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送信
作者:妙无涯   五十年代,包办婚姻原配不下堂最新章节     
    现在的白宝珠怎么也没想到,有些缺心眼的三哥,会大器晚成,以后会是人人口中称敬的国手白老。
    只是,白老在他的哥哥们和妹妹面前,从来都是又怂又倔强的,真是至死是少年。
    酷热的暑日,已经过去,立秋后,虽然白天还有些暑热,晚上已经凉爽很多了。
    投毒案一直没有线索。
    省城的市民们,在起初的慌乱和惊恐后,渐渐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倒是远在前线的沈伯亭,给白宝珠写了信报平安,父子二人已经参加过两场战斗,只受了轻微的伤势,没有性命之忧,现在在后方休整。
    白宝珠对他们父子二人的担心才略缓解了些。
    还是沈伯亭了解白宝珠,若说他们丝毫无损,白宝珠肯定是不相信的,战场上凶险万分,怎么会完好无损。
    倒是三分真,七分假,更容易让白宝珠放心。
    父子二人性命无忧是真的,可情形却是远比信中写的凶险的多。
    夏师长的指挥部被多次炸毁,某高地上敌人的兵力一定要消灭,是一定要夺取的目标。
    沈伯亭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去争夺这座高地,两天两夜,面对敌人疯狂的攻击,战士们一个一个的倒下,都没有攻上高地。
    最后,沈伯亭带着郭营长这个特别行动营,亲自上阵指挥,冲杀上高地。
    只是,冲杀上高地的那刻,敌人的轰炸机来了。
    要不是沈熙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沈伯亭,把他压在自己的身下,抵挡住了大部分爆炸的冲击,沈伯亭早就命丧当场了。
    就这样,父子两人,都受了伤,此时,正在后方的医院休养。
    在那样一个雷霆万钧,生死危机的时刻,沈伯亭也再次听到了沈熙茂喊他“爹”。
    远在省城的白宝珠虽然牵挂着前线的父子俩,可生活也要继续。
    菜园里的菜收了最后一茬,白宝珠和沈老奶就带着孩子们把渐枯黄的菜秧拔掉。
    都种上了土豆和白菜,这两样菜是用来屯冬菜的。
    白菜还要有一部分用来积酸菜。
    今年夏天统共也就下了三场雨,可以预见的,田地里的收成是要减产了。
    榆树屯的六亩地,是交给吴三婶一家种的,当时说好了刨除所有成本,缴纳粮税后,一家一半。
    到时候,托了木材厂运木材的大卡车,帮忙带到省城。
    以今年的雨水来看,能有个三百斤的粮食,都算不错的了。
    地窖里的屯粮,现在大约是够一家人一年的粮食。
    离着白宝珠想囤积够一家人吃三年的粮食,还差着许多。
    可白宝珠的那个梦里,这几年的年景只会一年比一年差。
    到了那三年,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才会出现那三年的大灾荒。
    而且,再过几年,就要开始计划经济,粮食更是要被严格控制的。
    以后买粮,都是要使用粮票的。
    白宝珠已经和祁婶子说好,秋收时,祁婶子家若有余粮就卖给她。
    她还打算,从城郊的农户人家,分批买粮。
    这样,不但能保证买到的是新粮,价格还比在米粮店买的便宜些。
    哪怕让些利给农人,也比米粮店赚取的利润少许多。
    除了白米,白面,主要的还有黄豆。
    黄豆可以用来榨油,这样就算是猪肉买不到,也有油可吃。人的身体若是缺少了油水,饿的更快,力气也不足。
    安如和安静读的第一小学已经开学,安如已经四年级了,安静也二年级了。
    这日傍晚,一家人刚吃完晚饭,门卫那边就有小战士过来通知,门口有人说要找白宝珠。
    白宝珠出去一看,心里暗道一声,沈书娴杜满仓这两口子,果然开始作妖了。
    来人正是白宝珠请托的一个沈书娴家附近的邻居,那家老太太整日无事就搬着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和人闲聊,那个胡同里谁家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耗子下了一窝崽,就没有她不知道的。
    要说白宝珠选中这个老人家,也是有原因的。
    这老太太春上,第一场春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即就嘎巴一下,晕了过去,人事不知。
    送到医院后,人倒是抢救了回来,可是话也说不好了,半边身子都不能动了,住了几天院,医生让回家好好养着,老太太的情况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治疗办法,只能靠自己的自愈能力慢慢恢复。
    可老太太回家休养了两个月,还是不见好转,这家儿子媳妇也都是孝顺的,到处打听偏方和好大夫,最后打听到了白老爹,就背着老娘上门求医了。
    白老爹把过脉后,一番气血啊,痰淤啊,经脉啊,邪气啊,反正老太太的儿子儿媳是有听没有懂,不过有一句话他们听懂了。
    白老爹说,“我今天给你娘施一趟针,以后,每隔三日,你背着你娘来施针一趟,月余就能有起效,再慢慢将养着。
    不过,老人家,可不能再摔倒了,否则一次比一次严重,想要恢复,那就难于登天了。”
    老人家的儿子媳妇听了白老爹的话,那是激动不已,对着白老爹就要下跪,被白老爹拦住。
    对白老爹是又道谢又鞠躬的,千恩万谢的背着老娘走了。
    当时白宝珠还住在铜锣巷,在娘家就碰到过几次老人的儿子背着她来找白老爹扎针。
    老人的儿子,知道白宝珠是白老爹的小闺女,对她也是客气的很。
    白宝珠去沈书娴家那附近物色能帮她留意沈书娴动静的街邻,正巧碰到那老人家,虽然腿脚还是有些不灵便,可是能自己行走,说话已经很清楚了。
    老太太搬了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和几个婶子大娘唠嗑。
    见了白宝珠,十分热情的请她进家里坐。
    白宝珠顺势就和她闲聊了起来,给了老太太二十块钱,让她帮忙留意着沈书娴家的举动。
    老太太直说白老爹是她的大恩人,这点小忙不算什么,说什么也不肯要白宝珠的钱。
    最后还是白宝珠坚持,老人家才收了,保证一定时时留意沈书娴家的动静,一有异常就让她儿子告诉白宝珠。
    来人正是老太太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