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张小林”
作者:贝贝熊的糖   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最新章节     
    1991年7月24日中午12点,吉林市龙潭区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干部常国义做梦也没想到,他的生命只剩几分钟了。
    常国义四十多岁,身材瘦小,体格单薄。
    作为检察院干部,常国义长期处理案件,和文案打交道,不是办案的民警。
    换句话说,常国义并没有什么拳脚功夫,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
    上午,常国义和单位同事,一起去机关文化宫观看反腐展览。
    从文化宫出来后,常国义骑自行车回家。
    1991年,对于军警的枪支管理并不严格。和其他干部一样,常国义随身携带一支54式手枪和5发子弹。
    常国义不知道的是,他早上出门的时候,就有2个黑影盯住了他。
    常国义更不知道的是,这2个人已经盯了他10多天了,摸清了他的一切活动规律甚至家庭成员。
    常国义到家门口的时候,2个黑影也急忙跳下自行车,迅速跟了上去。
    其中的1个黑影,手中还鼓鼓囊囊的拿着什么东西。
    就在常国义开门的一瞬间,那个黑影突然冲到他的身后,用1个枪型的东西顶住了他的后脑。
    常国义大惊,刚说了“你们干什”4个字,对方就开枪了。
    当时常国义的哥哥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他听到弟弟大喊了一句,就是砰的一声,同时是常国义撕心裂肺的尖叫。
    常国义的哥哥胆子很小,这一下就吓傻了。一时间,他手足无措,动弹不得,不敢跑去查看弟弟到底怎么了。
    接着,常国义的哥哥听到,门口有2个凶恶的声音在说什么,似乎又要进门。
    恐惧之下,常国义的哥哥迅速爬到阳台上,翻到了隔壁邻居家。
    在邻居阳台上躲了十多分钟见没动静,常国义哥哥才敢下楼,打电话报警。
    警方听说有检察院干部被袭击,立即赶赴现场。
    现场是可怕的:常国义倒在家门口,后脑有一个巨大的伤口,后背已经被鲜血染红。他携带的提包、钱包完好无损,但54式手枪失踪。
    警方立即将常国义,送到吉化第二职工医院抢救。人送到医院时候心跳已经停了,医院抢救到下午4点,宣布死亡。
    经过尸检,常国义死亡原因是颅骨碎裂、脑部严重损伤。
    医生从常国义的头部,取出1根钉子。
    根据伤势和常国义哥哥的回忆判断,他是死于射钉枪。
    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射钉枪是什么,萨沙就来科普一下。
    射钉枪有几种,比较常见的是用来击发射钉,直接打入钢铁、混凝土和砖砌体或岩石等基体中,不需要外带能源如电源 、风管等 。射钉弹自身含有火药,爆炸后把钢钉直接射出,从而将需要固定的构件,如门窗、保温板、隔音层、装饰物、管道、钢铁件、木制品 等和基体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
    简单来说,射钉枪就是一种工具,原理和枪械接近,一般用于建筑工程中。
    自然,射钉枪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如果在距离人头部非常近的距离发射,钉子射入头部还是能够造成致命伤的。
    在根据常国义家门口的痕迹来看,歹徒是2个人。
    他们作案手法老练,打死常国义以后立即拿走了54式手枪,迅速逃走。
    警方认为,2个歹徒在现场停留时间不到1分钟。
    对现场附近搜索,警方惊讶的发现了凶器射钉枪。
    那把被歹徒随手扔进小区垃圾桶的射钉枪,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嘿,我在这里,但你们能找到我吗?”歹徒们可能觉得,把作案凶器一扔,就能摆脱警方的追踪,这智商,简直比射钉枪还“火箭”。
    警方可不是吃素的,他们仔细勘察了现场,结果却发现射钉枪和钉子上连一个指纹都没有,这简直比“无痕”还无痕。不过,袭击警察可不是闹着玩的,吉林市警方迅速组成了专案组,誓要揭开这起案件的真相。
