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散工
作者:江归澜   80年代:捡了姐姐不要男二最新章节     
    第二天,林初夏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宋癝冬却神采奕奕地买了锅碗瓢盆,又买了早饭放在桌子上才出门去。
    毛坯房需要装修的地方很多,其中就涉及到木工,瓦工,水电工等等。
    宋癝冬也不怕麻烦,自己先在他刚买的新房里把尺寸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标注出来。
    等到傍晚,宋癝冬才回去给林初夏做饭。
    这个时候林初夏已经起床,正坐在窗前画图。见到宋癝冬回来她还瞪了他一眼,才算罢休。
    吃了晚饭,两口子头靠头说着话。
    这一晚,两个人都睡得规规矩矩,林初夏一觉睡到大天亮。
    醒来的时候,身边早就没人了。
    现在还没有什么劳务市场,宋癝冬去的是海市最大的菜市场。
    他在海城生活过一段时间,知道这里会有散工找活做。
    宋癝冬去的早,天还没亮他就到了,夹了一支烟在手中也不点,就在人群中看着。
    二十出头的男子,穿着旧布鞋,旧的长裤长褂,身材高大面色冰冷,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等活的人。
    天色越来越亮,菜市场越发热闹起来。
    这个时候,等活的人也多了,二十几个人三三两两地站着或者蹲着。有的在说闲话,有的就那么抱着膀子不吭声。
    宋癝冬在菜市场门口蹲了约莫有半个小时,又进菜市买了菜,才慢悠悠出来。
    这个时候,二十几个人变成了三十多人。
    走了一部分人,又来了一部分。
    宋癝冬走到一对父子面前:“你们俩会什么?”
    这对父子来的比他早,宋癝冬刚才蹲的地方离他们就不远。
    “我是木匠,做了二十多年木工了,不敢说什么都会做,但是你能画出来我就能做。”
    父亲约莫三四十岁,一脸憨厚的笑,“这是我家大小子,会点木工,还会点水电。”
    大小子十八九岁,估计会都会一点,但是肯定手艺一般。
    好在宋癝冬也是什么都会一点,也不怕别人蒙他。
    “你有认识的手艺好的泥瓦匠吗?”
    “有,有。我家大小子两个舅就会。”父亲闻言立刻激动起来,推了一把儿子,“去给你两舅喊来。”
    他们住在城郊,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就来找工作,挣一分是一分。
    大小子腿脚就是快,也就几分钟,两个三十出头的汉子拎着东西出现了。
    说是工具,其实就是一个破旧的蛇皮袋里装了瓦工必备的工具。
    宋癝冬上下打量了两个人一眼,年龄略微大的同样一脸憨厚的笑,看上去一副老实可欺的模样。
    年龄稍微年轻的就看上去略微带了点小市民的精明,说精明其实有点过,有点什么都摆在脸上,生怕别人看不出来。
    两人长得很像,一看就像兄弟。
    那个大小子和两个舅舅也有五六分像,都是五短身材,浓眉阔嘴眯眯眼。
    宋癝冬也不和他们客气,上来就问价格,“浓眉一天多少工钱,如果包个长期工怎么算工钱。我有一套新房需要装修,估计得费点日子。”
    兄弟中的老大先开口:“我们泥瓦工是三十一天,不包饭的话一天加两块钱。”
    另一边的父子,是父亲开的口:“我是大工三十一天,我儿子是小工二十一天,不包饭的话也是加两块钱。”
    其实木工比泥瓦匠需要技术,但是对于劳动人民来说,木工是个手艺活,没有泥瓦匠辛苦。
    所以在散工市场,泥瓦匠的工钱一直比木工要略高。
    木工能开出和泥瓦匠一样的价钱,宋癝冬心里有数,这人他没看错,应该是个手艺不错的。
    宋癝冬在早市已经待了有一会了,大概的价钱他心中有数。
    这四个人人开的价钱不算高,也不算低。
    宋癝冬见过最贵的瓦工要的是三十五一天,包饭。
    那人说他是大工,工钱要比小工高一点。
    现在看来,高的不是一点,是整整五块。
    五块钱在现在都够一家一天很好的生活,昨天宋癝冬去理个发也就一块钱。
    宋癝冬没说工钱是高还是低:“你们先跟着我去看看房子,然后我再看看你们的能力。如果你们有这个能力,工钱我可以按照你们要求的出,如果没这个能力,对不起,那我们就算了。”
    兄弟俩中的老大迟疑地问道:“那今天我们跟你去有工钱吗?”
    “有,一分钱不会少你们的。”
    宋癝冬一撸袖子,露出手腕上明晃晃的手表,“你们住哪,离的远不远,我家可没地方给你们住。”
    其实现在很多人做工晚上都不回去,像宋癝冬需要装修的新房里铺点纸壳子,或者铺两个蛇皮袋,就能睡觉。
    宋癝冬之所以不想让他们在他的新房里凑合,也是因为这些人住在房子里总要吃喝拉撒。
    他那可是和小媳妇买的第一套新房,他还舍不得给人糟蹋。
    老大连忙道:“我们住的离这很近的,骑车也就半个小时。”
    他们每年农闲上来做工,都是一群人在城郊租个房子,十几个汉子也没什么讲究的,席子一铺就能睡。
    图的也是城郊离市里近,价钱也便宜,十几个人房租水电费平均分摊下来,一人一个月也就一两块钱。
    “那行,以后早上六点你们到我家,晚上六点回去,中午我会提供一顿饭,早晚你们自己解决。”
    一个人两块钱饭钱,四个人就是八块,如果自己做饭的话买米买菜肯定是够了。
    不过宋癝冬提供午饭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省时间,中午饭他准备打盒饭。
    一人一顿两块钱,他再添个一块五毛的,一顿盒饭钱就够了。
    听说中午供应一顿饭,早六晚六,几个人脸上不由都露出笑容。
    他们给别人做小工,四五点就来,等到五六点去干活,晚上要一大晚上,有时候八九点才能回去。
    有时候,就这样的工还找不到,一上午白等。
    现在,他们不但能做个长期,还是早六晚六,连吃饭的时间加一起才十二小时,真是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