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的“狠人”孙德林
作者:贝贝熊的糖   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最新章节     
    孙德林,这位沈阳小伙子,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六、七十年代时家庭条件还挺不错,可以说是“红底金字”的出身。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怀揣着当兵的梦想,想要保家卫国,于是他沉迷于修炼自己的拳脚功夫,仿佛是个武侠小说里的主角。
    不过,这家伙性格却像火药桶一样易燃易爆。仗着自己一身力气,他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搅得四邻鸡犬不宁。起初,他父母还会带着他去给邻居道歉,但时间久了,父母忙于工作,也就懒得管他了。就这样,孙德林的人生轨迹开始偏离了正轨。
    进入初中后,他更是成了市里有名的小混混,甚至还组建了一个“保护队”,专门向周围的人家收取“保护费”。这可把当地居民给害苦了,最后不得不集体向警察局告状。于是,刚满18岁的孙德林就被抓进了监狱,这下可真是“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孙德林,这个曾经的小混混,为了自由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监狱里,他表现得像个模范生,减刑如同坐火箭,没几个月就重获自由。刚出狱那会儿,他还真想改过自新,父母也给力,直接把他塞进了铁路系统。嘿,这家伙从基层干起,一步步脚踏实地,工人、班长、小队长,最后还当上了大队长,这升职速度,简直比高铁还快!
    铁路单位一看孙德林这么勤奋肯干,心想这家伙不错,提拔他入党吧。孙德林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可这事儿怎么就没了下文呢?原来单位在给他写入党申请书时,调出了他的人事档案。那档案厚得跟砖头似的,里面记录了他从小到大的所有处分,还有那段鲜为人知的劳改经历。单位一看这“黑历史”,直接就给他判了死刑,入党这事儿就算是黄了。
    孙德林一看自己在铁路系统的仕途无望,正好80年代改革开放,做生意成了潮流。他索性辞了铁饭碗,跑到火车站去拉货赚钱。拉货确实来钱快,孙德林渐渐开始迷失自我,有了闲钱就想“钱生钱”,于是他就去赌。可大家都知道,赌博这东西十赌九输,他赚的那点儿钱又全赔了进去。最后,孙德林一贫如洗,只好重操旧业,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在这个阶段,他还结识了同样喜欢小偷小摸的汪家礼。汪家礼原本是沈阳一家酒厂的送货司机,但因为盗窃被抓,坐了两年牢。出来后工作没了,收入也没了,他也想报复社会。两人因为人生经历相似,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决定放弃赌博和偷窃,干起了来钱最快的抢劫。
    他们第一次行动是在1987年7月27号,把剔肉刀和铁棒放进竹篓里,拦了一辆出租车。原计划是孙德林假装下车小便堵住司机逃生的门,汪家礼在后排偷袭司机。可汪家礼不敢下手,两人只好对调角色。最后下手的人成了孙德林,他手起刀落,年仅28岁的司机朱吉奎就命丧当场。之后,两人把尸体抛进了路边的山沟,想开车逃走,可汽车突然熄火,两人只好弃车逃亡。
    第一次抢劫的经历让孙德林和汪家礼觉得人手不够,于是开始“招兵买马”。他们只敢找自己熟悉的人,第一个目标就是汪家礼的亲兄弟汪家仁。这汪家仁也是个狠角色,因为打架偷窃被判了九年刑,不久前才出狱。孙德林一看汪家礼“上阵亲兄弟”,自己也不甘示弱,拉来了当过兵、身手不错的弟弟孙德松和因盗窃入狱十多年的朋友王文绪入伙。至此,孙德林团伙正式集结完毕。
    人齐了,接下来就是分工了。因为汪家仁年纪最大、资历最深,就负责信息情报工作;汪家礼以前是司机,现在负责开车接应同伙以及善后工作;孙德林兄弟和王文绪则负责杀人越货。之后这群人就开始了疯狂的抢劫和掠夺,几乎沈阳所有的市场、鞋城、研究集散地、家具城都被他们“光顾”过。这伙人简直就是抢劫界的“旅游团”,沈阳的各大市场都成了他们的“打卡地”。
    孙德林和他的团伙一开始可是把抢劫当作一门“艺术”,他们深知室内商场人潮汹涌,失手被抓的风险太大,所以只伤人、不杀人,玩的是心跳,讲的是策略。但渐渐地,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商场的“小打小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那些落单的出租车司机。
    1995年头半年,孙德林团伙可是让出租车司机们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接连打劫并杀害了5名司机,害得司机们一提到出租车就瑟瑟发抖。但当时的技术手段嘛,就像捉迷藏一样,虽然案件频发,警方却总是抓不到他们的尾巴。
    警方抓不到他们,这可让孙德林得意洋洋,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的“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们开始嫌弃出租车司机钱太少,于是把主意打到了富人身上。但富人嘛,哪个不是身边带着一群“保镖”,下手可不容易。于是孙德林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搞几只枪来。最后是汪家兄弟两人南下,扮做猎户买了两只9.5式手枪,这可真是“鸟枪换炮”啊!
