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刘宗敏1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这时,城内的农民军,已经彻底的乱了起来。
    对于大多数的农民军成员而言,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加入农民起义军,并不是因为他们想造反。
    而是因为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走投无路之下,才选择的造反,但凡有其余的选择,能让他们吃上一碗安稳饭。
    他们都不会选择去造反,华夏的农民,经过儒家的上千年驯服,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没有比华夏的农民,更温顺的老百姓了。
    因此,对于赵安给出的条件,大多数的底层农民军,都希望出去投降,其中有很多的人,都希望留下来,跟着赵安混一碗安稳饭吃。
    但是那些农民军中的首领们,他们享受了作为农民军领袖带来的权力。
    原本他们也是普通的农民,但是当上农民军的头领后,他们不仅可以吃好喝好,还能掌握对普通士兵的生杀大权。
    赵安让他们投降他们愿意,但是赵安要他们解散队伍,他们是死活也不愿意的。
    因此大多数的农民军头领,都不愿意投降吗,他们希望继续维持自己的特殊地位。
    就这样,在底层农民军想要出城投降,而头领们不让出城的命令之下,二者的矛盾很快就爆发了。
    双方在城内开始火拼了起来,最后,城里地农民军分成了两个集团。
    一个是以李自以成为首的,继续抱团死守造反派,这一派,多数都是农民军中的头目,也算是农民军真正的核心团体。
    还包括一些,头领的乡亲,以及一些与官府有仇,杀过官府人的,甚至是一些不相信官府的人。
    因为洪承畴的杀降,使得很多的人不相信官府了。
    另一个集团是,以刘宗敏以及高一功为首的,投降赵安派,这一派的人,大多数都是底层的农民军,以及少部分的头目。
    刘宗敏以及高一功,原本在李自成的军中地位就不低,因此当他们也反对时,很快就被众人当做了核心。
    李自成也没有想到这,二人居然会反对他,要知道,这二人都是他心腹中的心腹。
    特别是高一功,乃是李自成的小舅子,李自成万万没想到他也会反对自己。
    于是李自成对着二人道,“宗敏、一功,我自问待你二人不薄,你二人为何要带头反对于我。”
    二人相视一眼后,高一功对着李自成说道,“姐夫,目前这个情况,我们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选。
    选择死守,也无非是徒增死伤,我与宗敏负责掌管大军的钱粮,深知城内存粮已经不多了。
    就算是死守,也守不了几天,我曾经与赵安做过买卖,据我的判断,赵安说的话是值得信任的。
    他十分的重视自己的信誉,他既然承诺了可以放我们走,我就相信他会放的,他如果是想剿灭我们。
    只需要让大炮继续开炮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骗我们,姐夫,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我们好。
    你要是心有疑虑的话,就让我们这些人,先出去投降,你们继续待在城里,少了我们消耗粮食。
    你们就算是死守,也能多支撑一段时间。”
    李自成听完高一功的话,沉默了许久。
    最后,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们走吧,投降去吧。”
    随着李自成的下令,双方停止了对峙,把守城门的头领打开了城门。
    刘宗敏带着投降的农民军,扔掉了手里的武器,举着双手,慢慢的走出了城去。
    赵安看着城里的农民军,开始一个个的出城投降,当即让手下的人,按照预定的接收俘虏方式,开始接收起俘虏来。
    赵安先是将他们分成了,一个个1000的小团体,随后让每个团体的人排队领食物。
    每个人,五个肉饺子,两个馒头,一碗大米粥就咸菜。
    原本这些投降的农民军还有些担心,但是看到真的有肉饺子吃,他们也算是放下了心来。
    吃完饭后,赵安就开始统计起他们的信息来。
    告诉他们不能说假话,要是他们说假话,一旦被发现,那么原本赵安答应他们的,就不算数了。
    而且还会给他们惩罚,同时对于举报对方说谎的人,赵安给予大大的奖励。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慢慢过去,他们的信息也开始逐渐的被统计出来。
    五天后,农民军中选择投降的三十多万人,已经全部的出城投降完毕。
    这些人中的大小头目,也被挑选了出来。
    刘宗敏以及高一功的身份也被报了上来。
    赵安分别与二人谈了一次话,了解了一下二人的情况,也方便决定,以后如何安置二人。
    经过了解,赵安的得知,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因官府逼租税自缢而亡。
    在他的父亲死后,他和母亲沦为为乞丐,后来母亲因冻饿而死,母亲死后,刘宗敏由他的舅父韩清收养。
    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的舅父送他拜从河南来到陕西的一位李铁匠为师,学习锻铁手艺。
    后经过多年努力,成了一名手艺高超,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铁匠。
    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到蓝田,一路上杀贪官、济贫民。
    刘宗敏被农民军的所作所为吸引,因此投入李自成部队,英勇作战,累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
    赵安和刘宗敏谈话时:赵安问道,“刘宗敏你在闯王军中地位颇高,你为何选择会投降呢?”
    刘宗敏回答道,“因为我参加起义军,在里面有了一定的地位后,曾经派人找过我师傅。
    那时候,我师傅已经被赵大人您请到了四川,我给我师傅写过信,让他来投奔我,可是我的师傅不愿意。
    还告诉我,赵大人是一位好人,重视手艺人,让我也来四川,跟着他吃一碗手艺饭,安心打铁,以后娶妻生子。
    当时我对于师傅说的,并不是很相信,但是由于我负责闯王军队的后勤,所以也免不了与赵家的商行打交道。
    我特意的去了解了一下,赵家的工坊里面工人,他们都觉得自己现在有工钱、有饭吃、有房住。
    还能学识字,他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