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内廷十二监
作者:千牧海   大汉征服者最新章节     
    “内官当中,不管是你这顶尖的中常侍还是底层的中黄门,没有谁值得朕信任,但是朕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为陛下效死是内臣本份!”梁翰再次跪倒。
    刘病已脸色冷肃,他也知道用宦官不好,但是身为帝王,只要还想中央集权,只要不玩君主立宪乃至大会那一套,那么皇帝永远都是如九天神龙一般高高在上的天下万民统治者。
    身为统治者的皇帝说永远不重用死太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不用后世之君也会用,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刘病已觉得应该终自己一生把宦官给限死在一个框架之内。
    他有太多的后世宫廷制度可以借鉴,自然会存其精华,去其糟粕。
    什么东厂、西厂就不需要了,有锦衣卫存在就够了,至于如唐宋那样让宦官掌军……算了,刘病已可不想后世出现能够随意废立君王的超级大太监。
    他需要的太监是那种让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甚至可以在他的支持下权倾朝野的宦官,但同时也是皇帝可以随手轻易捏死的玩意。
    立皇帝刘谨、九千岁魏忠贤,这两位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太监,最后皇帝一句话一个被凌迟,一个被逼上吊……
    其实说起来汉代后宫宫官制度已经算的上比较完善。
    比如太后宫官有长乐少府、卫尉、太仆,也就是所谓的太后三卿制。
    皇后则是大长秋、太仆、卫尉制,妃嫔们则从属于掖庭令,一套完整的宫官制度,负责后妃和皇帝的日常起居。
    虽然说汉代最大的弊端在于外戚专政,在于士族的做大,但是在东汉同样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这种局面东汉覆亡或许不存在决定性因素,但绝对也不容忽视。
    纵观整个封建时代,似乎也只有到了清朝时期宦官才没有起势,满清时代比较有名的太监好像也就吴良辅和李莲英两个,而这两个在前朝权势滔天的大太监面前……那是连提鞋都不配的角色。
    那么清朝太监为何没能做大?刘病已想了很久很久……
    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他发现了极其重要的三点。
    其一,清朝宫廷的死太监很少,至少跟大明动辄两三万比起来要少的可怜,因为清代太监数量正常也就一两千人,少的如康熙时代仅仅只有七八百……
    其二,太监刚刚有起势的苗条就会被打压,这也是清朝统治者充分吸收唐、明太监的教训最后做出的防范,也就是说清朝皇帝用太监,但是绝对不重用,甚至于太监稍微有坐大迹象的时候就会一巴掌拍死。
    其三,清代太监几乎都是汉人,满人入关以后想的是奴役华夏,这群关外野人凭借强悍的武力征服中原,却对汉人有着极强的警惕性,太监既然是汉人,清帝又怎么可能重用,杀起来自然也不会有半点手软。
    这是刘病已总结出来的三点,也是他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然后……就他么没有然后了……
    人数?紫禁城多大面积,未央宫多大,更别说还有更大的长乐宫,没有上万太监宫女,连最基本的日常运转都别想玩的转。
    至于打压,那是不存在的,就好像你手上原本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去上阵杀敌,最后在上阵之前把刀给磨钝了,甚至折断了,那就失去了这把刀的本质意义。
    还有汉人,这个说个毛线,所以归根究底,清朝的宦官制度并不适合刘病已,更不适合如今的大汉。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明代的稍微合适一些,当然还是要做一些修正。
    “自即日起,废除掖庭、永巷、暴室等所有宫廷机构……”
    梁翰目瞪口呆……这手笔……掖庭令、永巷令、暴室啬夫这些内臣官职全部没了,那么他这个中常侍……他么当然也没了……
    “组建内廷十二监……
    秘书监,乃内廷第一监,负责替朕分理文书、奏章等诸事,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及管理当差、听事各役。
    御马监,掌宫养御马,宫禁宿卫。
    内官监,掌宫中米盐库、营运等库,督营造的宫室陵寝诸事。
    御用监,掌宫中制造,督皇家御用器物制造。
    司设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
    刘病已一口气将内廷十二监名称及职能说了一遍,而梁翰已然被震的七荤八素,就算再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时半会也没办法消化这么多的讯息。
    但是梁翰哪里敢问半个字的废话,他现在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将皇帝说的每一句死死刻在脑子里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这每一监都设提督太监一名,掌监事,设随堂、司监太监协提督太监掌监事,十二监设总领宦官,掌十二监事,设掌司宦官两人分管十二监事……朕说的这些可曾记清楚?”
    梁翰勉强记了个七七八八,可这时候哪敢说自己没记全,当即神情自若道:“回陛下,不敢或忘,内臣记下了。”
    “这十二监总领的差事朕就交给你了,这次内廷职司变更诸事由你全权去办,各监提督、随堂、司监人选拟定之后让朕过目。”
    “是,陛下。”
    其实报名单只是走个形式,刘病已入主未央宫一年多,可真要说认识的太监,除了身边近侍小黄门外,估计加起来都不超过十个。
    但这是另外一码事,不管是外朝还是内廷,不管是官员还是太监的人事任命,刘病已都需要他们知道恩出于上。
    梁翰微微有那么些许失望,因为先前皇帝说要重用于他,而他原本已是中常侍,是宦官中的顶尖存在,如今皇帝改内廷分十二监,他总领宫中十二监,地位压根没变……
    不过很快梁翰就想通了,因为在内廷中常侍可不仅仅只有他一位,只不过因为霍光擅权,宫中常侍一直都是有减无增,以至于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个罢了,即便只剩他一下,名义上太后、皇后哪里的大长秋也是和他平起平坐的存在。
    内廷改制,他就是真正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