    有了武器之后,孙德林团伙更是如鱼得水,他们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跑到一个灯饰老板家抢劫了多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啊,无疑给他们的“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于是他们又接连做了数起入室抢劫案,简直就是把抢劫当成了“家常便饭”。
    后来,他们又盯上了一对来车行买车的田氏兄弟,抢劫了12万现金,田氏兄弟也命丧黄泉。拿到这12万以后,孙德林一伙人可是高兴得不得了,光是大酒就喝了三天三夜,一伙人都佩服孙德林每次行动都敢下死手杀人、恭维是孙德林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而孙德林也在这一声声赞美里彻底迷失了自我,扬言要带兄弟们“干一波大的”!而这,就是震惊东北的“沈阳3.8大案”的起因。
    每个月的8号都是沈阳饲料厂给员工开工资的日子,1996年3月8号这天也不例外。饲料厂的会计老刘带着自己的两个同事去银行取整个厂子的工资,却没想到他们早就被孙德林团伙盯上了。
    就在老刘一行人背着现金刚回到饲料厂门口的一刻,意外发生了。两个把脸蒙得严严实实的大汉突然跳了出来,就像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样。老刘一看情况不对,赶紧让同事往屋里跑,自己断后。可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就从背后穿胸而过,饲料厂的保安闻声出来帮忙也被一枪击杀。那个负责给老刘开车取钱的司机刚想跑,却被歹徒从窗外照着头部就是两枪,当场就倒下了。而老刘手里那20万的员工工资,当然也不翼而飞了。
    这场抢劫案的蒙面人不是别人,正是孙德林和王文绪!他们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啊,连当街抢劫杀人这种事都敢干。这起案件震惊了半个中国,沈阳人甚至不敢上街闲逛,整座城市都变得空荡荡的。不过,警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通过“3.8大案”现场留下的痕迹,判断出这几起抢劫案应该都是同一团伙所为。
    于是警方迅速把侦破的重点放在了武器上,发现了孙德林团伙惯用的95式手枪。这种手枪一般只有西南边境的几个省市有人走私进来,国内并不常见。于是警方南下调查,从枪贩子嘴里得知,最近几年有两个东北人买过这种手枪,又了解到了这两人的样貌和年岁。可仅有这些线索还是无法破案,再加上孙德林他们发现“3.8”大案闹得太大,竟然在家里躲了一整年,让警方毫无头绪。这可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这一年里,孙德林可没闲着,想当年他年轻气盛,家暴前妻,结果前妻变成了“前妻”。现在年纪大了,突然开始怀念前妻的好,天天去刷存在感,花钱也不手软,前妻竟然也和他重温旧梦,连女儿都对他刮目相看。
    这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孙德林还是个擅长伪装的家伙,在邻居眼里,他就是那个笑眯眯的老好人,教育弟妹一丝不苟,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正人君子,哪里知道他还有辣手摧花的一面。
    一年后,孙德林团伙觉得风声已过,准备重操旧业。于是,在1997年10月16日,他们闯入了一个灯具老板的家,男老板当场领了盒饭,老板娘侥幸捡回一条命。11月初,他们又在大街上车行里击杀了一名女子,抢走了13万购车款。
    这次抢劫让孙德林团伙内部产生了分歧,孙德林兄弟意识到枪一直被汪家礼兄弟控制着,万一翻脸,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孙德林决定亲自南下买枪。可他的运气实在太差,刚买到枪就被广西警方逮个正着,以非法携带枪支罪被判刑五年。这时候还没人知道,这个倒霉蛋就是沈阳连续抢劫杀人案的主谋!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在孙德林被抓的这段时间里,汪家兄弟居然在没了“主力”的情况下再次铤而走险犯案,结果直接被警方抓了个现行!随即,汪家兄弟供出了孙德林,这一连串血腥案件的主谋终于落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德林被押解回沈阳的那一天,他的前妻居然跑去警局求情,说孙德林是被冤枉的,她愿意变卖所有财产将他保释出来。孙德林的女儿也绝食了五天,对法院进行抗议,可见孙德林平时的演技有多高超,大家都被他蒙蔽了双眼。
    不过,法律可不是儿戏,孙德林最终还是被判处死刑,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