    经过对小区群众的走访,警方得知最近有两个行为诡异的年轻人经常在小区出没,其中一个小个子,身高也就1米70左右。这两个人刻意躲避群众的目光,仿佛他们是什么外星人,怕被人发现似的。
    没有目击者,没有证据,案子陷入了僵局。警方只好从那把射钉枪入手。经过分析,这把射钉枪原来是江苏扬州工具厂生产的“火箭”牌,全国销量十几万支,要找到源头简直是大海捞针。
    不过,警方还是发现了一些线索。吉林全市共有该型号的射钉枪七千多支,分布到全市250多个工企单位。更幸运的是,这把枪有个特征:上面缠有高压绝缘胶布,扳机斜上方还有1厘米焊割口。看来,这把枪的主人可能是个电工、水暖工或者装潢工,而且还有机会接触到电焊机。
    于是,专案组在吉林市展开了地毯式的排查。虽然吉林市是个工业城市,接触射钉枪的工人众多,排查难度极大,但警方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经过长达1个多月的搜索,终于有了收获。8月27日,吉化公司103厂机修车间铆工王德勇主动向调查人员承认,这支射钉枪的焊口是他焊割的。专案组立即将他逮捕,连夜审讯。4天后,王德勇检举了真正的凶手——本厂工人李晓冬。
    李晓冬这个倒霉蛋,身高也就1米70左右,完全符合对嫌疑人的描述。他平时表现还行,就是有些懒惰,经常请假旷工,工作不积极。而且,案发当天他正好没有上班,有作案时间。
    当晚8点半,李晓冬被专案组抓获。此时案发已经长达1个月,上面几次追查案件进度,要求尽快破案。于是,专案组刚刚抓住李晓冬,就动用了“特殊手段”。
    别奇怪,审讯嘛,大家都懂的。今天尚且好一些,讲究什么文明办案。90年代,抓住杀人嫌疑犯哪里有不打的?李晓冬开始还死撑,说案发时他和哥哥李晓峰在家,没有作案时间。他还嘴硬说:“我没做过,你们打死我也没用!”
    用冯小刚的着名台词来回答,就是“那我们就把你打死吧!”。大刑伺候后第二天9月1日晚23时,李晓冬就主动“承认”案子是他做的,还“承认”另一个歹徒就是他的哥哥李晓峰。
    于是,警方迅速将李晓峰抓获。相比弟弟,李晓峰倒是吃得住打。不管怎么问,他就是不承认杀过人,甚至不承认摸过射钉枪。
    案件情况反馈到上级,上面的老大们也不是傻瓜,觉得有些奇怪。李晓冬承认杀了人抢了枪,但始终不交代抢到的54式手枪到哪里去了。杀人抢枪肯定死刑,既然都死定了,李晓冬为什么还隐瞒部分罪行(枪支去向),没道理啊!
    上面又查看了证人王德勇的证言,发现他的前后竟然截然相反。按照常理推断,不能排除王德勇故意栽赃陷害李晓冬或者被迫胡说。
    带着疑惑,上面派出公安局局长和检察长去看守所调查李晓冬,看看到底怎么回事。让他们惊讶的是,满脸是伤的李晓冬刚见到他们,就声嘶力竭的主动承认罪行,还反复要求宽大处理、还说永不翻案。
    见李晓冬并没有喊冤,上面也就先入为主认为他就是凶手。至于枪支的流向,还需要继续追查。
    后来才知道,在见局长和检察长之前,李晓冬已经被反复关照,让他不要乱说,不要有他好瞧的。
    客观来说,90年代冤假错案并不稀奇,被冤杀的也不罕见。但李晓冬这起冤案,并不李家兄弟挨了几顿打这么简单,而是大大影响了案件的侦破。
    讽刺的是,就在专案组高兴地宣布案件侦破的时候,真正的歹徒还在作案。9月17日,吉林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案件:持枪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白某开车搭载2个青年上路,很快就被他们用匕首顶住。
    车子开到郊区,司机白某揣测歹徒要抢车甚至杀人,主动自救。白某身高1米8几,身体强壮,突然推开匕首,和2人厮打起来。这2个歹徒身体都挺单薄,虽有匕首也不是白某对手,双方打成一团。
    见白某拼命,1个歹徒突然取出一支手枪,对准白某头部就是一枪。白某当场惨死,2个歹徒将尸体推下出租车,将车开走。开出几公里以后,歹徒觉得事情闹大,车子不能留,将车子丢弃后逃走。
    警方立即赶到现场,根据白某身上弹孔推测是54式手枪打的。现场的弹壳已经被歹徒捡走,弹头一时又无法找到,不能判断是不是常国义的手枪。
    就在警方紧急侦破917案件时,9月25日吉林市参茸加工厂又发生了特大杀人抢劫案。2个值班人员被歹徒用枪顶住,抢走了大量现金,随后被用刀刺死。这次歹徒有些疏忽,留下了2枚残缺的指纹。
