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设粥棚,买粮食,帮助难民
作者:饭桶不吃鱼呀   惊!穿越后,神秘夫君竟在身边!最新章节     
    沈糯舟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飞身跃起站在高处看了看大概的布局,在心里有了一个大概之后,找了一家茶楼坐下要了纸张坐下写写画画。
    半炷香过去,她拿着纸张和银票给洪康,“把我标记出来的店铺全部买下来。”
    洪康看不懂她想做什么,拿着东西就去办了。
    回了一趟听海茶楼,抱着一个匣子又出去了,随后带着七八个人回到难民所,她找到一个说的上话的侍卫。
    “你好,我想在难民所添加五十个粥棚,每天的粥和馒头我都会让人送过来。”
    侍卫打量了一下她,刚想拒绝她,沈糯舟打开匣子给他看,“我真的是来建粥棚的,他们都是朝阳国的百姓,我们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啊。”
    侍卫见她说的那么真切和有实力,找来两个侍卫,“这位姑娘,我们知道你是好心,可是你这样也只能帮的了一时啊,朝廷都没有办法,你这点钱管不了几天的。”
    另一个侍卫也是这个意思,“我们知道你心善看不得他们这样,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
    沈糯舟让身后的人把箩筐的铜钱放在他们面前,“只要你们今天晚上能把粥棚建好,明天早上我的人就会把粮食送过来。”又把自己画的图纸给他们,“这是我刚刚在高处看的地形图,位置都按照这些建。”
    侍卫见她做了那么多,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沈糯舟从匣子里掏出一千两银票给他们,“若是有人生病了,先用这些钱急救。”
    侍卫拿着小本子出来,“姑娘,你叫什么?”
    沈糯舟犹豫了一下,“我叫沈糯舟,是雅路街正在装修店铺的老板,不过这些是我私人捐赠,不用记下来。”
    侍卫笑着摇摇头,“这是给您记账,用的是您的钱,自然要给您一个交代,我替这些难民谢谢您了。”
    看她的穿着和气质,肯定是大家小姐,没想到她会帮难民,平时那些小姐见到这些难民恨不得躲得远远的。
    沈糯舟苦笑的摇摇头,她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谢谢你们,要是钱不够,你们去雅路街找一个叫洪康的护卫。”
    侍卫觉得她小看了这些钱,三筐铜钱就能把粥棚建好了,更何况她一下子抬了八筐过来。
    不过她既然这样说了,他们就应下来,“好,那就多谢沈小姐了。”
    沈糯舟点点头,也不耽误他们的时间,带着钱铺的人离开,走到街角,“你们再去把我刚刚要的铜钱全部抬去城门口。”
    钱铺的人看着她这样,也不说什么,点了点头,“沈小姐放心。”
    沈糯舟点点头,就回去找洪康了,洪康办事效率很快,已经把十几间店铺买下来了。
    “小姐,您这是要做什么?”
    沈糯舟看着手中的地契,“我之前让你把雅路街能买的店铺买下来,你谈的怎么样了?”
    洪康憨厚的笑了笑,“只有五间店铺不肯卖,地契都在听海茶楼呢,属下这几天忙的没时间拿去府里。”
    “好,你这几天关注着难民所的事情,有空就给我汇报,现在我去找一趟李大哥。”沈糯舟拍了拍他的肩膀,把地契全部放进袖子里。
    洪康发愣的看着她离开的背影,不自觉地伸出手摸了摸肩膀......
    沈糯舟用轻功去到城门口,城门只开了一半,远处放着夹拦,进出都要文书证明。
    她走上城门楼上,李校尉最近忙得头都晕了,钱铺的人还是第一次上来,那些护城带刀侍卫他们看着都害怕,可这沈小姐跟进了家门似的,完全忽视不见。
    沈糯舟看到李校尉,老远就喊道:“李校尉,我有事情找你们帮忙。”
    李校尉看到她跑着过去,看向她身后的几个人,“舟妹子,你这时候怎么来了?最近还是不要出城门了,危险啊。”
    沈糯舟拉着他到那几筐子的铜钱面前,她弯下腰来掀开那些灰色的布。
    “李大哥,我知道京城有难民,却不知道有那么严重,你有办法在城外一晚上建一百个粥棚吗?”
