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招兵买马(二)
作者:布迪   在职场的战场上,她是扫地僧最新章节     
    “宋队,怎么了?这辆车有问题吗?要不要查一下!”
    沈彬看着宋皓轩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白色红旗车,宋皓轩的记性是出了名的好。
    但凡违反犯罪或者嫌疑人的车,他总是能过目不忘。
    这般盯着看,是不是某个嫌疑人的车?心这样想着。
    “不用了,组织大家带回吧!回去还得写总结。”
    宋皓轩心里再舍不得,还是放下了执念,许芮柠不会出现在这里。
    “总结的事可以交给印冉,今天也拍了不少照片,都在她那里!”
    许芮柠离开已经一个多月,连带着宋洛伊也离开了那么久。
    沈彬想着许芮柠带给宋皓轩那么大伤害,帮印冉一把,让两个人多点时间去接触。
    “不用,大家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剩下的我来收尾。”
    站在他身后等着指令的印冉,在听到宋皓轩的拒绝,心中已然习惯。
    自许芮柠离开以后,宋皓轩整个人更加深沉了。
    就连拍宣传视频的时候,大家互相开着玩笑,他都无动于衷。
    手中握着的公文包捏得更紧了,宋皓轩就像个捂不热的石头,每次都回避她的话题。
    一行人走后,许芮柠也正式见到了李九口中受人尊敬和敬仰的村长。
    别看王海瘦瘦小小的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却铿锵有力,目光透着睿智。
    “村长!这就是我昨晚和你说的,西院物业负责保洁招聘的许芮柠,小许。”
    “小许,这位就是我们的村长,王海!”
    李九互相介绍道,默默走到了王海的身后。
    “王村长您好,在您百忙之中还来打扰,还请多多海涵。”
    许芮柠上前伸出手和王海相握,露出会心一笑。
    王海轻握她的手,笑着说:“小许,快上家里,咱们坐着说。”
    眼光示意王夫人先回去泡茶,王夫人接到示意,小跑着走在前面。
    许芮柠也开门见山的对王海说:“村长,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和您谈一下关于村里妇女的就业问题。”
    “李九昨天和我浅说了一下,具体的你说说看。”
    王海之所以会这么亲切的迎接许芮柠,是看到村里妇女经济收入发展的另一面。
    王海他们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妇女就业问题。
    到了王海家,两个人坐下,王夫人递给许芮柠一杯热茶。
    “谢谢嫂子,快坐下,咱们一起聊聊!”
    “这是内人,徐慧!”
    徐慧看了看王海的脸色,连忙说着:“不不不,你和阿海聊,我个妇道人家不好掺和。”
    看着徐慧就要离开,许芮柠起身挽着她的手臂,带她到桌前坐下。
    “嫂子,我和村长聊的是咱们妇女再就业的事,现在村里的妇女情况您最清楚啦!”
    看着徐慧的为难,王海开口道:“坐下吧!”
    她在着着也能说一下情况,不由得对许芮柠投去赞赏的目光。
    他一个大男人,哪里清楚了那么多!
    再加上村子里的事情又小又杂,他又不能当做小事来处理。
    徐慧坐下说:“其实我们村的妇女,在家就是两件事。一是照顾孩子父辈,二是农忙时节干农活。”
    “村长,你看一下,这是我们公司的资质,以及医院招投标对招标公司的公示和通知函。”
    许芮柠递过去一沓资料,王海接过去看了起来。
    许芮柠转身对徐慧说:“慧姐,我想咱们村里的姐姐也想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徐慧握着她细皮嫩肉的手说:“谁说不是呢,以前大家都很希望找份工作,走出村里。”
    徐慧顿了顿说:“现在大家都怕了,社会进步很快,但是薪资很低。而且骗子很多!”
    许芮柠明白她说的情况,不由得有些心疼,她的老家又何尝不是呢。
    “慧姐,现在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建在这里,离市区二十多公里,是政府的公建项目。”
    “我知道,李九他们就是在里面浇浇花水,参与施工的农民工,很多都是村里的顶梁柱,到现在还没有结到工钱。”
    徐慧听到可以让妇女再就业心里很开心,但也很怕她们结不到工钱。
    许芮柠握着她的手用力了几分,对农民工的遭遇表示很同情。
    “工程方面我不便说什么,我来!是代表恒远公司,我可以保证,绝不拖欠大伙的辛苦钱。”
    这也是恒远的作风,苦高层管理人员也不拖欠基层员工的薪资,按时发放!
    “小许,资料我看了,而且也上网核实了,只是……”
    王海把资料递还给许芮柠,心里还在盘算着。
    许芮柠也看出来他的为难,端坐着身体,真诚的看着他。
    “村长!有话您直说。”
    王海也不再拘谨,看着徐慧说:“我了解到的情况,我们村有能力的大多去市区发展,剩下的不是大龄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婆姨。”
    许芮柠接过话说:“村长,我觉得西院会选址在这里,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咱们村的生存。”
    “怎么说?”
    王海放下手里的水杯,他承认村里的土质砂石化,只能种一点树。
    能开垦的耕地少之又少,村子人口不断增加,耕地只能勉强糊口。
    那些走出去村外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回到村里发展带动经济。
    剩下的都是孤寡老人,或者孩子还小需要照顾的妇女。
    去市里打工,门槛高,离家远,照顾不到家里,只能憋屈的在家务农。
    “从村里到西院不过是十几二十来分钟的车程,我们上班的时间也不耽误大姐们回家做饭照顾家里。”
    王海也知道自打西院建起,村里条件好的几户人家商量着到西院周边做点小生意。
    “待遇方面?还有我们村还是有不少残障人士……”
    “待遇方面,我也和您交个底!这次招聘分两批,第一批是开荒组。
    比较辛苦,薪资也会高一些,要30个人,分早晚班!”
    “第二组是项目入驻后西院正式开业,部分科室陆续搬过来以后。
    人员相对应的增加,总计大约需要200人左右,薪资也就是正常保洁员的工资。”
    “是全部只要妇女做保洁?”
    这个数字对王海听来还是比较震撼,200个人,能简单补贴200个家庭。
    “这只是保洁的需求,我们公司接下西院这个项目,还有其他的工种,男女都需要!
    这么说吧,整个项目运营下来大概需要四百人左右,只要愿意做并且好好做的人,都能有合适的岗位。
    也包括您提到的能劳动的残障人士,我公司每年都需要缴纳残疾人保障金,她们不仅能有收入,还有社会保险!
    这是受到俞阳市残疾人联合会监管的,您可以放心。”
    这一顿输出后,王海彻底理解了许芮柠说的西院选址是考虑了村里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