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收棉花了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宋芫紧张问道:“那阿香姐现在情况如何,看过大夫了吗?”
    阿牛声音沉沉说:“看过大夫了,吃过一副药,已经好转了许多。”
    “最后怎么解决的?”宋芫皱眉道。
    这事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
    “还能怎么解决?!老虔婆就赔了几个鸡蛋,还指桑骂槐说,阿香是他们李家的人,轮不到我们外人指手画脚。”
    牛婶一听这话,气得心肝肺都疼了。
    她抹着泪说:“若不是我们今日过去,还不知道阿香受了这么多苦。继续让阿香在那老虔婆手上讨生活,只怕还要受她磋磨。”
    牛叔劝道:“实在不行,咱就接阿香回来。”
    阿牛突然转身就走。
    牛婶急忙喊道:“阿牛你上哪里?!”
    “我去接阿姐回来!”
    牛婶脸色微变,赶紧去把人拽回来,教训他说:“你要真去闹,以后你姐在李家日子就更难过了。”
    宋芫忍不住开口道:“实在不行,就分开过吧,只要姐夫是个勤劳能干的,一小家子也能把日子过好。”
    牛婶显然把他的话听进去心里,喃喃说道:“这也是个法子。”
    时候不早,牛婶他们只说了几句,想起家里的猪还没喂,急忙回自家去了,外出一整日,家里一堆活要忙。
    宋芫也准备回去吃饭,就听到一道幽幽嗓音响起:“为什么不能去接阿香姐回来?”
    宋芫扭头一看,就见宋晚舟端着碗,猫在旁边偷听。
    宋晚舟小脸疑惑道:“既然阿香姐嫁过去过得不好,为什么不能接她回来?”
    面对她的问题,宋芫一时哑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牛婶自然是心疼阿香姐,只是心里清楚,就算接她回来住几日,可她总还是要回到李家的。
    如此一来,还会跟李家关系闹僵,让阿香姐在婆家处境变得更难。
    可这种话,不适合跟才十岁的宋晚舟说。
    好在宋晚舟并没有要深究的意思,见宋芫沉默,她又问:“大哥,如果是我,你会接我回来吗?”
    宋芫毫不犹豫地说:“会的,只要大哥在,宋家就永远都是你家。”
    宋晚舟终于露出笑脸:“还是大哥最好了。”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在宋芫心里留下太深的痕迹。
    接着几日,牛家一家依旧早出晚归,据说是去李家村,争取让阿香姐的婆母同意分家。
    最终的结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
    多日愁眉不展的牛婶,也在昨日回来时,终于露出了笑脸。
    几天功夫,宋芫的新屋也已经打好了地基,开始砌墙了。
    到了九月底,院子里盛开的棉桃,像一朵朵轻盈的云,柔软而蓬松。
    本来宋芫还没想那么早就收了。
    石头他们过来时,看到院子里一朵朵盛开的棉桃,还问是什么来着。
    宋芫就解释说,是从南方过来的一种花卉,并提醒他们别乱碰。
    当时他们都答应得很爽快。
    可没过两天,就有人手贱想摘一朵,被狗剩发现狂吠了几声,那人担心引起宋芫注意,才悻悻收回手。
    昨天晚上收工后,宋芫才从石头那得知此事。
    宋芫给气笑了,他这段时间,几乎把那棉花当亲爹般伺候,哪想就差点让人糟蹋了。
    这事也算提醒了宋芫,棉花该收了。
    最近家里人来人往的,保不准还会有哪个手贱,摘了他的棉花。
    这日,打扫完羊圈,宋芫提上布袋,就去收棉花。
    小心翼翼踩进花圃里,宋芫弯下腰看了看,只见棉花叶子已枯黄,全部棉桃都已经全开放了,大概也是到收获的时候了。
    宋芫伸手捏着棉桃上的一朵棉花,轻轻地一扯,棉花便被拉得长长的,如同细丝般柔韧。
    摊在手心上白绒绒的一团,用拳头包紧,再摊开,棉花也跟着迅速膨胀起来。
    宋芫玩上瘾了,揪下一朵棉花,就要捏一捏。
    他边摘边数,每株棉花上挂着七八个这样的棉桃。
    总共也就五株棉花,再磨磨蹭蹭,也就一刻钟的功夫就摘完了。
    最后他提起布袋掂量掂量,摘下来的棉花加起来,重量还不足半斤。
    宋芫还不敢相信,都摘完了,就这么点的吗?
    把棉花倒在簸箕,宋芫取出里面的籽后,再掂量一下,发现又轻了一点。
    宋芫倒抽一口凉气。
    原以为还能做件棉袄,结果只能做一双棉手套。
    畅想中,一家人穿上棉衣的美好幻想破灭,宋芫说不失望是假的。
    不过还好,收下来不少棉籽,明年大概就能穿上棉袄了。
    宋芫盯着眼前这堆棉花发呆,要怎么把棉花做成棉手套?
    直接塞手套里?
    不对不对,他记得棉花摘回来需要弹开才能用。
    宋芫凭着强大的记忆力,总算想起来,某些影视上弹棉花的画面。
    是要背着大弓弹棉花。
    可家里没这么大的弓。
    对了,上次跟舒长钰进山时,在小木屋里捡到了宋父留下来的断弓。
    断弓就弓附部分断了,但用牛筋绳子做的弓弦还是好的,修理修理还能用。
    宋芫立即翻出那把断弓,暂时用草绳把断开的弓附接回去,再拉了拉弓弦,就听它发出“嗡嗡”的声音。
    很好,看来能用。
    “哥,你拿着弓干嘛?”宋晚舟走进来,看宋芫抓着弓,她忽然一脸警惕,“你又要进山里?”
    宋芫清清嗓子说:“弹棉花。”
    这话说出来,宋芫都替这把弓感到委屈,宋父用它来打猎,而自己却拿它来弹棉花。
    “弹棉花?”宋晚舟不知弹棉花又是什么,她提溜起门口玩木偶的丫丫,跟着宋芫后面,想看他捣鼓什么。
    宋芫找出之前用坏的牙刷,弹了下弓弦,发现正好趁手。
    于是,他拉着弓弦,对着一团团棉花开始弹起来。
    “嗡嗡嗡嗡——”
    无聊且枯燥地重复着拉弦弹棉花的动作。
    两刻钟,宋晚舟看得犯困,捂着嘴打起了哈欠。
    她赶紧拍拍脸,让自己清醒清醒:“我去给石头哥他们送水,哥你看着点丫丫。”
    半个时辰后,宋芫放下弓,揉揉手腕,这弹棉花也太费手了。
    再一看簸箕上,弹过的棉花变得蓬松柔软,像一样,白绒绒的一大团。
    咦?
    没想到这棉花弹出来还挺多的,都给丫丫做一件小棉袄了。
    “做棉袄?”宋晚舟摸着柔软的棉花,还用小脸贴上去蹭了蹭,软绵绵,暖乎乎的。
    她眼睛微微发亮:“大哥,这就棉花吗?真柔软啊。”
    做成棉袄的话,一定很暖和。
    “这次先给丫丫做一件小棉袄,”宋芫笑着说,“哥努力努力一下,争取明年,我们全家都能穿上棉袄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