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鄱阳湖,周公瑾点将!
作者:孤影斜阳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最新章节     
    “质子之事真是子布提出来的?”
    周瑜停下了脚步,并没有正面回答鲁肃,反而像是闲话家常一般,随口问了一句。
    当初孙策临终前曾嘱咐张昭“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其含义与之白帝城托孤也相差不大。
    而张昭也没有让孙策失望,在孙策亡故后,江东人心不定,甚至可以说若非张昭倾力相助,孙权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坐稳江东。
    以周瑜看来,张昭或许会主降,可其根本还是在于认为江东难敌曹操。
    但唯独果断同意联刘抗曹,甚至提出以刘禅为质子之事,有些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当日议事时,的确是子布提出的。”
    鲁肃不知周瑜的用意,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
    “看来我倒是小觑了子布。”
    “莫非都督你也以为当取刘使君之子为质子?”
    鲁肃听出了周瑜的画外音,加快脚步走在周瑜身侧,皱眉道:“可眼下曹军势大,若因质子之事引得我两家生出隔阂。”
    “届时就算是达成同盟,恐怕也难免各自为战。”
    在鲁肃眼里,眼下大敌当前,分明更应该合力迎敌才是。
    当初他在议事时不曾出声,是因为知道他即便说了也改变不了孙权的决定,可如果是周瑜的话……
    说不定就能劝说孙权放弃这个想法!
    “子敬你此言对我说说倒是无妨,可若被将军听了去,只怕会疑你存有异心了。”
    周瑜无奈一笑,“你当曹孟德是过江猛龙,可刘玄德又哪里是善茬?”
    “都督的意思是?”
    “想击退曹孟德五十万大军,谈何容易?”
    “此战曹贼,若胜,刘玄德便可以江夏为跳板,先一步夺取荆州;若败,趁曹贼元气大伤之时,他刘玄德亦是当即就会取兵入我江东。”
    利弊得失全盘皆在周瑜心中,丝毫没想过是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这……可我观刘使君并非是下作之人,而且平素更是以仁义着称,未必会有此心思吧?”
    鲁肃面色犹豫,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并非是他听不进去周瑜的话,然而大敌当前,刘备怎么可能不思对抗曹操,反倒要来算计他们江东?
    见鲁肃还在纠结此事,周瑜长叹一声,无奈捂住自己的额头,“子敬你且记住了。”
    “这乱世当中,真君子早就死绝了。”
    “不过如今想将我江东做枪使,那也得看看他刘备、诸葛亮有没有这么大的本事。”
    话音落下,周瑜已是不想再与鲁肃谈论此事,转身看向一直随侍在身边的亲卫,“着传令兵通知众将前来议事。”
    “诺!”
    亲卫躬身领命而去。
    “子敬无需多言,且看我行事便是。”
    周瑜挥手打断了鲁肃还想说的话,迈步便率先进入了帅帐。
    不过一刻钟的功夫,甘宁、韩当等一应在鄱阳湖的水军将领都是赶到了帐中。
    见着鲁肃眼中闪过一抹意外,可随即却齐齐都是兴奋的看向周瑜。
    身为武将,大多可都不愿意降曹。
    此时周瑜将他们召来,说不得便是要有动作了。
    “此次将诸位将军召集而来,非是他故,只是听闻曹军已经准备沿汉水南下,其亡我江东之心昭然若揭。”
    “若不令其看我厉害,只当我江东皆是软弱可欺之辈!”
    哪怕鲁肃心里早有准备,可听周瑜话里似乎准备主动出击,顿时浑身一震。
    然而不等鲁肃开口,底下的甘宁就岿然出列,引来众人视线。
    “北兵在中原尚能逞威,但到了水上不过都是些旱鸭子。”
    “末将请为先锋,定当大破曹军,叫他看我江东水师的厉害!”
    就在甘宁开口过后,大帐当中请战之声连绵不断。
    周瑜抬手往下一压,顿时又恢复了安静。
    下一刻,周瑜直接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将帅案面前的楠木盒抛到台下,一颗鲜血淋漓的首级滚落而出。
    正在众将愕然之时,周瑜已是从面前举起一封信笺,“今日巳时曹贼遣人前来送信,吾虽未观之,却也知晓非是劝降,便是搦战。”
    “来使吾已斩之,此书今日我亦一并销毁。”
    “以明吾心,壮我军威!”
    话音落下,周瑜抬手便将信笺撕了个粉碎,洋洋洒洒的落在大帐当中,看得一众武将更是热血澎湃。
    纵使那曹贼携数十万之众,可到了水上,终究还是得他们江东说了算!
    “传我军令,明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直取三江口。”
    “甘宁、韩当、蒋钦,三将何在?”
    “末将在!”
    甘宁神色激昂,锐气十足,韩当和蒋钦更是不甘示弱,同时出列答应。
    “此战甘将军你为先锋,韩将军为左翼,蒋将军负责右翼,吾自统率诸将接应,尔等可有信心与曹贼一战?”
    “末将愿立军令状,不破曹贼,提头来见!”
    “好!”
    周瑜一拍帅案,抽出长剑。
    “本都督今日便一同立下这军令状。”
    “若是不能击破曹贼,护我江东,来日我自将首级呈于孙将军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