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说服五大家族
作者:胖头鱼的大头猫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最新章节     
    于是马县令对几人说道“既然几位不愿意帮助难民渡过难关,那本县就只有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难民了。
    让他们都离开难民营去别的地方讨一口吃的吧。
    这样也好县衙本来就人力紧缺,现在每日还要派人去管理难民营,实在是辛苦,等把那些人手调回来之后,想必会轻松很多。”
    这下五大家族的人一脸苦涩了,他们都听懂了马县令的意思,那就是县衙不管那些难民了,还委婉的将你们几大家族有钱有粮不帮助他们消息告诉难民。
    推动那些难民来找你们几大家族的麻烦,而且我县衙还不管,看你们怎么办,最重要的是我的理由合情合理,让你们几大家族拿我没办法。
    就算你们在渝州府有一点关系那又如何,我做得合理合法,你能怎么告我,何况你有关系难道我马家没有吗,何况渝州府如今都被叛军攻占了你想告我你去哪里告。
    自古以来就是民不与官斗,五大家族的人见马县令铁了心要从他们身上放血,于是只得 认怂 ,白家主事向马县令说道“不知大人希望我等捐助多少钱粮?”
    马县令见几人已经没有了最开始的傲气,于是也放缓了语气道“诸位误会了,本县这次找几位前来可不是找几位打秋风的。
    而是有一件发财的好事想要诸位一起参与。”
    五人互相看了看心里都想的是,得了吧有好事你会想到我,你们马家无人了吗?但是嘴上却是都说道“不知是什么发财的好事啊,马大人可否详细的说一说。”
    马县令于是对众人说道“几位都是读书人,北宋范文正公的以工代赈法诸位可曾听闻啊。”
    几人中田家主事知道这个典故,于是开口对马县令回答道“马大人,范文正公以工代赈的法子在下倒是听说过。
    不过如今县衙没钱啊,就算是以工代赈县衙也要发工钱啊。”
    几人的言下之意就是,你马县令可不能把县衙的事甩到我们身上。马县令当然也听出了几人的言外之意,于是对几人说道。
    “县衙确实是没钱,不过现在难民营所在的那一块地可是县衙的,本县决定县衙以那块地为本,再寻找县里的几个大户出资。
    去难民中招募一些劳动力修房,除此之外本县还觉得这次的奢崇明叛乱,让本县深感县里的存粮不足,于是还打算在那里再修建一座官仓,用来以后屯粮。
    这次修的房子,除了留几间给县衙外,其余的房子全归出资的家族所有,诸位觉得本县的这个想法如何?”
    几人想了想,都觉得事关重大,于是对马县令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等一时间也难以决断,马县令容我等回去思考一下可好?”
    马县令也不着急,于是对几人说道“没问题,就请几位早做决断,这次的名额有限诸位先到先得,要是诸位思考太久到时候没了名额,诸位可不要后悔。”
    就这样几位主事和马县令告辞后回到了各自家族中,召集族中的智囊共同商议一下这件事的可行性。
    等几大家族的人走后,马县令也在思考要不要拉上赵家一起。
    马县令对于赵安当然是很欣赏的,但是他也打听过赵家,赵家不过是一个农村的小地主,他们没有实力参与进来。
    虽然自己可以给赵家站台,但是如果赵家本身的实力太差处处拖后腿,让其余的人觉得自己太过偏心,那自己以后还怎么服众。
    ~
    赵安经过昨夜的思考他觉得马县令让赵家参与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赵安大概计算了一下这个计划需要的银子,3000难民一天一斤粮食。
    现在的粮价已经到了3两银子一石(约120斤),这样算下来一天的粮食开支就是差不多75两银子,一个月就要2200两。
    就算工期6个月,一共也需要两银子,这个数字对于赵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这是按照粮价计算的,在发生叛乱前市面上一石粮食也就2-3钱银子,如果可以以粮食折算的话。
    那这次的成本就只要十分之一,那对于赵家来说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所以赵安现在需要的就是想办法说服马县令,让赵家也能参与进这次的难民营改造工程,后世有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赵安要想办法与马县令有更多的利益纠葛,只有与马县令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才能真正的坐稳和马家的关系。
    不然就凭借意外救了一次马钰的情分,用不了多久就会用尽。
    赵安从来就不是那种浪漫主义的人,他一向喜欢从现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他看来,除了亲人会因为血缘关系而不求回报的帮助另一个人,其余的关系都需要利益去维护。
    对于赵安来说,这次能够和马县令搭上关系,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人生只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才叫机遇,机遇往往比才干更加重要。
    如果没有这次的马钰遇袭,赵安就算是7岁考上了童生,马县令也不会因此来和自己产生什么关系。
    自己已经在县学这么久了,除了通过县试的那次见了马县令一面,后面就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马县令。
    自己这次既然借助马钰和马县令产生了联系,自己就要抓住这次机遇,从后世赵安的阅历来看,一个人只要抓住了机遇往往几年就能取得别人一辈子都难以取得的成绩。
    就像雷布斯那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一个人的一生中机遇是非常少的,如果自己错过了这次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于是赵安决定,既然马县令不来找自己,自己就主动出去去找马县令,他要再震惊马县令一次,说服马县令让赵家加入到这次的改造工程。
    赵家也需要这样的一个机遇,如果赵家可以通过这次工程,进入忠柱县最顶级的人脉圈子。
    以后就可以把那些见不得光的钱洗白,从而光明正大的拿出来花,赵家就能光明正大的从一个山村小地主,变成县里的大户。
    因此哪怕马县令不来找自己赵安也要主动去找马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