    警方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得摩拳擦掌,立刻根据指纹线索追捕那两名歹徒。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竟然在10天后的10月5日,胆大包天地持枪袭击了公安局。
    话说10月5日晚上,吉林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沙河子派出所副所长祝晓强,带着一名治安员值班。这治安员已经是个四十岁的老油条了,因为老婆要上夜班,居然把孩子也带到了派出所一起过夜。就这样,派出所里总共就这三个人,简直就像是小龙虾和它的两个随从。
    多年后,祝晓强的妻子王洪娟回忆说,当天本来不是祝晓强的班,但因为同事发高烧,他义无反顾地顶上了。当时他重感冒得厉害,但派出所人手紧缺,他也就没办法休息了。这家伙敬业得让人佩服,就算是过年过节不值班,他也会跑到派出所去瞧瞧。
    王洪娟还透露,报纸上曾写到,她觉得祝晓强不是个合格的丈夫。生孩子和做阑尾炎手术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这让她倍感失落。但后来她想通了,当警嫂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呢?当晚8点,祝晓强还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温馨地聊了几句。
    10点多,祝晓强让治安员带孩子去睡觉,自己则负责值班。可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有两个黑影已经悄悄溜进了派出所。在发现派出所里只有一个民警值班时,一个歹徒竟然拔出了手枪。
    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夜的宁静。祝晓强头部中弹,瞬间瘫倒在办公桌上,英勇牺牲。治安员听到枪声,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他让孩子别动,自己则冲向走廊。但不幸的是,两个歹徒已经在走廊上等候多时,再次开枪。治安员胸部中弹,也当场牺牲。
    治安员的孩子听到爸爸的惊叫,哭着跑到了走廊。黑暗中,歹徒误以为是警察,又开了一枪。旁边的歹徒见状抱怨道:“你打死了一个小孩。”开枪的歹徒却辩解道:“这么黑,我哪里看得清,算他倒霉了。”
    这两个歹徒拿走了祝晓强身上的64式手枪,然后迅速逃离了现场。祝晓强副所长牺牲时,他的妻子王洪娟才三十多岁,身材高挑,长相俊美。许多亲戚朋友都劝她再婚,但她坚决拒绝。“我是为了孩子,怕他性格受到影响。而且他是烈士的后代,我也是公安,觉得这也是自己的职责。”
    孤儿寡母的生活自然充满了艰辛。王洪娟用“苦,非常苦”来形容丈夫去世后的生活。她曾经历过孩子喉炎发作的惊险时刻,半夜背着孩子下七楼去医院急救。面对医生的询问,她跪在地上哀求医生救救儿子。那些心酸的经历让她眼泪止不住地流。
    多年后,祝晓强的儿子也成为了一名警察,目前在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工作。而王洪娟已经老去,她对儿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健康平安。
    沙河派出所地处偏僻,那三声枪响并没有惊动周边的群众。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巡逻的民警回到派出所才发现三人已经遭遇不幸。这起袭击派出所并枪杀多名警察的案件极为恶劣,全国罕见。
    经过紧急分析,警方发现作案的凶器竟然是常国义的54式手枪。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警方抓错了人,李晓冬兄弟并非凶手而是被屈打成招的。
    让人无语的是,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专案组的一些民警还是傻乎乎地认为李晓冬将手枪卖给了歹徒,这才导致派出所被袭击。案发当天,这些民警又跑到看守所对李晓冬兄弟拳打脚踢,逼他们交代手枪的下落。
