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认义子
作者:伶舟越   渣男想吃绝户,重生废了他!最新章节     
    赵尚书闻言,眼睛瞪得老大看向赵华音,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赵尚书说着便要站起身来。
    见赵尚书焦急,沈璧满按住赵尚书,
    “老爷,你先别急,慢慢问,音音这孩子有分寸的。”
    赵尚书这才坐下。
    “爹爹,师父曾经教导女儿,要学以致用,不求女儿能够兼济天下,但是也要以自身所学做正事,方不负师父教导之恩。”
    赵华音将茶杯递到赵尚书手里继续说道,
    “女儿就想,开间绣庄,一来是可以将师父传授给我的技艺发扬光大,将师父传授给女儿的技艺教授给更多的人,
    二来爹爹也曾经教导女儿,要有怜下悲悯之心,是以女儿开这间云裳坊也是想多赚些银钱,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听到赵华音如此说,赵尚书的脸色才稍微和缓了些。
    “你的想法是不错的,可你毕竟是个闺阁女子,官家小姐竟然去做商贾,若是传扬出去,于你的名声也是无益。”
    “女儿自知出去抛头露面不妥,所以云裳坊那边都是严大哥在打理。云裳坊里所有经营的布匹都是严大哥去谈回来的,
    在开业之前严大哥便去了江南吴氏,不仅说服吴氏将缂丝供给我们,还谈回来了好些稀少的衣料。”
    江南吴氏,赵尚书自然也是听过的,世代做缂丝,同他们技艺相当的是他们极难打交道的名声。
    严昭能同吴氏谈成生意,想必是有些本事的。
    “那你同他?”
    沈璧有些疑虑的开口。
    流言固然不可信,但自家女儿常常同严昭在一起做事,都是年轻人,沈璧是怕赵华音对严昭有了好感。
    “你们年轻人,时常在一块儿做事,你若是……”
    “娘亲,你想到哪儿去了?”
    赵华音笑着抱着沈璧的胳膊,对赵尚书和沈璧说,
    “严大哥为人忠直,自替我打理云裳坊以来,做事无不尽心的,事事周全,处处替我考虑,女儿是真心将严大哥视作兄长的。”
    沈璧点点头。
    “你将严公子说得如此优秀,娘亲还以为你心仪他,不是也便罢了”
    说到这里,沈璧免不了像全天下的娘亲一样唠叨两句,
    “娘亲和你爹虽是想将你留在身边多几年,不过他日你若是有了心仪的人,也得要告诉我们才行。”
    心仪的人?
    一听到这几个字,赵华音的脑中只有那日站在城楼上看见的那策马而去的俊逸身影。
    也不知道他如今身在何处,可否安全。
    赵华音出神之间,一道声音将她的思绪拉了回来。
    “老爷、夫人,严公子来了。”
    听到丫鬟禀报,赵华音抬起头便看见严昭走了进来。
    “晚辈严昭,拜见尚书大人!拜见夫人!”
    严昭向赵尚书和沈璧行了个大礼。
    “不必多礼,起来吧。”
    赵尚书的声音带着些许威严。
    “严大哥,不是说好明日来的,你怎么提前了?”
    赵华音有些愕然。
    “我与大人和夫人从未见过,若是明日前来便要大人和夫人将严昭认作义子,那也太失礼了。
    所以晚辈今日先来向大人和夫人请安。”
    严昭说完又行了个礼,
    “晚辈今日前来向二位长辈请安,也是请罪。
    我在姑娘身边做事也有许多时日,今日遇到事了才来请安,是严昭的不是,还请二位恕罪。”
    严昭态度诚恳,赵尚书微微颔首,看来赵华音看中的人确是个靠得住的。
    “音音说想让我们二老将你认作义子,从此你便是音音的兄长,外间的流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你怎么想?”
    “姑娘此前已将这个打算与晚辈说了,这个办法的确可以化解此前的危机。”
    “那若是老夫和夫人不愿收你呢?”
    赵尚书突然冷着脸问。
    “爹爹……”
    赵华音急得就要上前牵赵尚书的袖子。
    沈璧按住赵华音的手,冲她轻轻摇了摇头,又地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在姑娘提出这个办法之前,晚辈也想过了,外间的流言事关姑娘的清白,只要能护住姑娘的清白,严昭愿意做任何事,最坏的打算不过是带着家母离开京城。”
    赵华音心头一震,沈璧看向严昭的眼神也带上了探究。
    赵尚书挑眉,
    “放弃功名离开京城?”
    严昭点点头。
    “是!”
    严昭答得坚定,赵尚书终于点了点头。
    “既然外间流言与你二人有关,本官又有官职在身,你为何不趁此机会上门提亲?迫于局势,本官说不定便应了你。”
    “晚辈不敢!大人于晚辈有知遇之恩,姑娘于家母有救命之恩,能留在姑娘身边为姑娘做事,晚辈便已经很知足了。
    况且这些时日与姑娘的相处,说句僭越的话,严昭已经将姑娘当作了自己的妹妹,只想护着她,绝无非分之想。”
    赵尚书终于放下心来。
    只要这件事情对赵华音有好处,赵尚书就一定会答应,问这些也不过是想试试严昭。
    赵尚书捋捋胡子,说道,
    “既然来了,便留下用晚膳吧。”
    “谢过大人!谢过夫人!”
    严昭欣喜。
    赵尚书带着严昭去了书房对弈,赵华音跟着沈璧回了内院。
    严昭的棋艺了得,两人对弈之时又聊了许久。
    赵尚书这才知道严昭说的知遇之恩是怎么回事,甚至有些遗憾严昭竟然弃文从商。
    严昭则表示若不是赵华音,自己的母亲肯定早已殒命。
    为报答赵华音对自己母亲的救命之恩,做什么都是应当的。
    二人相谈甚欢,不过半日,赵尚书便对严昭刮目相看,再不担心赵华音与之来往。
    严昭在尚书府用过晚膳,约定好第二日认亲仪式的时间才离去了。
    认亲仪式并未宣扬,是以第二日辰时,赵尚书和沈璧喝了严昭斟的茶,又给了严昭信物,自此,严昭便成了尚书府的义子。
    礼成后,严昭恭敬地跪下叩头,
    “孩儿拜见义父、义母!”
    赵尚书和沈璧笑呵呵地叫他起来。
    “华音拜见兄长!”
    “华音不必多礼。”
    说罢严昭自怀中掏出一物递给赵华音,
    “兄长身无长物,只有这一本有关雕绣的手记堪堪能拿得出手,望华音不要嫌弃。”
    “可是虞城几近失传的雕绣?”
    赵华音将那本手记接过翻看,欣喜不已。
    “多谢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