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案!“分尸九段悬案”,至今未破。
作者:贝贝熊的糖   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最新章节     
    上世纪70年代末,市区一个卖素面的女人被人砍成九段后,放在素面担子里,被丢在市区麻行僧街的一个厕所旁边。当时,虽然公安部门做了大量的侦查工作,由于设备落后,凶手又十分狡猾,以致这个案件一直侦破不了。这就是轰动温州的“九段悬案”。
    这个案件给市民留下了很多疑团:凶手的作案动机是什么?是劫财?还是劫色?是仇杀?还是情杀?这么残忍的作案过程,为何没有目击者?
    怀着一种好奇的心理,记者接触了当年这桩惨案,根据民间的种种传闻大致再现了这个案件的案发经过。
    1979年初夏。天边,最后一抹残阳的血红也渐渐隐没在暗沉的暮色里。市区安澜码头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几个挑着素面担的人,不时地四处张望,看样子在等什么人。
    次日,市区一条小巷口,一个中年男子站在一担素面旁,挥手招来一辆三轮车,让车夫把这担素面送到麻行僧街瓜棚下巷,说那里有人在等。三轮车夫也没多问,就接了过来。奇怪的是,左等右等,等了1个多小时也没有人来接。他有些不耐烦,就随意翻了一下素面担,里面竟然露出了一段一段人的尸体,是女的!
    公安部门进行调查时,有人说案发那天的中午,在第一桥附近还看到过这个卖素面的妇女,她正在一个小店里吃面条。据公安部门的调查结果,这名妇女的遇害时间大约是当日下午1点钟左右,那个让三轮车夫运素面担的男人是关键,可是怎么都找不到他的相关线索。而且,现场也没有留下任何作案痕迹。不过,后来在九山湖里发现了那名遇害妇女的衣服……
    这个案子就这样成了一起悬案,同时留下了诸多疑团。
    这是记者在市区街头采访时,一张姓三轮车夫向记者讲述了他所了解的这起案件的“真相”。
    记者循着热心市民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麻行僧街。昔日的小巷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一路的寻找,也问了很多住在这一带的市民,只要一说起这个“九段悬案”,30岁以上的人都说记得有这样的一件事情。
    市民潘先生是整个事件的知情者。他告诉记者,案发的时候,他家就住在麻行僧街,家里是开点心店的。他指着一个建筑工地说,当时他家就在那里。潘先生向记者讲起了他当年的所见所闻。
    潘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是1979年7月16日,那年他15岁。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邻居蒋家门口被人放了一担素面。听人说上午9点多的时候,这担素面已经放在那人家门口了,当时大家都忙着做生意,再加上人来人往,对这个素面担都没怎么注意。到了下午3点多,还是没人来把这担素面挑走。蒋先生觉得有些奇怪,就上前拿开盖子想看看素面担里到底装着什么东西。没想到担子里装的不是素面,而是几段用塑料纸包着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用手拨弄开,顿时,一段被水泡得白白的人腿露了出来。天哪,他吓得脸色都变白了,马上大喊起来:“杀人啦!”四周立刻围上了许多人。有人又翻看另外一个担子,里面装的则是人的头和躯体。原来有人被分尸了,箩筐里一共装了九段尸块,是个女人!而且尸块切口处很整齐,每段都被冲洗得很干净。
    他们马上报了案,没多久,警察就上门办案来了。公安部门经过仔细调查,在瓜棚下物资局仓库成立了现场指挥部,展开调查。
    经过辨认,死者就是卖素面的,永嘉桥头人,还没有嫁人。每天与同乡一起坐船到温州市区卖素面。每天早上,他们坐船到安澜码头下,晚上再从安澜码头坐船回去。而案发的那天晚上,同伴发现这个女人没有上船,以为她可能有事一个人先回永嘉了。哪知道,她竟然遇害了!后来,办案民警在九山北路路口的一个厕所里找到了她的衣服和一段扁圆形的木棒。据法医解剖分析,死者在死之前还吃过米面。还有人反映说早一天下午5点多的时候,还看到过她在谢池巷的一间点心店里吃东西。但没有查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当时民警主要调查的是具备作案条件的场所。因为那时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一般都是好几户人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而能把死者分割,并作了冲洗处理,分尸的地方一定有阁楼,或者是独门独户。依照这个线索,警方经过2个多月的侦查,还是没有找到凶手。这20多年来,这个案子还是没有结果。