    不过幸运的是,上面的领导并没有这些民警那么愚蠢。他们明白李晓冬兄弟并非凶手,下令停止对他们的审讯。虽然他们没有被释放,但也没有被错误地定罪。
    在此次案发现场,警方提取到了一个清晰的脚印。根据这个脚印判断,另一个歹徒的身高大约在1米75左右。这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然而,案件又回到了原点。专案组不得不重新梳理整个案件。他们发现杀死常国义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抢劫54式手枪。而抢枪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进行更大的犯罪活动。但是,抢枪和袭击派出所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正常情况下,抢劫武器完全可以继续袭击其他警察。毕竟带枪的警察有很多,为什么要去袭击派出所呢?这让专案组感到困惑不已。
    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专案组认为这两个歹徒很可能有着报复警察的动机。他们袭击派出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报复警察,而杀警察和抢枪只是次要目的。因此,这两个歹徒很可能是曾经受到过警方打击的人员。
    同时,根据歹徒连续作案的手法来看,他们干净利落、心理素质稳定。这表明他们绝非初犯而是有着丰富的犯罪经验。因此专案组决定下一步需要重点排查有前科的人员。
    此案震惊了全国上下公安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要求吉林市警方迅速侦破此案并将凶手绳之以法。同时上级部门也对专案组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刑讯逼供、胡乱抓人顶罪等严重问题给予了严厉批评并要求立即释放李晓冬兄弟。
    面对上级的批评和舆论的压力专案组倍感压力山大。为了挽回颜面他们决定采取更加极端的手段来破案。于是他们下令吉林市3000名干警停止休假全员出动兵分两路展开拉网式排查:
    第一路对全市3万多名电工和相关从业人员以及4万多名焊工进行逐一摸排;第二路则前往看守所调取自83年以来受过打击的人员名单共计4376名进行逐一排查。
    就在专案组发狠排查期间两个歹徒竟然再次顶风作案!10月16日吉林市城建中专再次遭到歹徒袭击……
    两个歹徒,手里握着枪,大摇大摆地破门而入,仿佛自己就是电影里的主角。可怜的保安大哥,就这样被他们一枪给“送”走了。吉林市这地儿,恶性案件频发,学校的领导们也是急了,直接从北京搬来了个新式的保险柜,想给自己加点安全感。
    这两个歹徒啊,心想着这次肯定能发大财,可没想到这保险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结实。撬啊砸啊,就是搞不开。最后,两个家伙只能灰溜溜地走了,心里估计在骂娘呢。
    这案子一出,专案组又头疼了。从7月24日到10月16日,短短不到3个月,这两个家伙就疯狂作案5起,杀了8个人,其中还包括3名警察。这种频率,全国都少见,简直就是在挑衅社会啊!
    排查7万工人?那不就是愚公移山吗?短期内能有啥收获啊?倒是排查有前科人员的那一组民警,似乎找到了点线索。
    组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他觉得这两个家伙肯定是惯犯,1991年肯定不是他们第一次作案。于是,他开始梳理吉林市之前积压的未破案件,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点眉目。
    话说啊,在1988年7月,吉林市龙潭山上就发生过一起杀人案。几个晨练的老年人发现,半山腰的亭子里有个男青年已经死了。警方赶到现场一看,这男青年后脑被射钉枪给击中了,当场就没了。他身上穿着运动服,啥财物都没带,就带了本书。调查后才知道,这男青年是去山上看书准备考试的,谁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呢?
