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海上升波
作者:顺鸣咏歌   画皮都市最新章节     
    我国渔民在争议海域和兜裆国渔民发生了激烈的争端,双方不但大打出手,还相互渔船撞击。据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甚至是出现了人员伤亡。
    领土事件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大事,对任何国家的高层来说都是不可规避的脸面问题。
    大雷音寺电视台在第一时间便对事件进行了播报,并同时播报了我外事部发言人的强烈谴责与抗议。
    随后,各大省台也快速行动起来,不但同步了大雷音寺的新闻节目,更是迅速组织起了一支精干的记者团队赶赴沿海。
    然后各市、各县的新闻频道,以及电视剧频道的晚间新闻也是纷纷跟随播送。
    第二天,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各大网站的第一置顶贴,都对事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报道。
    由于有了时间的积累,各家报纸网站的报道要比电视新闻来的更为详尽一些。他们不但连夜赶到了渔民出海港,更是马不停蹄地奔走向各受害者家中完成了数据收集。
    咱们的渔民一死五伤,有三艘船支受损,其中一艘受损严重。
    事件发生在争议海域,由兜裆国主动挑衅而起,咱们的船员属于保守还击。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民意沸腾。
    当计算机走进课程表,网吧开到乡镇的时候,咱们的网民便以几何倍的速度膨胀了起来。
    到如今,二十五岁,乃至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出门要是说不会上网,基本上都不太好意思往人多的地方去凑。
    怕别人聊到这么个话题的时候太过尴尬!
    电视新闻和报纸属于单向传播,国民是没办法去参与其中的,但现在有了网站这么个平台,它可以。
    于是,各地网吧的生意迅速火爆起来,以前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玩游戏的小朋友少了很多,换上的都是二三十岁的爱国青年。
    倒不是说争端事件影响到了小朋友们玩游戏的热情,他们大多数人其实对于游戏的热爱还是要高过对国事的关心那么一点点的。
    只不过,网吧里空闲的位置真的很难找,特别是那种能够相互组队,背靠背、肩并肩一起玩游戏的相邻位置,就更加成为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稀缺资源。
    当然,在这些霸占了小朋友游戏时间的大朋友们中,肯定会有很多并不是因为真的有多么义愤。
    正如前面所说,很多人上网的目的其实很单纯,无非就是在大家聊到某个最新消息的时候自己不至于一片茫然。
    网站的消息一般都比电视和报纸来的更快更早。毕竟是随时更新的东西,自然就比定时播报来的更加及时。
    聊天时,能说出别人还不知道的消息会很有面子。
    都是二十来岁三十不到正找媳妇的年龄,大家下班休息的时候男男女女一起畅聊,自己见解更独到一些、表现更抢眼一些难道不好吗?
    无论上网者的目的如何,都已经贡献出了自己的点击。
    各网站的浏览量火箭飙升,每一家的跟帖数更是以万为单位在增长。到了晚饭时间,人气最高的几家网站的跟帖数甚至是突破了百万之基。
    谩骂、指责、请愿、拱火,各种声音甚嚣尘上,如浪潮在翻涌,似火焰在蒸腾。
    有对内怒其不争、哀其不力的;有对外骂其祖宗、辱其血脉的。
    有对内请愿,要奔赴前线扫平六合的;有对外放言,要推平其土地、毁灭其族群的。
    千人万舌,不一而足。
    唯一相同的,是每一条跟帖,每一句评论,都连接着一颗颗疯狂跳动着的火热的爱国的心。
    他们或许偏执、或许过激,但无可否认的,都充斥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网络的火爆影响不到日升月落,转眼就是三天。
    这一天,抗议的还在抗议,谴责的自然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谴责。
    这世界已经饱和,虽然每天也会有旧的事件落幕、有新的事件发生,却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走势,让人已经很难燃烧起持久的激情。
    渔船撞击事件经过三天的持续高烧,今天突然就冷淡了下来。
    当时飙升的有多迅猛,现在回落得就有多快捷。
    这不是大家的热情度降低了,而是当发现义愤毫无意义的时候,许多的心也就会跟着沉寂下来。毕竟生活还需要继续,工作才是唯一的主题。
    正午时分,已经跌出排行榜前十的撞船事件帖子再次加热,在短时间内又重新冲回到了第六的位置。
    就在所有人都在奇怪其反常的时候,一个名为《对于死伤的同胞,他们可以不作为,难道咱们不应该做点什么吗》的帖子快速升温,很快便冲进了前三。
    帖子以悲观的情绪表达出了对不作为者的失望,以及对死伤者、对全体事件中受到影响的船员们的物伤其类。
    发帖者由伤感到悲愤,由悲愤到愤慨,由愤慨到激愤,最终隔着屏幕都能看出其发帖时候那直冲斗牛的怒火。
    他很会调动情绪。
    洋洋洒洒近两千字的文章,总是以感同身受遇难者亲人们的悲伤去代入,以假想死难者最后的牵挂或念念不忘去煽情,再以曾经的民族仇恨去点然看帖者们的热血。
    他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升温、一点一点地推进,让看贴者不自觉地就代入其中,跟随着其心情的悲伤而悲伤、跟随着其心情的愤怒而愤怒。
    当他写到当年的民族仇恨的时候,很多人甚至直接便点开了跟帖页面进行助力。
    他们投入其中,胸中的火焰已经点燃,要是不立刻发表出宣泄自己怒火的评语,要是不能用指尖敲击起高昂的战鼓声,那将会是一场胸腔炸裂的灾难。
    怒火是经不起等待的,所以很多人都快速地进入到了评论区。
    帖子最后说:“他们有他们的顾虑,但咱们作为民众,作为曾经的受害者们的后辈、如今的死难者的手足同胞,难道就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血性吗?难道就该任由‘冤魂泣荒野,亲友哭孤坟’而无动于衷吗?
