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有备而来
作者:伶舟越   渣男想吃绝户,重生废了他!最新章节     
    赵华音在在清辉园一直陪着赵华琴,直到陆英确认赵华琴的情况彻底稳住了,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天光早已大亮,奇怪的是青霜一直没有收到传信,宫里并未来人。
    难道是又生了什么变故?
    赵华音还是有些不放心,准备回尚书府等着,让青霜再去打探一下消息。
    宫里不只是没有人来传唤赵华音,所有参加过宴会的人都没有被传唤。
    因为天刚亮楚珩听说惠帝中风便进了宫,随后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也都纷纷进宫了。
    因为楚珩说惠帝是跟大齐敬献的舞姬在一起时出的事,他理当主动配合调查。
    惠帝出事,第一时间怀疑的对象肯定是送来舞姬的齐国,然而此事关系两国邦交。
    谁也不敢妄言,提议直接调查楚珩,他现在能够自己主动站出来配合调查,倒是省了许多功夫。
    于是丞相忙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也叫了来。楚珩主动配合调查,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不能放过。
    燕歧自然也和晋王一起,旁听丞相过问此事。
    “陛下中风十分突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所致,九王爷自然是代表大齐的一片心意来了大魏,然,为免瓜田李下之嫌,九王爷主动来找本相,老臣少不得要盘问几句了。”
    丞相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该给楚珩的面子也给了,楚珩听罢面色如常。
    “丞相大人客气了,有什么想问的,丞相大人只管问便是便是了,楚珩定当竭尽所能为大人解惑。”
    刑部尚书坐在丞相左侧,面前摆放着纸笔,准备替代文书的工作。
    大理寺卿则是站在丞相右侧身后,随时准备当递东西的师爷。
    看着这三人临时组建的“公堂”,燕歧忍俊不禁,这样的审案规格,可比自己的城防营高级多了。
    且看看,这三人能不能问到点儿有用的东西,燕歧眼底尽是戏谑。
    楚珩平稳落座,丞相才状似不经意地问起,
    “九王爷此次带来的舞姬,是官中在籍的伶人,还是王爷在民间觅得的?”
    丞相此话问得隐秘,是想知道送这些舞姬来大魏,是齐国的安排还是楚珩自己的安排。
    楚珩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些舞姬都是在官中的伶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必得是官家小姐出身,丞相大人请看,这些舞姬的相关信息皆在此处。”
    齐国的官中伶人与大魏一样,有一部分是穷人家卖身来的,自小便养在官中,专门培养的。
    还有一部分却是犯官家眷充到官中的,这部分充没而来的伶人一般都是自小被家里精心培养,精通各项才能。
    齐国选这部分伶人送来大魏倒也是情理之中,而且这部分伶人家中定还有亲眷在,她们也不敢拿家人的性命冒险去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燕歧眼睛微微眯起,楚珩这回答滴水不漏,翻看他递过来的东西,每一个伶人的情况都事无巨细的记下来,就好像他知道能用上这东西一样。
    偏偏楚珩的这一举动让人无可指摘,只能感叹他做事情思虑周全。
    显然刑部尚书也和燕歧有着一样的疑惑:“九王爷思虑周全,将这些伶人的信息调查得事无巨细,而且还记录在册带在身边,倒是方便了我们查证。”
    “大人谬赞,只是小王领了这出使大魏的差事,自是要准备的周全一些,若是因为小王有所疏漏而影响了两国的情谊,岂不是小王的罪过?”
    很好,这回答无懈可击。
    “这事情也太过巧合了些,九王爷难道就知道这东西一定能用的上?”
    大理寺卿性情耿直,直接将心里的疑惑问了出来。
    “大人说笑了,小王哪有未卜先知之能?不过是有备无患罢了。”
    也是,也不能因为别人做事情仔细些就说别人图谋不轨啊,这理由未免牵强了些。
    看眼前这情形,丞相三人是从楚珩嘴里问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
    整个问话的过程都是楚珩在主导,再问下去也是徒劳。
    “好了,说不定事情只是凑巧,还要看太医怎么说。
    九王爷是贵客,大魏礼仪之邦,断没有逼问客人的道理,你们几个失礼了。”
    燕歧适时出来打圆场。
    丞相三人也知道今日是徒劳无功了,都拱手朝楚珩告罪。
    “我等失礼,王爷勿怪!”
    楚珩十分温和地一笑:“几位大人客气了,毕竟陛下不适是大事,过问一下也正常,小王岂会因为此事不快?
    若是几位大人无事,小王便先告辞了。”
    楚珩说完却看向燕歧。
    “王爷自便。”
    燕歧也是温声回答。
    楚珩这才行礼告辞离开。
    待楚珩一离开,丞相便有些忧虑地看着燕歧:“秦王殿下,这事情恐怕也只能不了了之,咱们也没有证据说这和齐国有关。
    最重要的是,如今陛下这情况,国事可怎么办啊?”
    相比丞相的忧心忡忡,燕歧却似毫不在意。
    “往日父皇健朗的时候,又处理过多少国事?大部分事情不都是丞相大人在操心,怎的现在又不行了?”
    “这……”
    丞相大人一脸苦相,
    “往日自是有许多事是老臣代劳,可也是陛下从旁监督啊,况且国君不宁,国亦不宁!而且老臣愈加年迈,实难当大任矣,如此危急关头,秦王殿下……”
    老丞相还在慷慨陈词,想让燕歧来接手这些事情。
    这么多年看下来,燕歧性子沉稳,最是冷静自持,对公事更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战功赫赫。若是大魏有这样一位国君,何愁不壮大?
    奈何话还没说完就被燕歧打断了。
    “丞相大人何必发愁,这些时日不都是老八在跟您一起处理政事?
    既然父皇生病不能理政事,老八就该担起自己的责任了。”
    燕歧说得一本正经。
    丞相:……
    说了这么多,白说了。
    不过丞相也没有反对,通过这些时日的相处,丞相也发现了,晋王往日身上有些纨绔习气。
    可是办正事的时候却也是十分稳妥可靠,聪明好学,善于处理政务,比惠帝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或者,应该将晋王扶立为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