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当年隐秘
作者:伶舟越   渣男想吃绝户,重生废了他!最新章节     
    听到赵华音的质问,赵老夫人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住。
    震惊之下心念急转,不论赵华琴是怎么知道这事的,现在也必须要稳住她。
    虽说现在房里没有旁的人,不过这到底是燕歧的地方,赵老夫人可不能在外面露了破绽。
    “华琴,我知你与大姐姐有些嫌隙,不过这样的话可不好乱说。”
    说罢赵老夫人还左顾右盼,往四周看了看。
    “如今秦王殿下又是护着她的,你现在身在城防营,万不可说你大姐姐的坏话才是。”
    赵老夫人一脸的紧张担忧,赵华琴看得想发笑。
    原来如此啊。
    都已经到这个时候了,赵老夫人还是一副为赵华琴好的样子。
    细细想来,自己得知的往事不都是赵老夫人这样“不经意”地透露出来的吗?
    犹记得幼时的那个午后,赵华琴和赵华音吵架了,一个人躲在房里哭。
    赵老夫人带着身边的嬷嬷来看她,将赵华琴劝慰一番后便离开了。
    只因期间赵老夫人说了一句,让赵华琴不要和大姐姐争斗,也别因过去的事恨她。
    赵华琴想了半晌还是想不明白,自己究竟会为了什么事情恨赵华音,于是决定追出去问问。
    追到回廊上时,隔着窗户赵华琴便看见了赵老夫人坐在那里饮茶。
    赵华琴走近正想追问赵老夫人,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便听见赵老夫人和嬷嬷的对话。
    “华琴这孩子也是不容易,姐弟俩本就自幼丧母,偏她又心气高,处处和音音争锋相对,
    再这么下去,恐怕会吃亏啊。”
    赵华琴刚想解释,自己并没有和大姐姐争锋相对,今日吵架不过是打赌输了不想将新得的玉兔给赵华音。
    两人争了几句嘴自己就回房哭了,待到明日自己和大姐姐还能好的。
    还未等到赵华琴开口,赵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便叹口气道,
    “唉,老夫人多看顾琴姑娘就是了。”
    “我如今自然是要将她养在膝下,好好看顾的,不过到底是老了,难免有照管不到的时候。
    你们更要尽心些,只要华音去了那园子的水边,就别让华琴去了,毕竟华琴的生母就是在那里出的事。
    华音那时还小,咱们到底不能说什么,更何况还有老大一直护着。”
    “真是阿弥陀佛!好端端的老夫人怎么说起过去的事了,这里风大,老奴还是扶您进屋吧。”
    又顿了顿赵老夫人才接着开口,
    “华琴姐弟俩自幼失了母亲,也是可怜。
    看见沈璧那样疼爱华音,自然心里是难过的,也难怪他们,毕竟谁不想要自己的母亲呢?”
    “老奴瞧着夫人待琴姑娘姐弟还是尽心的。”
    “到底人心难测,人前看着都好,人后谁说得准呢?”
    ……
    赵老夫人主仆二人说着话走远,留下赵华琴如遭雷击。
    赵华琴的母亲曾氏是落水之后难产而亡的,赵老夫人方才的话是在说曾氏的落水和赵华音有关?
    难道自己的母亲是被赵华音害死的?
    赵华琴记起,自己就是从那一日之后笃定,赵华音害了自己的生母。
    每每和赵华音在一起,都难掩心中的恨意。
    可是赵华音有一个做了尚书大人的爹,还有一个出自高门的娘亲,备受宠爱。
    而自己和华章成了没有娘亲的孩子,虽然有个爹爹在,也不过是靠着祖辈荫封。
    赵华琴也曾想过要告诉爹爹,赵华音就是害死自己母亲的仇人。
    可是爹爹每日说的最多的话便是叮嘱赵华琴姐弟,要好好听大伯母的话,好好和大姐姐相处。
    哪怕就是自己说了,爹爹也一定不会站在自己这边的!
    彼时赵华琴不过几岁孩童,自然做不了什么,可是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终有一日会长成参天大树。
    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赵华琴的想法逐渐扭曲。
    以前觉得沈璧对华章和自己好,华章也最喜欢大伯母和姐姐。
    可是在赵华琴看来那都是沈璧不怀好意的行为,赵华音更不会真心待自己的弟弟好。
    在这样的执念下,加上赵老夫人若有若无的引导,赵华琴的恨意越来越深。
    这恨意浓烈到想让赵华音死!
    不想昨日秦王将一份证据摆在自己面前,那是一个叫翠芝的丫鬟的供词。
    赵华琴知道这个名字,翠芝曾是她母亲曾氏身边的贴身丫鬟。
    后来曾氏落水难产而亡以后,翠芝便不知所踪了。
    那时赵华琴年幼,况且曾氏去世以后,赵华琴曾经大病一场。
    等赵华琴醒来,就再也没有见过翠芝了。
    赵华琴震惊不仅是因为燕歧找到了曾氏身边的人,还因为赵华琴从来没想过要去求证这件事。
    就因为自己的那些怀疑就定了赵华音的罪。
    哪怕现在翠芝的供词放在这里,赵华琴也下意识排斥,不愿意拿起来看。
    心里又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说,这肯定是假的,秦王为赵华音做的假证据,看看又怎么样。
    另一个说,千万不能看,看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做的事情便成了一场笑话。
    心里挣扎了很久之后,赵华琴最终还是看了。
    看完以后赵华琴眼睛通红,似乎在极力的隐忍克制。
    这份证词上说曾氏当年落水的时候赵华音的确在场,不过是赵老夫人身边一个嬷嬷将赵华音带到附近便不知去了哪里。
    赵华音尚且年幼,找不到带路的嬷嬷便误打误撞走到了曾氏当时落水的地方。
    翠芝当年便觉得有些奇怪,曾氏有孕后走到水边都嫌就有一种腥气,平日里是从不去荷花池的。
    那一日不知怎的竟然将翠芝打发开一个人去了,这一去便出了事。
    当夜曾氏难产离世,翠芝本是要留下照顾刚刚出世的孩子的,可是没过多久翠芝家中老母亲过世,翠芝便回到了自己家中。
    等到翠芝将家中的事情处理好,想要重新回到赵府当差,却被赵老夫人身边的人赶了出来。
    看了翠芝的供词,赵华琴心里已经相信了大半,然而嘴上还是不承认。
    直到城防营的人将翠芝带到了赵华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