    这男青年啊,人缘挺好的,根本没啥仇人,所以不太可能是被报复杀害的。而且啊,抢劫也不太可能,哪个歹徒会傻到去抢晨练的人啊?现场除了那根射入死者脑部的钉子外,啥证据都没留下。这案子啊,就成了悬案。
    再说啊,在1990年2月22日,吉林市还有个中年男人走夜路时被射钉枪袭击了。幸运的是,这男人反应快,头部扭动了一下,钉子没射中脑部。虽然重伤昏迷了,但好歹捡回了一条命。可惜啊,夜色太黑,他根本没看到袭击者的样子,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这案子啊,也成了无头案。
    现在看来啊,这两起案件很可能就是这两个歹徒干的,估计是想测试射钉枪的威力或者练练胆吧。可惜的是,专案组一开始并没太把这两个案子当回事。
    后来啊,专案组继续梳理案件,又发现了一件惊天大事。在1990年11月15日,吉林市有个铁路警察下班后,被歹徒用射钉枪击中了头部,当场就没了。这歹徒啊,杀人后还拿走了警察的空枪套和钱包。因为警察没带枪,钱包也丢了,而且当时没穿警服,所以这案子就被定为谋财害命了。当时警方推测啊,可能是歹徒把这便衣警察当成普通老百姓给杀了。由于侦破方向错了,这案子也长期没破。现在看来啊,这袭警案件很有可能就是这两个歹徒干的,目的还是为了抢枪。只可惜啊,歹徒没想到警察把枪留在车站了,只带了个空枪套回家,所以没能抢到武器。
    这么一搜啊,就发现这么多线索,可见之前专案组的工作啊,真是有点“胡搞”了。其实这案子并不难破啊,歹徒这几年在吉林市做了20多起案子,基本都在龙潭区山前街、昌邑区哈达街、郊区的沙河子一带活动,说明他们对吉林市可是熟得很。所以啊,就算这两个歹徒不是吉林市人,那肯定也是在这里长期居住的。他们在吉林做了这么多案子,指纹、足印都留下了,肯定有前科啊,怎么会难抓呢?
    另一边啊,那组负责排查7万工人的民警可真是苦不堪言啊。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连续加班加点搞了一个月,把这7万人像筛子一样过滤了一遍,结果却啥收获都没有。无奈之下啊,专案组又宣布要进行新一轮的大排查了,这次要把全市21万适龄男青年都包干制排查一遍,谁查漏了谁就负责!这决定一出来啊,民警们可就抱怨不已了:破案哪有这么笨的啊?这样搞能行吗?排完吉林市21万人是不是还要把全省800万男人再排一遍啊?
    不过啊,就在大家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另一组民警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反复排查了有前科人员的指纹信息后发现了一个大线索。他们经过三轮排查后并没有在最近几年案犯中找到案发现场的类似指纹。无奈之下他们进行了第4轮排查将时间放宽到1981年以后。这4轮前后对比了不下10万个指纹最终有了收获。
    12月18日上午昌邑公安分局聘用的退休刑侦技术干部谢海林有了重大突破。当年没有电脑完全依靠人眼用放大镜看指纹难度可想而知。
    当谢海林对那2万多份指纹卡片进行再次审查时,他的双眼突然一亮,仿佛发现了什么宝藏。原来,居住在兴华街15委17组的省冶金建设公司工人张小林,竟然与925案件现场的指纹有7处惊人的相似!