    潘先生说完整个经过时,我们到了当初发现素面担的地方。这里停着一辆卖桔子的小四轮车,几个中年人正在聊天,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当记者说明来意后,他们七嘴八舌也向记者说起当年这个案件。由于温州城市改建步伐很快,变化很大,当年发现尸体的具体位置已经无法确认,记者在星河广场地下车库入口处的墙上,只看到一块“瓜棚下”的地名指示牌。想来这可能是当年留下的惟一线索了。
    当记者好不容易打听到两位当时办案的刑警,并试图采访时,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了拒绝。一位已退休在家,一位还在公安岗位工作。
    由于当时的传媒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市民接收信息会比较慢,而且与真实的会有所出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关于“九段案”的另外几个版本。
    下吕浦的周先生是这么跟记者说的
    “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听说是永嘉桥头一个卖素面的妇女,每天很早就到温州市区卖素面。她挑着一担素面走街串巷一路叫卖,中午过后,就没有听到她的叫卖声了。下午3点左右,有人在望江路的江边发现了一个素面担,而且放在那里有好几个小时了。一个路人好奇地翻看担子里的素面。突然,他被吓呆了:一段用塑料纸包裹着的手出现在眼前,里面竟然还有好几段被砍的尸块。他马上报了案。一时间,社会上各种传闻纷纷扬扬,说凶手是怎么凶残的,那个女人被害时有多么残忍……当时,这个案子还惊动了省公安厅。一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案子十分特别,遇害者的尸体切口十分整齐,表明凶手的身份有三种可能:要么是屠夫,要么是厨师,再则可能是外科医生。另外,尸块切口处没有血迹,已经被冲洗干净,说明发现素面担的地方不是第一现场,第一案发现场应该比较空旷。我还听说在瓜棚下巷有个人出钱叫三轮车夫把这个素面担运到望江路,说那里有人接,可是这个车夫到了那里并没有人接。他等了很久都不见有人来接,把担子放在那里就走了。”
    而市民吴女士则是这么说的
    “这个故事可玄了,这个女人原来是在大南门一带卖素面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被人砍死了,应该是情杀吧。好像有人在麻行僧街的一间厕所里发现了她的一节腿,又在九山湖发现了她的一只手,市区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段一段的尸块,据说一共有九段。而且这个凶手的刀法很快,切口的地方都很平整,一般人是切不成这个程度的。因为那时还没有“分尸”这个说法,所以温州市民都管这个案件叫‘九段案’。”
    为什么“九段案”会成为悬案?是当时的侦破、技术落后的原因所致,还是凶手太过于狡猾?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有关刑侦痕迹鉴定专家。
    “20多年前的痕迹技术与现在的技术根本不能比的,当时侦查案件时只有放大镜、手电筒和显微镜这三大件。”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痕迹司法鉴定专家冯永平说:“20年前搞痕迹侦查只能靠肉眼,一些蛛丝马迹如果眼睛看不见就很容易被放过。而现在科技发达,侦破手段主要靠设备,各种尖端设备使任何的微量物质都可以成为有力的物证。除了常见的指纹、脚印、血迹,还有泥土、纤维、油脂、塑料等微量物证。”
    冯永平还说,从当时描述的情况来看,尸体切割面光滑,刀口整齐,很可能在切割较硬的骨头上会有残留刀刃的碎片,虽然这些碎片很细小,但借助现在的设备和各种检测手段就可以断定分尸的工具是什么材质的。发现尸体的地方不是案发第一现场,在转移尸体的过程中,凶手不经意留下的一些毛发、皮屑都可以用dna来锁定罪犯。这些技术,在20多年前根本是想像不到的。
    冯永平举例说,曾经有犯罪分子将整个尸体放进浓硫酸里全部毁掉了,一点痕迹都没留下,但是案子依然被成功破获了。“我们不能将思路局限于痕迹,还是有很多侦查手段可以运用,要相信那句古话,‘犯罪分子就算置身于人群之中,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案件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