    都出去看看现在路上还在跑着的汽车吧!都回家去看看墙上挂的大屏幕电视吧!都去书房里看看你电脑的牌子吧!都把孩子的零食、自己的饮料拿出来看看商标吧!
    看到这些,咱们警觉了吗?咱们羞愧了吗?生活上,小到瓜子、泡面,大到车辆、游轮,工业上小到螺丝、零件,大到机械冲床,咱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们输送着利润!
    然而呢?我们的包容换回来的却是残忍!我们的原谅换回来的是他们更加肆无忌惮的猖狂!
    这群刽子手是喂不饱的,他们一边赚着咱们的钱,却还一边在欺辱残杀着咱们的同胞!
    同胞们,兄弟姐妹们,居安当思危啊!
    如果战争再次来临的时候,你会不会后悔你所吃的每一包泡面里都送给了他们一颗子弹?
    你会不会后悔你所买的每一台电视、电脑都在为他们输送着手雷?
    你会不会后悔你所开的车在交钱那一刻,就已经帮他们打造好了一蹲大炮?
    兄弟姐妹们,咱们需要醒醒了!不要在不久的将来,等子弹穿过自己或亲人的胸膛的时候才去悲伤、再去后悔!”
    这是一篇义愤填膺的剿贼檄文,但他没说一个激进的字;这是一篇感情洋溢战前动员书,但他没有半个字去指使谁。
    这是一个善于煽情的人,更是一个圆滑的家伙。
    他清楚地表达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大家也能很容易便看明白,但他就是什么超纲的话都没说。
    帖子在下午三点的时候升至榜首,标志着海域争端在经过半天的冷却后再次高烧。
    许多人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一篇还不足以引起有身份者们关注的帖子,在数日后会引发一场何等的地震。
    其实,他已经算是初露峥嵘了。
    短短三个小时能冲上榜首,并具有浓烈个人思想引导倾向的帖子,怎么也不应该算是毫无关注价值,但老爷们太平日久,网络也还比较新兴。
    苍鹰翱翔于空,杂草丛里的声音尚且不值当关注,更何况还是网络社区这种犄角旮旯、无聊人群才去聚集的地方?
    事实证明,官老爷们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永远没有年轻的少男少女、街面上的红发纹身们来的更快。
    当然,更高层的眼界肯定是开阔的,特别是还有个无所不察的佛情局。
    但如此热血、爱国的帖子,又有谁会去怀疑呢?就算是视线有所触及,也多是一笑置之,感慨一句咱佛律坚民风之淳朴、民心之凝聚罢了。
    帖子稳居榜首,跟帖持续升温。终于,在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有人喊出了那句发帖者隐藏着的心声。
    当然,这肯定不是刻意为之,最起码,看起来不是。这是经过长时间、多帖子的预热、加温、推动后的必然。
    比如早期的一些跟帖:“同胞泣血,我们冷眼!我们泣血,谁来呐喊?”
    这是比较含蓄的表达者,和发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比如:“当年先辈们以竹枪木棍就能驱除外夷,如今咱们强大了,怎么能反而龟缩不前呢?
    咱们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给他揍回去!”
    这是没有领悟发帖者思想,或者说根本没看帖子内容就直接进来刷存在感的。当然,这种人反而是推动帖子持续升温的主流。
    再比如:“我们要多买民族品牌,支持本国企业。以后如非必要,尽量不要买兜裆货物。”
    这个就比较靠谱了,基本上已经把论点推到了正确的轨道,并无限接近目标。
    于是,便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倡议:
    “为了咱们的土地不再被侵略,为了咱们的子孙不再被杀戮,抵制兜裆货!
    不给他们送弹药!
    不再购买兜裆一针一线从我做起,从监督身边朋友亲人做起!
    所有购买兜裆货的都是民族的罪人!是我们的敌人!
    行动起来吧,同胞们!
    咱们的包容换不来他们的情感,所能收获的,永远只会是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