    案卷上显示,这个张小林今年才26岁,而他的犯罪历史竟然可以追溯到18岁那年。
    说起这个张小林,他可是83年严打中的风云人物。因为盗窃罪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但你别看他年纪轻轻,其实是个狠角色。1986年出狱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吉林冶金建设公司机电分公司的工人。
    当专案组得知这一消息时,简直是欣喜若狂,他们立刻决定展开抓捕行动。
    张小林住的那栋居民筒子楼可真是热闹,人口众多,四通八达,给抓捕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更何况,如果张小林真的是那个歹徒,他手里肯定有枪,一旦他负隅顽抗,那可就难办了。
    不过,专案组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8名干警组成了抓捕小组,荷枪实弹地来到了张小林的家门口。他们开始敲门,谎称是居委会的,来检查暖气管子。
    可这张小林也不是吃素的,他根本不上当,任凭干警们敲了半天门也不开。如果他的家里真的有枪,估计早就开枪射击了。
    见张小林不开门,警方也不客气,直接破门而入。8名干警一拥而上,将张小林按倒在地制服。奇怪的是,张小林并没有抵抗,反而高声喊冤。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干警们只好把他的嘴堵上。
    被堵上嘴后,张小林仍然奋力呼叫,直到被拖上警车。干警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他们认为,张小林这样喊,肯定是在给什么人发暗号。根据居委会大妈们的介绍,同一栋楼的吉林化工设备厂电焊工邹广强和张小林关系非常好,两人整天腻在一起。
    邹广强的身高1米7左右,也符合对案犯的描述。不过,大妈们认为邹广强这小子是个窝囊废,连女孩都敢抽他。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杀人,绝对不会犯罪的。
    于是,东北民警展现了他们的厉害之处。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踹门而入,将邹广强也抓了。胆小的邹广强根本不敢抵抗,直接就被生擒了。
    警方随后搜查了两人的家,张小林家没有什么发现,但在邹广强家却搜出了54式手枪和64式手枪各1支,还有大量赃款。经过枪号对比,这2支枪就是之前遇害民警的配枪,由此可以确定这2个小子就是作案歹徒。
    随后的审讯过程并不顺利,这两人拒不交代罪行。经过一顿拳打脚踢后,邹广强很快软了,毕竟他家里搜出了枪和赃款。但张小林却始终不认罪:“邹广强杀人关我什么事?他又不是我儿子,我还得负责!”
    警方也不客气:“就你和邹广强最好,整天在一起,你说不关你的事?”
    张小林:“谁整天跟他在一起,都是那些居委会老太乱说的。我们就是邻居,偶尔吃吃饭喝喝酒,他做了什么我根本不知道。”
    警方:“你还胡说?邹广强都交代了,说就是你领头做的。”
    张小林:“他放屁!你喊他来,我跟他当面对质,谁他妈领头的。”
    警方:“你看这个,这个是不是你的指纹?我告诉你,这是在现场发现的,你还抵赖?”
    张小林:“什么指纹?你们少栽赃我,我见得多了。这里面就不是说理的地方。只要一进来,屎尿都往头上扣。”
    经过83年严打后,张小林变得更加死撑,但邹广强最终还是交代了整个作案过程。他们之所以犯罪,既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色,纯粹就是为了报复社会。他们知道自己迟早会死,所以也不在乎,疯狂顶风作案。
    根据邹广强的说法,张小林有着强烈的报复社会意识。早在1983年,年仅18岁的张小林就因为不懂规矩而栽了跟头。当时他刚刚进入工厂不久,因为拿了一些工厂下脚料回家做手工而被车间主任发现。虽然被骂了一顿后他再也不敢这样做,但几个月后赶上83年严打,每个工厂都有抓人的指标。当时厂领导也找不到别人,就把年轻不懂事的张小林报上去,说他曾经盗窃。
    那个时候有句顺口溜:“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于是,张小林就莫名其妙成为坚决抓和坚决判的受害者,当啷入狱。
    被捕以后,公检法倒也有些同情他。一个毛头小伙子拿了些工厂的零件,放在平时自然不算大事。民警批评教育一通后让父母罚点钱带回家就得了,最惨不过拘留几天。可惜时代不同,你又正好撞在枪口上,那还能不倒霉吗?
