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董卓入京
作者:天天吹泡泡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最新章节     
    皑皑白雪覆盖万里河山,寒风掠过,看不到人间烟火气。
    这个冬季,和往年一样冰冷刺骨,不足为奇,却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廷的残军,不足两千,本该南下去荥阳县休整,再图以后。
    然而,汉灵帝却下旨,驻扎在虎牢关外,哪也不去。
    寒冬时节,止战休兵,是喝酒吟诗,沉醉温柔乡的时候。
    现在却只能蜷缩在民房中瑟瑟发抖。
    皇帝的马车,曾是洛阳城最靓丽的风景线,珠围翠绕,雍容华贵。
    如今风光不再,柱梁上也被刀剑留下不少痕迹,只剩下顶上的两条金龙还栩栩如生。
    各大官员将领,有苦难说,每日唉声叹气。
    此一时彼一时,谁也不曾想,有朝一日会落到这般田地。
    接连的失败,崩掉的不仅是士气,也有每个人心中的执念。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前后四百年的大汉,或许真走到了落幕的时刻。
    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不过是年少轻狂时的一腔热血。
    当真正感受到绝望时,才会知道曾经的豪言壮语多么可笑。
    传令兵出去了一波又一波,所有人都在翘首期盼,然而,没等到黑山,白波的援军,却等来了董卓的军旗。
    一名小将边跑边喊:“虎牢关叛军已除,奉董将军令,迎陛下入关!”
    “虎牢关叛军已除,奉董将军令,迎陛下入关!”
    ...
    忍饥挨冻的待了好些天,士兵们早等不及了,个个欣喜若狂,然而,各大将领却惊愕万分。
    前些天还在长安的董卓,入京了,还收拾了虎牢关的叛军。
    是真心为朝廷出力,还是自导自演?
    本就不明朗的局势,又蒙上了一层迷雾。
    西凉军的出现,是雪中送炭,但不是时候也不合常理。
    董卓狼子野心,居心不轨,有关他的流言风语多的数不过来。
    占据长安,向朝廷索要粮草兵器,为部下谋爵位。
    种种蔑视皇权的行为,砍他几十次都不为过。
    兵败之时,就有人曾提议,召他入京救场。
    从西边的潼关出兵,直达洛阳,背刺虎牢关守军,轻松拿下。
    此话一出,反对声群起。
    所有人都一致认为,不能让董卓回京。
    就算全员战死,朝廷亡了,也不用他帮忙。
    黑山,白波贼寇出身,虽然底子不干净,也比西凉军靠谱。
    刘辩虽然已经被立为了储君,但没有落实之前,都可以改变。
    朝廷直属兵力损失殆尽,西凉军一家独大,改立刘协,轻而易举。
    不仅是与士大夫们对立,也是与宦官对立。
    打黄巾贼不出兵支援,洛阳有事,却跑的贼快。
    不管怎么想,他董卓都没安好心。
    回想起来,在平寿县时,能让并州军肆无忌惮的杀戮,完全是因为没有对手。
    但凡董卓守信用,派出一万骑兵来助战,都不可能输的一塌糊涂。
    众人面面相觑,卢植愤而起身,质问道:“朝廷并无凋令,尔等何故入京?”
    那西凉小将,是个聪慧之人,不紧不慢的回道:“我等只是奉命行事,其他一概不知!”
    问也问不出来个所以然,一群人议论纷纷,争吵不休。
    回洛阳是好,可谁也不想看董卓的脸色行事。
    突然,张让从马车上探出脑袋,厉声喊道:“休要争辩,此事乃陛下旨意!”
    “诸位速速准备,即刻入关!”
    这番话,直接听傻了所有人。
    董卓多次要挟朝廷,汉灵帝很是忌惮,甚至多次想收了他兵权,可惜办不到。
    在这节骨眼上,下此命令,纯属荒诞。
    曹操不顾一切的冲到马车前,跪在雪地里高呼。
    “陛下!万不可入关,请即刻下旨,令西凉军退回长安!”
    众人纷纷跟随。
    “请陛下降旨!”
    有的人是纯看不惯董卓,有的则是因为不想传言成真。
    董卓入京,汉室必亡!
    这话,袁绍,曹操,很多人都从玩家口中听过。
    甚至那本名为三国志的预言书中,将后事描写的一清二楚。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不敢信,也不敢不信。
    群臣跪拜,乞求汉灵帝收回命令,然而,马车里却没有任何回应,只有张让冷冰冰的下令,即刻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