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破局之策
作者:千牧海   大汉征服者最新章节     
    “御林编外军?”
    柴大寨主不识字,但山寨有识字的,比如狗头军师蒋琰。
    “文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蒋琰很是慎重的点了点头道:“凭这张文书我们就是官军,是直属于皇帝的亲军。”
    柴大寨主疑惑道:“不是说我们下山之后去铁厂做工,现在怎么又成了官军?”
    项祢微笑道:“寨主不要多想,这文书乃是陛下给尔等这一路上的护身符,等到铁厂是要被收回的,那个时候尔等入了工籍就是铁厂的工人,和官军可没什么关系。”
    众匪恍然……
    项祢略微有些意外的看了眼蒋琰,委实有些想不到这贼窝里面竟然还有读书人……
    别意外,这年头识字还看得懂文书的必然是读书人,不过既然是读书人,为何混成了山贼?
    文化人呐,随便去什么地方不能混口饭吃,要是投效士族得个举荐,搏个出身都不是什么难事吧,想来这家伙十有八九是被这群山贼下山掳掠给掳上山来的。
    这种人到了铁厂也不知道会如何安排,没准进了宣传科就是一竞争对手……
    至于这群山贼……寻常的山贼确实会入工籍成为普通工人,而且待遇和铁厂工人没什么不同,但是这些大小头目,尤其是柴厉这种手上沾满血腥的又怎么可能轻轻揭过。
    当然杀了不可能,真要杀也只能秘密处理,明正典刑是不可能的,真那么干以后谁还敢受招抚?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些大小头目以后一定会做苦役……说苦役似乎也不太合适,但是干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还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是可以肯定的。
    项祢告辞,料理了山贼只是他这次任务之一,此番他最重要的任务是……平息因为大地主失奴以及土地落荒问题。
    这才是重点,项祢很清楚这事处理不好,国本动摇,处理得当,那关中对待逃奴和土地抛荒的解决办法一定会随着工业发展推行天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他项祢没准能青史留名,万代余香!
    豫州刺史部,颖川郡。
    华夏历史上第一代王朝夏朝首都之所在!
    后世提及颖川郡士族,估计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支持曹操的荀氏。
    荀淑、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等人,基本上都是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为曹操称雄汉末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荀氏在颖儿郡尽管没有汉末时期的声名显赫,可在许县也是一等士族,族中良田数千亩,家财颇丰。
    皇帝建炼铁厂于父城县并大肆招工,颖川士族本来不以为意,可时日越久,脱离豪门士族的佃农越来越多,各士族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强烈冲击。
    许县距离父城县不过两百余里,自然而然成了受到冲击最大的士族之一。
    荀氏族有良田五千余亩,佃户上千,家奴百余,和那些动辄食邑几千上万户的开国大族比起来自是远远不如,跟那些郡国王族、列侯也没什么可比性,但是不要忘了,豪门大族是最顶尖的存在是有数的,而中小士族才是组成特权阶级的中流砥柱。
    铁厂招工真要说起来对于那些顶尖的大族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顶尖大族对于家奴和佃户的影响力更强更深,背叛这些豪族,随便找个由头都能让背叛者身死族灭。
    但是对于荀家这等中等还偏下那么一点的士族影响力可就大了去了,可以说围绕父城县方圆三百里内的中小士族都已经面临真正的困境。
    之所以说是困境,是因为以中小士族的能力根本没有丝毫办法来破除困局。
    中小士族没有,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认为有能力解决这事的人身上,比如颖川郡守赵广汉,比如豫州刺史狄常逸。
    刺史那个级别的封疆大吏离寻常士族实在太遥远,但是郡守可是他们的父母官呐,是不是理所当然要为民做主?
    赵广汉可是西汉名臣,史载其不畏强权,精明强干,任颖川郡守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打击豪门大族的势力,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地方管理,转变当地的不良风气,后来担任京兆尹时,为官廉洁清明,威制豪强,在其治理期间,京兆地区政治清明,官吏和百姓不交口称赞。
    一等的良臣干吏……
    然而现在这位能臣头大如斗,他打击豪门大族落下个不畏强权的好名声,自然而然也落了不少豪强的忌恨,可这是信念,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信念。
    可现在……
    赵广汉觉得自己手段委实过于粗暴了些……
    看看人家铁厂……皇家铁厂的手段……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让整个颖川郡的士族欲仙欲死,不存在明着对付,一道招工令就让众多地主痛不欲生。
    抑制打击豪强地主,从而让地方安靖,赵广汉自然求之不得,招工令导致士族怨声载道他也乐见其成,但是……
    他么的因为太多农人跑去做工导致大量土地无人耕种,不久之后的春耕怎么办?佃农的弃地让士族出现越来越多的逃奴,进而让整个地界上匪贼如蚁,还不时爆发出一桩桩惨案,这又该如何解决?
    佃农问题,逃奴问题俨然成了赵广汉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这两大问题不解决了,他这个颖川郡守估计也干到头了……
    士族以为或者说指望他来破局,可他么的指望谁去?
    项祢来了……
    一番破局之策说的赵广汉目瞪口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这破局之策背后隐藏着的恐怖深意。
    这是典型的以点破面,皇帝以铁厂这个点来破除地方士族根深蒂固的土地兼并之弊!
    但是赵广汉没办法拒绝,所以他召集郡内众多士族云集郡守府,荀家赫然在列。
    “诸位……”坐于主位之上的赵广汉目光扫射下面席地而坐的上百士族家主沉声道:“铁厂招工对诸位造成的冲击,本官心知肚明亦感同身受,为了解决此事,本官派人和铁厂联络已然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