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作者:孤影斜阳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最新章节     
    “孔明你是如何确定此事的?”
    刘备浑身一僵,心里更是乱作一团。
    仅仅是一个夏侯惇便令得他捉襟见肘,倘若曹军主力南下,又岂是他能与之抗衡的?
    纵然诸葛亮再神,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这曹操,当真是恨不得将他置于死地!
    “刘景升已逝,又有蔡瑁等人废长立幼,霍乱荆襄。以亮之见,曹操定当会趁机夺取荆襄之地。”
    “乃至若真是荀公达等人在此,恐怕此时已然是发兵襄阳了。”
    诸葛亮神色自若道:“至于曹军主力的动向,想来不日便能得到消息。”
    对于自己的判断,诸葛亮无比自信。
    曹军当中既然有人能识破他的布局,便断然不会错过夺取荆襄的天赐良机。
    这也是他一雪前耻的绝佳机会!
    “荒谬!”
    一直沉默不语的关羽突然开口,“此等军机大事,莫非军师尽皆是靠猜测得来?”
    面对关羽质疑,诸葛亮却也丝毫不恼,淡笑道:“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行了,云长你且听军师把话说完。”
    刘备将信将疑的挥了挥手。
    并非他不信诸葛,而是不愿相信。
    倘若曹军当真大举南下,那他这两年的心血,好不容易站稳脚跟的新野和樊城,都将付诸东流!
    如此落差,让他怎么能够甘心?
    刘备的话音刚落,白毦兵统领陈到便步入了堂中,脚步之急切,看得众人心里升起了一股不安的预感。
    “启禀主公。”
    “探子来报,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南下荆襄。”
    “其中曹军主力直取襄阳,曹操则是自领大军十万,朝我新野而来!”
    四十万大军!
    仅仅是听到这数字,刘备便感觉一阵头晕目眩,恍惚间回过神来,看向诸葛亮的目光如同看向救命稻草!
    就连对诸葛亮颇多不满的关羽、张飞二人此时也都被震住了。
    竟然,当真被这厮给说中了!
    “孔明,形势危急,还望你速速定计!”
    刘备上前死死抓住诸葛亮的双手,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有破局之法。
    如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分内之事,不需主公言说。”
    诸葛亮来回踱步,临到最后沉吟道:“为今之计,新野城断然是待不得了。”
    “樊城亦是小城,难以抵挡曹军攻伐,襄阳为曹军觊觎,亦是去不得,去了便是自投罗网。”
    “当下唯一的去处便是江夏,前去与刘琦公子会和。”
    “仅凭如此仍旧难以拖住曹军脚步,届时亮愿亲往江东,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江东之人出兵与主公共抗曹贼。”
    联孙抗曹,诸葛亮早有筹谋。
    当初他出山之时曹操就大势已成,一统中原北方,即便此前博望计成,也势必会惹得曹军南下。
    彼时同样只有借江东之力,方才能为刘备赢取喘息之机。
    而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那他就有绝对的把握助刘备先平荆州,再安西蜀,三分天下而后北伐!
    “有孔明此言,吾心安矣!”
    刘备心中大石落地,让他现在便面对曹军锋芒,刘备根本没有丝毫底气。
    二者之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切,就这?”
    “说了这么多,不还是让咱们东躲西藏?”
    张飞不屑的瞥了诸葛亮一眼,根本想不到为何对方能得到他大哥的如此器重。
    虽说之前苏泽那小白脸说话是不讨喜,时常令得他都恨不能将之捆缚起来,抽上几十鞭子。
    可人家那是真有本事啊!
    连他一个莽夫都看得出来,怎么自己大哥偏就不用呢?
    “翼德将军勿急,既是要放弃新野,但也不能这么直接撤离,否则曹军衔尾追杀而来,我等亦是难以走脱。”
    “军师所言甚是。”
    刘备连连颔首附和,脑海当中瞬时涌现了一道灵光,“况且若我等就这般离去,曹操怨恨之下,未必不会拿新野百姓开刀。”
    “若因我一人之故,致使新野百姓惨遭毒手,备心难安。”
    “不如在弃城之时带上城中百姓,将之一同迁往江夏,不知孔明你意下如何?”
    有着十数万新野百姓殿后,他就不相信曹军当真敢无所顾忌的展开追杀!
    张飞、关羽二人与刘备感情深厚,自然不会多想。
    倒是诸葛亮若有所思的看了刘备一眼,发觉对方面色依旧坦然之时,诸葛亮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况且现在千钧一发之际,半点生机都决不容错过!
    “主公仁义,亮拜服。”
    诸葛亮单手背负在身后,原本的计划又做了些微调整,“不过在离去之前,亮还准备送曹军一份大礼。”
    “曹军当中既有高人,自会防范主公弃守新野,退往江夏。”
    “如不出亮所料,恐怕近几日曹军便会分兵而来,于半途阻拦我军退路。”
    被诸葛亮这么一提醒,刘备登时回过神来。
    的确,曹操即将亲征,博望城的曹军又怎么可能坐视他们安然撤离?
    不过见着诸葛亮智珠在握的神情,刘备倒是也安下了心来,“既然孔明已有计较,尽管发号施令。”
    “谢主公信任。”
    诸葛亮拱手一揖,正色道:“以亮之见,曹军一旦分兵阻截我军退路,博望大营定然空虚,且疏于防范,届时我等便可反其道而行之。”
    “先取一支人马攻博望,逼得曹军回援,主公便可顺势引新野百姓撤往江夏。”
    “然敌众我寡,故前军不得恋战,胜过一场后须在曹军回援前撤离;新野方面亦有计较,城内人家屋上,多藏硫黄焰硝引火之物,东西四门外各暗藏伏兵……再如此如此。”
    “此一战后,谅那曹贼也再不敢追击主公!”
    博望坡之时,曹军一把火烧得正旺。
    此次新野之战,他诸葛孔明便还对方一把火,势要烧得曹军胆寒!
    刘备闻言双眼精光闪烁,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果不其然,之前都是阴差阳错才导致他吃了败仗,现在一旦孔明认真,还有曹营之人什么事?
    他便不信了,这次曹军还能侥幸破局!
    纵然你曹操谋臣无数,荀攸、荀彧、贾诩等人皆是当世良谋,可我刘备只需卧龙一人便胜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