    话说主审法官还是有余地的,只给张小林判了3年劳教,没有正式判刑。要知道,严打期间惯偷都可以枪毙。张小林由此懵了,认为被人陷害、被政府打击。服刑期间,年仅18岁的张小林恼怒万分、发誓要报复社会。
    至于邹广强更背。这个全厂着名的软蛋,不知道怎么也因为流氓罪、爆炸罪被劳教3年。后来警方去邹广强的家里和工厂调查时,邻居和工友都惊呆了。
    邹广强这哥们儿,平时看着挺文静的,其实骨子里是个怂包。在单位里,一下班他就躲工具箱后面啃书本,估计是想用智慧武装自己,结果却成了“书呆子”。跟工友邻居闹矛盾,别人吼几句他就软了,连女工友都搞不定,被人家堵着门骂得狗血喷头。听说后来连女人都敢抽他,哈哈,这不是典型的“窝里横”吗?
    这家伙有时候在家里喝点小酒,还能哭鼻子,邻居小孩子都不怕他。可就是这么个看似无害的家伙,竟然敢做那么多杀人案,真是让人跌破眼镜。尤其是那个堵门骂他的女孩,事后吓得半个月都缓不过来。工友还打趣她:“你敢得罪这种特大杀人犯,真有胆量。他要是想报复你,最轻的也是把你强奸了。”哈哈,这话说得,简直是在给女孩颁奖。
    张小林和邹广强这俩人在劳教所里认识,臭味相投成了朋友。86年和87年两人先后释放,立马聚在一起准备报复社会。从1987年到1991年12月被抓,四年时间里,他们连续做了28个案子,共杀死19人、重伤4人。这效率,简直比外卖小哥还快!
    他们做的这些案子,大部分还属于秘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我就知道以下几个:
    早在1987年,两人就决心杀人练胆。带着匕首在吉林市城郊徘徊,结果在江南炼油厂附近发现一个走夜路的男人。这俩歹徒摸上去,对准这个男人背后就是几刀,后者莫名其妙就送了命。邹广强还吓得双腿发抖,张小林见状下令让他挖出这男人的内脏带走。坊间传说,他们还把这些内脏煮熟吃掉了。这男人是江南联化小石油的工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成了两人的练胆工具。
    这次杀人以后,张小林觉得邹广强胆子还是太小,需要继续锻炼。他听说邹广强的姐姐经常被单位领导刁难,于是决定一起去把这个领导杀了。于是,两人在一个夜里潜入龙潭区烟草副局长家,由邹广强动手连刺几刀,将副局长杀害。随后,两人还潜入市东山火化场,持刀杀死值班小伙,抢走了不少钱款。更无语的是,他们还焚烧过1辆公交车。一次两人出门踩点,乘坐一辆三十路公交车。因张小林堵在门口但不下车与女售票员发生争执。下车以后张小林很窝火想要报复,但转念一想杀个女人不太光彩。于是两人摸到公交停车场放火将车烧毁出了口恶气。
    之前这俩小子作案都是用匕首并不是每次都杀人,做了十几个案子以后张小林感觉持刀作案有问题。一旦受害者比较强壮敢于搏斗他们就有危险,于是让身为电焊工的邹广强搞来一支射钉枪。两人在1988年7月进行实验在龙潭山上开枪打死了一个看书的男青年随后将枪丢弃。1990年2月22日又用新枪将走夜路的一个男人打成重伤,这两次案件后张小林认为射钉枪比匕首好用决定用它作案去搞制式手枪。他们在1991年1月19日在矿建机电分公司电工班盗窃了一支射钉枪。这个公司管理混乱压根不知道枪支丢失,后来排查了7万人也不知道枪支的来源。案件侦破后对昌邑分局兴华派出所的领导和直接负责民警进行了严肃处理并且要求对市矿建公司保卫处进行整改。用这支枪张小林他们射杀了便衣铁路民警但没有搞到枪,随后又射杀了检察科干部常国义终于搞到了一支54式手枪。他们用这支手枪多次作案包括袭击派出所又搞到了一支64式手枪。
    现在看来张小林和邹广强作案手段并不高明连指纹都留在了现场还把枪支和赃款放在家里。但长达4年时间他们就是捉不住,也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似乎也没准备活太久要不然也不会顶风做这么多案子。1992年春节后两人在吉林剧场被公审宣判死刑,验明正身后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至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民警谢海林则被奖励了3万元奖金,这可真是“善恶有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