏掉哪条蛀虫。]
    [不但反贪专业,还记得法理不外人情。啧,身为皇帝四哥哪里都好,就是养孩子上有些差强人意,不如康熙爸爸多矣。]
    胤禛:……
    原本还挺开心,但一听这话就想到乾隆,想到乾隆就想到大清只有十二帝。
    神州陆沉,百年耻辱。
    瞬间就什么好心情都没了,只想回去怎么给弘时加码。
    那句宁可绝户,也绝不让那臭小子长歪了,祸害大清江山绝不是敷衍之语。
    他努力,胤礽也没闲着。
    这不,一片对此次读作调查,写作清欠活动的赞扬声中。皇太子就郑重开口:“启禀汗阿玛,儿子觉得四弟所虑虽颇周详,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不把根本问题解决了,官员生活还会无以为继,还会往国库举债。犹如一个恶性循环,反反复复无休止。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官员,尤其是底层官员的俸禄。”
    欸?
    涨工资?!
    一听这话,在场官员可就都不困了。都双目灼灼看皇上,盼着他能从善如流。
    康熙轻咳:“哦?保成你细说说。”
    “儿臣遵旨。”
    胤礽恭谨行礼,从如今物价说到官员的基本生活所需,家庭成员婚丧嫁娶与平时必要人情往来等。再加上养差役、幕僚等花费,足以让本就不多的俸禄雪上加霜。
    他还查了秦汉以来能够查阅的所有官方典籍,做了历代官员待遇图。
    统计了各朝俸禄、假期与贪渎大案发生率。
    “综合历朝历代史料显示,明朝官员俸禄最低,相关律法最严。朱元璋在时,动辄扒皮萱草,惩贪手段最烈,贪官也越杀越多。后期更是满朝皆贪,以至于贪污之余还愿意办事的都是能臣、贤臣了。”
    批判前朝,这满朝公卿可都是专业的。
    每个都能从朱元璋批到崇祯,最后得出个朱明王朝气数已尽,大清才是众望所归的结论。
    自嗨得很。
    听得胤祄都好一阵无语:[这时候就大哥别笑二哥了吧?咱们大清摸着明朝过河,把人家当错题本。明显错误确实改过来了,深层的不但没动,还变本加厉了!]
    [明朝空印案,贪官数以万计的砍。听着是挺吓人,但那几万贪官加起来也不如一个和珅和中堂吧?]
    这一比较,不但胤礽,连康熙都笑不出来。
    胤禟还暗戳戳地瞪了胤禛一眼:你养的好儿子!
    他家好弟弟胤?也跟了个白眼:就是就是!有那给败家子攒家底的功夫,你就不能教教他好好做人?是不是不会?是的话,弟弟日后常去代劳。
    胤禛在别的方面都不虚,除了不争气的儿子。
    只冷着一张脸,琢磨给糟心儿子加码加码再加码。自打圣驾回銮后,就每天每天被往死里严管的弘时身子一抖,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有种莫名的恐惧感。
    而朝堂上,胤礽结束类比,请加官员俸禄以养廉。不能让文武大臣为朝廷流血流汗,朝廷却无法让臣子活得舒适体面吧?
    当然,加薪的同时也得加刑。
    能保障基本优渥的生活后,不但往国库借债事不可再,贪污受贿也得严惩。
    能合理合法阔绰,谁还冒着生命危险去贪?
    内务府可刚杀了一批,菜市口的血腥味儿还没散呢。
    不等着康熙开口,群臣就已经开始保证上了。
    康熙微笑颔首:“太子所言有理,准。着仔细斟酌,拿出具体章程来,再行定夺。”
    “儿臣遵旨。”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堂君臣和乐重,胤祄眨了眨困惑的大眼睛:[纳尼?高薪养廉不是四哥提出的么?火耗归公,高薪养廉,那不是雍正的主要执政方针么,怎么太子二哥先提起来了?]
    他这一问,康熙跟诸皇子瞬间把心提到嗓子眼。
    就怕被发现点什么端倪。
    小辅星日后刻意规避,不再胡思乱想,甚至被收回神通。
    民间传说不都是那么说的么?
    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就不灵了。
    正提心吊胆着,胤祄心声再度响起:[好奇怪。这倒是哪里出了错,还是太子二哥原就这么出类拔萃,才优秀到让康熙爸爸心生不安?唔,很可能是后者欸!]
    [都说四哥改史呐!缩小皇父英明,淡化九子夺嫡。保留对己方有利的,加大对敌人有害的。]
    真的假的?
    康熙跟诸皇子顿时来了精神,支棱着耳朵细听。
    恨不得抓着小十八,让他展开细说说。
    胤祄不知道父兄们的期望,但他确实百无聊赖,就继续天马行空地想着。
    [真假不知道,但清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卷,圣祖康熙六十一年三百卷,世宗雍正十三年一百五十九卷,高宗乾隆六十年一千五百卷。对比一下,说四哥删了康熙实录似乎也不是说不通?]
    [网传他称十三哥为宇宙全人,就不允许弟弟有一丝丝黑料流传于世间。只一条漏网之鱼,还是满文朱批。]
    [真的,他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