    李校尉眼神复杂的看着她,叹息一声,“不是我不帮你,这难民一天比一天多,我知道你做点生意赚了点钱,可这是远远不够的。”
    沈糯舟知道他的意思和担忧,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李大哥,你相信我就帮我这一次,云洲的事情会解决的,我不能看着我大哥在马背上艰苦打下来的城口和百姓过的如此艰难,他们会对朝阳国失望的,我不能啊。”
    李校尉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下来,一个小姑娘都有这种魄力,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害怕的?
    “好,今天晚上一定可以盖出来,只是......这粥...”
    沈糯舟又拿出五千两出来放在他手上,“粮食和粥我明天会让人送过来,李大哥帮我建好粥棚就行,这钱是让他们看病的钱。”
    李校尉点头,朝着几个侍卫招招手,给沈糯舟介绍道:“他们会负责建粥棚的事情,你看个眼熟,三七和路财。”
    沈糯舟看了看他们,“麻烦你们了,等云洲这件事情解决,我请你们喝酒。”
    三七和路财摇摇头,“沈姑娘不必客气。”
    安排好这一切,她回了听海茶楼来到后厨,“今天提前关门,你们都去买粮食,越多越好。”
    若寒等人都不明白她的意思,看着她塞了五百两在他们每个人怀里。
    厨师好奇的问道:“小姐,要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沈糯舟也不会瞒着他们,“难民太多了,我在城西买了几间店铺,粮食都送到洪康那边,他知道放在哪里,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帮他们一把。”
    “好,我们知道了,小姐放心,粮食我们尽力都买回来。”
    “小姐既然想做,我们一定帮忙,今天晚上我们就去帮忙。”
    “是啊,做些馒头我们还是会的,煮粥什么的都很快,小姐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好。”
    沈糯舟感动的点点头,她还以为他们会反对呢,好在没有让她多说什么。
    回到太傅府牵着马出了城门了,一路快马扬鞭到了城郊的良田处,这里本来就没什么人,难民还没走到这里。
    负责人看到她过来,还是第一次看到她那么着急的样子,小跑着过去牵过她的缰绳。
    “小姐,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沈糯舟看着着郁葱葱的田地,心里的难受舒缓了许多,她问道:“你们平时在城外待着,知道哪里有粮食卖吗?”
    负责人阿诚点点头,平时一些车队路过都会在这休息一下,三两次的也就聊了许多,喝茶的时间和晚上留宿下来都能知道不少消息。
    “知道啊,十里外有一个小村庄,那边的粮食产量很多,我们的人也会去探讨一些种植的方法和经验,还有许多粮食运送都会经过海城。”
    “不过有些商队为了节省时间都会绕小路,我们也就帮点忙,他们会给我们不少优质的粮食,吃不完都放在仓库里了,平时也是送去府里一些。”
    沈糯舟闻言,转身看向那些木草屋,她以为都是放农具的,而且他们送来的米是真的很想软,她还以为是买的。
    她看向阿诚,“你刚刚说的那个小村庄,现在能收多少粮食回来?”
    现在京城最需要的就是粮食,难民实在是太多了,朝廷也在收粮食,所以听海茶楼的人肯定买不到很多。
    阿诚粗略的算了一下,据他前几天和小村庄的老翁聊天大概......
    “五十石最多了,他们还有固定的商户,加上他们自己也要吃喝,所以最多只有这个数量,具体的要亲自去看看才知道。”
    沈糯舟沉思一下,点点头,从马背上拿出一包银票给他,“现在去收,不管多少钱,只要他们肯卖,我全部都买了。”