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我也先,这次定要叫元室幽而复明!
作者:张开双眼做场梦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最新章节     
    朱祁钰知道喜宁是一个不安定份子,自己改变了他想要谋害朱祁镇的心思。
    但是改变不了他投敌叛国的决心。
    “太师,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华夏有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机不可失啊!眼下大明国库空虚,而太师借这一战,声名赫赫,若是在等几年,那大汗稳固后,咱们就是砧板上的牛羊了啊!”
    也先帐内,喜宁苦口婆心,一副忠臣的模样,自从朱瞻基开了先河,太监可以读书识字,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留姓的明朝太监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辈。
    喜宁正是其中,他总算是在瓦剌这边找到了存在感。
    虽然道路是曲折的,可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总算是在瓦剌站稳了脚跟。
    也先听到喜宁分析也知道这是事实,自己这几年还好,等到了年老,届时阿剌兀突良其我太师老弱无力,又不是没有见过,自己就是此道中人。
    “嗯,只是吾为蒙古太师,上次挑起站端,能够得到喜宁公公指点化险为夷,只是现在两国言和,吾再贸然挑起站端是否不妥?”
    众所周知,瓦剌上次劫掠是因为王振贪心不足,克扣岁赐,这才让也先太师有了出兵的名头,可是名头不是每次都有的,尤其是朱祁钰这个玩意。
    搞了个互市,虽然对他们来说有利于消息的传递,但可着实是收拢了一批民心。
    现在底下的牧民们也不怎么思战,但是在他的角度上来讲,这不就是和当初大宋对待异族一般吗?
    长此以往,静等变化,就看谁能耗得过谁,但是他也先偏偏就是缺的时间,耗下去对自己不利。
    喜宁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一把扇子,人不人鬼不鬼的森然而笑:
    “太师,要由头何须太难,他大明开启互市,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咱们到时候这般....”
    紧接着,喜宁给也先出了一个好主意,名曰,无中生有之声东击西!
    换句话说就是,在互市的时候,说明自己的士兵在大明境内遇害,若是这几个士兵再有点身份,届时以两国和好为名要求进去彻查。
    这是阳谋,大明肯定是不会让瓦剌进去彻查的,查了有损国体颜面,不查?不查那就可以借题发挥,至于大明找到了凶手,你说是凶手就是凶手啊?
    反正我不认,没个什么身份,敢害我瓦剌士兵,脑子瓦特了?
    逐步紧逼,而且明朝不认就打,认了更加好办,你们理亏,我更有理由打了。
    总之,就是要找个借口。
    至于声东击西,便是横穿宁夏,届时找到兀突良和阿剌两部,言明利害,在利益面前,大汗算什么?
    天下来往者,皆以利字当头,而发财的最好机会,在古代不就是战争吗?
    草原的儿郎是好战的,而且去年也先得到的那一大批物资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不怕没人支持自己,至于你愿不愿意?
    没事,只要你出兵拖住京城的兵力就好,稳则扎营筑城,偷了大明的后庭。
    要是不稳,就学着成吉思汗扫荡一番,也是满载而归。
    听了喜宁头头是道的分析,也先眼中爆发出精芒:“好好好!果然不枉本太师赏识与你,喜宁,他日事成,本太师许你本太师之位!”
    喜宁一听这个饼又大又圆,他读过书,但是不多,自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飞鸟尽,良弓藏。
    得到了也先的承诺,他喜不自禁当即跪下:“都是太师慧眼识珠!”
    “哈哈,好说好说,当初要是公公为王振那个位置,本太师能不能赢还是两说。”
    对待喜宁也先也不含糊,毕竟动脑子是个费劲的事情,适当的画个饼,掉不了一块肉。
    至于太师之位?我给你,你还真敢要啊。
    待到喜宁美滋滋的离开营帐,也先抽出了随身宝刀,此刀乃是当初大元祖先成吉思汗之佩刀。
    他喃喃自语:“有喜宁这狗太监出主意,此计,定当使我大元幽而复明!”
    也先是个行动派,有了计策,当即安排了心腹就准备自导自演。
    八月初,元明互市边关。
    “放我们进去!”
    几个穿着瓦剌军甲的士兵朝着大明边关的守关士兵叫嚣着。
    这日,是大明例行开放互市的时候,两国百姓按例在距离大同百里外的镇海关内一片临时划分的场地进行互市。
    两方分别派遣士兵镇守。
    一直以来也是相安无事,可今天这几个瓦剌士兵却是发了疯一般,说自己的同伴在互市中不见了身影。
    要在关内其他地方查看。
    关内虽然开放了互市,但是作为军事要塞,这些士兵想要去其他地方寻找,简直是无稽之谈。
    分明就是找茬。
    “哼!你们的同伴怎么可能会在我关内其他地方,莫要在此胡闹,吾等也只是负责维护秩序,真要有事,吾等也需要上报统兵大人!”
    而这些士兵却是蛮不讲理。
    “等你们上报,互市都早已经结束了,莫非是你们贪图我同伴的钱财,谋害了也说不定,今个儿必须让我们进关寻找!”
    放这么一队士兵进去肯定是不行,万一出了变故,届时里应外合,这关中百姓安危以及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就没了。
    那领头的士兵心有不耐回复着:
    “哼,你们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全部进去,想找可以,但是最多只能去五人!”
    他的这一个决定,直接就进了也先的圈套。
    几个瓦剌士兵装模作样的商量了一番,走出来五人。
    “那就吾等去找吧,你们放心,刀枪吾等皆不带,只是寻找同伴。”
    为了降低明军的戒备,他们主动提出将刀枪甲胄卸下,这也更加让明军确信,他们是去找人的。
    却没有看到这几人眼中带着死志,更没有搜查他们身上是否携带了其他武器。
    而这几人,正是也先许以重利,以身做局!
    ps:诸位老爷们,孙若微的结局还满意吧,哎,又要写打仗了,说实话,我写战争很菜很菜,还请各位老爷们出出主意,接下来的剧情怎么开展哈(高情商)
    低情商:作者大纲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